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义勇
- 作品数:28 被引量:15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预警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珠海市酸性地下水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酸性地下水是我国南方广泛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查明酸性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和成因机制,对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系统采集了珠海市不同类型的地下水样品211件,采用数理统计和水文地球化学等方法,分析并研究了地下水pH值的空间分布、酸性地下水的主要成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pH值为3.24~8.23,大多数为6.06~6.52,以酸性水为主。地下水p H值随着地势降低而升高,大部分丘陵、台地区裂隙水的碱度和酸中和能力较弱,地下水酸性较强,平原区孔隙承压水的碱度和酸中和能力相对较强,地下水呈中性;地下水的酸碱度与大气降水、包气带介质、水岩相互作用以及河流、潮汐作用有关;酸雨的补给、偏酸性的包气带介质、花岗岩和陆源碎屑岩中的硅酸盐矿物化学风化和硫化物矿物的氧化水解是丘陵区地下水偏酸性的主要原因。
- 何军何军曾敏黎义勇陈晨曾敏
- 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水工环生态地质勘察取样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水工环生态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回型板,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箱体的侧...
- 王岑王节涛黎义勇陈立德黄长生
- 文献传递
- 鄂西清江水布垭库区鹰嘴岩崩塌体成因机理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鹰嘴岩崩塌体为典型的逆向岩层崩塌,属于拉裂式崩塌,该崩塌的形成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大气降雨等因素的控制。由于崩塌体上部岩层和下部岩层坚硬,中间存在软弱夹层,构成了三明治式的地层岩性组合形式,这种地层岩性组合是造成鹰嘴岩崩塌体失稳的重要因素,另外,当大气降雨渗入危岩体裂隙,加速了崩塌的发生。本文对鹰嘴岩崩塌体地质环境条件及该崩塌体的成因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鹰嘴岩崩塌体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随着现存危岩体上裂缝的不断发展变化,鹰嘴岩崩塌体有再次发生崩塌的危险。
- 黎义勇彭轲赵信文穆启超
- 关键词:崩塌体
- 黑炭河流域鸭儿坪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 2011年
- 鸭儿坪滑坡是一个滑坡群体,由于其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的复杂性,鸭儿坪滑坡的形成有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构造作用是鸭儿坪滑坡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鸭儿坪滑坡的地面调查以及勘察发现,该滑坡为松散堆积物滑坡,其体积为2029.38×104 m3,属于巨型滑坡。根据野外调研、室内试验及工程勘察资料,探讨鸭儿坪滑坡的形成机制,并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剩余推力法计算分析滑坡在天然状态及暴雨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鸭儿坪Ⅲ号、Ⅳ滑坡在上述两种状态下皆处于基本稳定状态,Ⅰ号滑坡在天然状态下也是基本稳定的,但是在暴雨条件下,Ⅰ号滑坡稳定性降低,遇20年一遇暴雨时,Ⅰ号滑坡不稳定,将处于滑动状态。
- 黎义勇金维群彭轲赵信文黎清华穆启超
- 关键词:巨型滑坡稳定性
- 鄂西长阳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长阳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地质灾害发育严重,全县各类地质灾害点459处,其中滑坡287处、崩塌139处,不稳定斜坡13处、地面塌陷12处、泥石流8处,发育特征呈集中分布,北边集中分布在沪蓉西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沿线,南边主要分布隔河岩库区两岸。区内地质灾害发育影响因素为地质环境条件和气象、水文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其地质环境条件对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规模分布起控制作用,即内动力因素;气象、水文及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发育的诱因,即外动力因素。
- 赵信文彭轲金维群黎清华黎义勇
- 关键词: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影响因素鄂西南
- 基于DEM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文特征模拟与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根据DEM丰富的地形地貌信息,利用ArcGIS10.2平台强大的空间分析与数据处理能力,运用水流方向计算的原理进行水文特征模拟与分析,详细阐述了模拟与分析的操作过程。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实例,开展珠江入海口水系的无洼地水文特征模拟与分析,提取了该区域的真实水流方向、汇流累积量,通过选取适合的阈值,划分出准确地河流网络信息,模拟出珠江三角洲流域盆地,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所有子流域,并确定流域出水口位置,实现对该区域水文特征模拟与分析。研究内容和结果为水文综合管理、分析,水资源信息的空间可视化浏览、查询、统计分析和水文模型的应用分析奠定了基础。
- 刘凤梅黎义勇肖攀曾敏
- 关键词:DEM珠江三角洲水文特征流域分析ARCGIS
- 于都县农业土壤养分调查与评价被引量:5
- 2021年
- 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分析赣南地区农业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对该地区农业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的pH值为酸性,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小于50%,属于中等强度变异性,受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等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9.84 g/kg、1.17 g/kg、0.56 g/kg、19.11 g/kg;研究区三等养分土壤面积占48.79%,四等养分土壤面积占42.22%,表明研究区土壤养分总体处于中等较缺乏状况;辖区梓山镇、黄麟乡、禾丰镇一带土壤养分评价等级较高,宜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特色农业,而贡江镇、罗坳镇、葛坳乡一带土壤养分评价等级较低,应适当控制氮磷肥的投入,确保钾肥的施用量,并强化该地区水土保持与监管工作。该研究结果可为于都县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 吴忌张彩香许佳薇徐雅臧文赫黎义勇
- 清江隔河岩库区偏山滑坡实时监测系统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滑坡监测是全面掌握滑坡体变形阶段特征、破坏过程及灾害预测预报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能有效地预测预报滑坡灾害的发生,从而降低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但目前滑坡监测多以传统的人工定期监测为主,不能捕捉滑坡实时动态变化,无法满足滑坡灾害及时预测预报。以清江隔河岩库区偏山滑坡为例,建立了一套实时监测系统,通过数据的无线传输和Internet的无线接入,实现了滑坡灾害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互联网共享和预警,同时将实时监测结果与人工定期监测结果、滑坡勘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完全一致,充分检验了滑坡实时监测系统在滑坡监测中的有效性,可供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参考。
- 赵信文彭轲肖尚斌黎义勇王宁涛
- 关键词:滑坡滑坡监测实时监测系统
- 基于压力自动化采集的宽量程双环入渗设备研发
- 2020年
- 土壤入渗反映表层土壤渗透性能。双环入渗是规范推荐的土壤饱和入渗系数原位测试方法标定性方法,但传统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测试量程受限、测试精度不稳定、测试过程人工读数费时费力等技术问题。双环入渗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成熟并作为标准方法推广。随后四十余年,技术发展的重难点已转移至如何实现设备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以及如何持续提高设备工作效率与关键性能指标。但目前尚没有适用于低渗介质的高精度自动化技术产品。鉴于此,详细阐述新型自动化双环入渗设备研发过程。基于真空压力传感器技术路线构建新型土壤饱和入渗系数原位测试方法,而后通过系统结构设计、最小可行性验证、样机场地验证等多种技术研发手段完成设备研发工作。测试结果表明,新型设备成功获取土壤入渗过程压力变化曲线,可实现测试量程拓宽两个数量级,测试精度稳定提高,测试过程实现全自动化。该设备可扩展应用于亚黏土、黏土等传统装置不适用的低渗场地,在生态水利、水资源与水文地质、污染场地调查、市政排水等领域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 刘学浩黄长生黎义勇肖攀李琦
- 关键词:原位测试方法自动化监测
- 基于GIS的银坑幅浅层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 2022年
- 为查清赣南地区地下水水质状况,保障区域饮水安全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银坑幅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选取氨氮(NH_(4)^(+)),硝酸盐(NO_(3)^(-)),总硬度(TH),溶解性总固体(TDS)和铁(Fe)作为评价指标,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和显示功能,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Ⅰ-Ⅲ类水占比达到90.2%,总体水质情况良好,适宜居民饮用和工农业生产;Ⅳ类水和Ⅴ类水仅占9.80%,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南角的徐屋、东部的岩背、中部的船形-银坑以及老屋-洋泾口地区,其原因主要在于氨氮(NH_(4)^(+))和硝酸盐(NO_(3)^(-))超标。综合分析可知,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比较客观真实的反映地下水环境质量,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吻合,评价结果合理、有效。
- 赵幸悦子肖攀黎义勇邵长生
-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地理信息系统(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