黎钟燕
- 作品数:17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ircXPO1/miR-5195-3p/RTKN轴调控结直肠癌SW62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circXPO1通过mi R-5195-3p/RTKN轴调控结直肠癌SW62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circXPO1、mi R-5195-3p、RTKN mRNA和RTKN蛋白的表达。SW620细胞分为si-NC组、si-circXPO1组、mi R-NC组、mi R-5195-3p组、si-circXPO1+anti-mi R-5195-3p组、si-circXPO1+pcDNA-RTKN组,依次转染si RNA-NC(si-NC)、si RNA-circXPO1(si-circXPO1)、mimic NC(mi R-NC)、mi R-5195-3p mimic、si-circXPO1、mi R-5195-3p inhibitor(anti-mi R-5195-3p)、si-circXPO1和pc DNA-RTKN。运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流式细胞术检测SW620细胞增殖、凋亡。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测定circXPO1与mi R-5195-3p、mi R-5195-3p与RTKN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结直肠癌组织中circXPO1(4.55±0.30 vs 4.55±0.30)、RTKN m RNA(3.27±0.29 vs 1.00±0.04)和RTKN蛋白(0.51±0.06 vs 0.21±0.03)表达水平升高,mi R-5195-3p(0.34±0.03 vs 1.00±0.06)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ircXPO1组结直肠癌SW620细胞中circXPO1表达水平、细胞活性(0.37±0.03vs 0.72±0.05)均比si-NC组低,凋亡率(25.91%±2.51%vs 6.73%±0.65%)比si-N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rcXPO1靶向调控miR-5195-3p的表达,miR-5195-3p靶向调控RTKN的表达。MiR-5195-3p组结直肠癌SW620细胞中RTKN蛋白、细胞活性(0.43±0.04 vs 0.74±0.05)比miR-NC组减少,凋亡率(21.01%±2.11%vs 7.17%±0.54%)比mi R-NC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ircXPO1+anti-mi R-5195-3p组和si-circXPO1+pcDNA-RTKN组RTKN蛋白表达水平、细胞活性(0.34±0.03、0.38±0.04、0.17±0.02)均高于si-circXPO1组,凋亡率(13.83%±1.21%、10.19%±0.82%、27.53%±2.65%)均低于si-circXPO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rcXPO1通过mi R-5195-3p/RTKN轴促进结直肠癌SW620细胞增殖,和抑制其凋亡。
- 李洁黎钟燕辜金莲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SW620细胞增殖凋亡
-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09年11月本院住院或门诊诊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76例,将其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保肝及支持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泼尼松龙,开始量为30mg/d,2周后渐减至10mg/d,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熊去氧胆酸(尤思弗)250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皮肤瘙痒及消化道症状缓解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更为显著;治疗后退黄效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退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较对照组TBIL下降快,幅度大;两组治疗后肝功酶谱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肝功酶谱变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疗效显著,能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异常指标,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黎钟燕
- 关键词:胆汁淤积肝硬化熊去氧胆酸疗效
- 沙利度胺治疗晚期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2年
- 黄健莹黎钟燕郑云
- 关键词:沙利度胺疗效观察
- 肥胖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2005年12月 ̄2006年12月的内科门诊、住院患者及年体检患者筛选出的非糖尿病患者348例,分为非肥胖组221例和肥胖组127例,再根据B超检验将肥胖组分为伴NAFLD34例(观察组),肥胖不伴有NAFLD93例(对照组)。对两组间及肥胖组内的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血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及转氨酶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对NAFLD与上述指标的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胰岛素抵抗与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肥胖伴NAFLD组的体质量指数、甘油三脂、空腹胰岛素餐后2h血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胰岛素抵抗较不伴NAFLD组显著高,NAFLD与胰岛素抵抗独立相关。结论肥胖可引起胰岛素抵抗,两者又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重要因素,判断脂肪肝病因可以为其治疗取得很好疗效。
- 辜金莲黎钟燕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肥胖胰岛素抵抗
- 灯盏花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初期患者选择素血清浓度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初期患者在静滴灯盏花素后可溶性选择素血清浓度的变化,探讨灯盏花素对选择素家族的影响。方法:将28例ACS初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灯盏花素)和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各14例,测定患者发病1周内选择素家族的血清浓度。结果:ACS初期,两组患者的选择素血清浓度均随病情而变化,静脉滴注灯盏花素后选择素家族血清浓度稍有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CS初期可溶性选择素家族的血清浓度均有动态变化,与病情相关,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短期治疗,选择素家族没有明显降低。
- 黄健莹曾建红黎钟燕张世宏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灯盏花素选择素
- 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糖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期间所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运动和饮食控制+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以常规运动和饮食控制+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西格列汀治疗更有利于患者体内糖代谢与脂代谢,进而提升患者胰岛素功能与肝功能水平。
- 范明娟聂玉强黎钟燕李洁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糖脂代谢
- 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对不同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初诊 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4例初诊患者按空腹胰岛素水平分为胰岛素正常或减低组和胰岛素升高组 ,将两组再分为二甲双胍组和格列齐特组两个亚组 ,每组各 2 1例。治疗前后复查空腹血糖 ,餐后 2h血糖 ,甘油三脂 ,总胆固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空腹胰岛素正常或减低的初诊患者用格列齐特治疗效果优于二甲双胍 ;对空腹胰岛素升高的初诊患者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优于格列齐特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对初诊 2型糖尿病患者最好先测定患者的胰岛素水平 ,评估其胰岛细胞功能 ,再进行降糖治疗 。
- 黄健莹曾建红陈小卫黎钟燕
- 关键词:二甲双胍格列齐特初诊2型糖尿病
- 白细胞介素-18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09年
- 背景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8是一种新近发现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其血清水平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程度及合并胰外脏器损伤方面存在相关性,但有关IL-18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pancreatitis,SAP)合并肺损伤中的作用却鲜有报道。目的观察IL-18在SAP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L-18在SAP合并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4%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胰胆管诱发SAP模型。Sprague-Dawley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和SAP6h、12h、18h组。动态监测血清淀粉酶(AMS)、肺湿干重比率,留取标本在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18在肺脏中的表达和定位,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肺内IL-18蛋白的表达。结果SAP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肺湿干重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AP各组胰腺和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随时间明显加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AP组中IL-18在肺泡巨噬细胞胞浆中的表达较HC组明显增多。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AP组各时间点IL-18表达明显升高,与HC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AP时肺组织中IL-18主要由肺巨噬细胞生成,IL-18可能在SAP合并肺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 史薇辜金莲曾峥黎钟燕朱人敏张晓华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白细胞介素-18肺损伤
- 乳果糖溶液治疗长期卧床老年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观察乳果糖对长期卧床老年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110例长期卧床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物理治疗,治疗组加口服乳果糖溶掖15~45ml/d,服药4周.观察患者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1.6%,无效率为1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无效率为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果糖溶液对治疗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便秘安全有效.
- 黎钟燕吴剑芸
- 关键词:便秘老年长期卧床疗效结肠疾病
- Notch信号通路对人胰腺癌细胞NF-KB活性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背景:Notch信号通路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研究显示Notch与NF-κB信号通路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促进胰腺癌进展。目的:明确Notch信号通路对胰腺癌侵袭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以Notch-1 siRNA下调其Notch-1表达,同时设置转染对照siRNA的阴性对照组和不予siRNA干扰的空白对照组。以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观察各组BxPC3细胞的侵袭能力,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NF-κB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otch-1、NF-κB 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经Notch-1 siRNA干扰、Notch-1表达下调的BxPC3细胞,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穿膜细胞数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显著减少(26.5±1.3对78.5±2.4和76.7±2.2,P<0.01),NF-κB活性显著降低(P<0.01),NF-κB p65、VEGF、MMP-9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Notch-1可通过激活NF-κB促进其下游基因VEGF、MMP-9表达,由此增强胰腺癌的侵袭性。
- 史薇辜金莲曾峥李莉莉黎钟燕李洁陈蕴贤冯凯瑜莫少芬
- 关键词:肿瘤侵润NF-K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