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一玲

作品数:79 被引量:28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药动学
  • 13篇色谱
  • 12篇药代
  • 12篇药代动力学
  • 12篇相色谱
  • 11篇液相色谱
  • 10篇液相
  • 9篇质谱
  • 9篇健康受试者
  • 7篇等效性
  • 7篇心病
  • 7篇血药
  • 7篇血药浓度
  • 7篇药浓度
  • 7篇质谱法
  • 7篇生物等效
  • 7篇生物等效性
  • 7篇基因多态性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机构

  • 36篇中国医学科学...
  • 20篇中国医学科学...
  • 15篇北京协和医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卫生部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洛奇临床...

作者

  • 79篇黄一玲
  • 71篇李一石
  • 47篇田蕾
  • 40篇刘红
  • 26篇蒋娟娟
  • 20篇段兵
  • 19篇华潞
  • 18篇韩璐璐
  • 17篇管晓媛
  • 16篇谢爽
  • 14篇许莉
  • 12篇边文彦
  • 10篇樊朝美
  • 7篇闫丽荣
  • 7篇顼志敏
  • 7篇高小晶
  • 6篇娄莹
  • 6篇王莉
  • 6篇严岩
  • 6篇刘玉清

传媒

  • 13篇中国新药杂志
  • 7篇中国临床药理...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中国心脏大会...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第15届中国...
  • 2篇中国临床药学...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6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瑞舒伐他汀钙片中国人体的药动学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健康男性受试者24名,随机分为3个剂量组:瑞舒伐他汀5,10和20mg组,每组8名,分别口服对应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片。以高效液相-质谱/质谱(HPLC-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受试者单剂量空腹口服瑞舒伐他汀5,10,20mg后,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6.5±1.5)μg、(12.6±4.4)μg和(39.7±24.8)μg.L-1,AUC0-t分别为(58.5±12.9)μg.h.L-1,(123.5±36.5)μg.h.L-1,(268.1±161.1)μg.h.L-1,达峰时间分别为(3.8±1.9)h,(3.5±1.3)h,(2.9±1.0)h,半衰期t1/2分别为(14.5±4.2)h、(12.3±1.9)h、(10.3±1.9)h;受试者多次口服瑞舒伐他汀5,10和20mg达稳态后,稳态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6.1±1.4)μg.L-1、16.1±6.0μg.L-1(35.8±19.8)μg.L-1、AUCss分别为(71.4±6.2)μg.h.L-1、(168.6±50.4)μg.h.L-1和(359.4±128.2)μg.h.L-1,稳态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3.6±0.7)h、(3.9±1.1)h、(3.0±0.9)h,稳态半衰期t1/2分别为(15.6±3.1)h、(12.8±2.4)h、(11.2±1.4)h。结论:在本研究剂量范围内,瑞舒伐他汀呈线性动力学特征而无饱和性,中国人与白种人的药动学特征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
蒋娟娟田蕾黄一玲刘红严岩许莉李一石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药动学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种族差异
改良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莫雷西嗪的浓度
1998年
黄一玲樊朝美
关键词:莫雷西嗪氯氮平HPLC法人血清冰乙酸标准血清
153例男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和总结男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HCM)患者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利用SPSS16.0软件包分析1999-1至2006-1期间连续登记注册的我院住院男性ApHCM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共搜集男性Ap...
杨尹鉴樊朝美闫丽荣李一石黄一玲刘红刘玉清田蕾王志民段福建
国际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协会华法林剂量预测公式对中国汉族人群的预测价值研究
娄莹韩璐璐谢爽高小晶管晓媛段兵黄一玲刘红李一石
铝镁匹林片单剂量和多剂量人体药动学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单剂量和多剂量铝镁匹林片(每片含阿司匹林81 mg,甘羟铝11 mg,重质碳酸镁22 mg)的人体药动学特征。方法:27名健康受试者随机等分成81,162和324 mg·d^(-1)三组,每日口服规定剂量的铝镁匹林片,连续7 d。采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阿司匹林和水杨酸浓度。结果:阿司匹林的T_(max)约30 min,t_(1/2)为17.4~29.8 min;水杨酸的t_(1/2)为3~4 h,T_(max)为30~60 min;各剂量组的C_(max)AUC,T_(max),t_(1/2)和Cl/F在给药后d1和d7均无显著性差异,t_(1/2)和Cl/F在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本研究剂量范围内,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呈线性动力学,连续服药未见体内蓄积。
田蕾黄一玲华潞成小如李飞鸥李一石
关键词:阿司匹林水杨酸药动学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复方缬沙坦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复方缬沙坦(抗高血压药)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两制剂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先后单次交叉口服国产复方缬沙坦(每片含缬沙坦80 mg/氢氯噻嗪12.5 mg)(被试制剂)和进口复方缬沙坦(每片含缬沙坦80 mg/氢氯噻嗪12.5 mg)(参比制剂)各1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血浆中的缬沙坦和氢氯噻嗪浓度。结果被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缬沙坦:Cmax分别为(2.39±1.28),(2.61±1.23)μg.mL-1;tmax分别为(3.1±1.4),(3.4±0.7)h;t1/2分别为(7.5±1.8),(7.4±1.6)h;AUC0-t分别为(16.95±8.85),(18.14±9.06)μg·mL-1·h。氢氯噻嗪:Cmax分别为(0.40±0.18),(0.42±0.15)μg·mL-1;Tmax分别为(2.6±1.6),(2.2±1.0)h;t1/2分别为(9.6±1.4),(9.8±1.8)h;AUC0-t分别为(2.85±1.05),(2.80±0.89)μg·mL-1·h。国产复方缬沙坦中缬沙坦和氢氯噻嗪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3.9±20.3)%和(102.1±22.2)%。结论 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许莉蒋娟娟田蕾翟玫黄一玲刘红李一石
关键词:复方缬沙坦氢氯噻嗪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生物等效性
健康人连续口服不同剂量胺碘酮的血药浓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比较中国健康受试者连续口服胺碘酮不同剂量后,各种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特点。方法 1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 (A组 )连续口服胺碘酮 800mg·d-1;第二组(B组 )连续口服胺碘酮 200mg·d-1。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胺碘酮及其代谢物去乙基胺碘酮浓度。结果 A、B两组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 ( 1 17±0 38 )和(0 84±0 33)mg·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 0±2 0)和(5 1±1 4)h,终末消除半衰期 (T1 /2 )分别为 ( 410 5±137 1)和(345 9±237 0)h,组间比较均无差异;A组、B组起作用浓度分别为 ( 0 93±0 28 )和 ( 0 57±0 25 ) 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发生药物反应的时间及累积剂量基本一致;发生药物反应的浓度A组 ( 0 71 ~1 34)mg·L-1,B组 ( 0 29 ~1 11 )mg·L-1。结论 在一定时间内,随口服胺碘酮剂量增加,血药浓度相应增加,提示在临床用药中如在开始用药时通过给与较大剂量的负荷量,可能获得更快的起效作用。
汪芳李一石黄一玲田蕾华潞王莉边文彦龚培
关键词:胺碘酮连续给药药动学
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血清淀粉样蛋白与载脂蛋白A-I的关系
王冬雪李一石刘红张叶萍闫丽荣陈国良黄一玲段兵谢爽顼志敏
Coulter LH780血细胞分析仪自动和手动吸样模式检测结果比对分析
目的:通过对Coulter LH780血细胞分析仪自动和手动吸样模式检测结果比对,评价两种模式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采集20份抗凝(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全血,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
管晓媛张丽黄一玲段兵田蕾李一石
高脂餐对匹伐他汀及其内酯代谢物的人体药动学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高脂餐对匹伐他汀在健康中国人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空腹口服匹伐他汀8mg,4d后,同一受试者在高脂餐后再次口服匹伐他汀8mg。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中匹伐他汀和其代谢物匹伐他汀内酯的浓度。结果空腹和高脂餐后口服匹伐他汀8mg,匹伐他汀的ρmax分别为(96±s47)和(129±107)μg·L-1,AUC0~48分别为(169±83)和(198±124)μg·h·L-1,tmax中位数分别为0.5h(0.5,1.5)和1.0h(0.5,1.5),与空腹结果相比,AUC和ρmax分别增加10%和19%,tmax滞后0.5h,但无显著差异(P>0.05);匹伐他汀内酯的ρmax分别为(73±17)和(55±11)μg·L-1,AUC0~48分别为(590±113)和(483±90)μg·h·L-1,tmax中位数分别为1.5h(1.0,2.0)和2.0h(1.5,2.0),与匹伐他汀原型不同,高脂餐后内酯代谢物的AUC和ρmax分别减少18%和24%,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空腹给药相比,高脂餐对匹伐他汀的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无显著影响,内酯代谢物生成量减少。
田蕾黄一玲韩璐璐华潞李一石
关键词:匹伐他汀药动学高压液相光谱法电喷雾电离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