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晓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德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类风湿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关节炎
  • 3篇风湿
  • 3篇风湿关节炎
  • 1篇单抗
  • 1篇单抗治疗
  • 1篇心病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25-羟...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肌病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增殖

机构

  • 8篇德阳市人民医...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鲍晓
  • 2篇冯林
  • 2篇马玲
  • 1篇杨光
  • 1篇张健
  • 1篇邬碧波
  • 1篇巫奇
  • 1篇王艳
  • 1篇潘亮
  • 1篇陈雅雯
  • 1篇何俊锋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类风湿关节炎并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状态变化情况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并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状态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德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并冠心病患者54例为A组,另选取本院同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4例为B组,冠心病患者54例为C组,健康体检者54例为D组,检测比较4组受试者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襻周状态积分、血流状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及其他指标(管襻畸形率、白微栓率、输入枝长度及输出枝长度)。结果A组患者襻周状态积分、血流状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高于B、C、D组(P<0.05);B、C组患者襻周状态积分、血流状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高于D组(P<0.05)。B、C组患者襻周状态积分、血流状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管襻畸形率、白微栓率高于B、C、D组,输入枝长度、输出枝长度短于B、C、D组(P<0.05);B、C组患者襻畸形率、白微栓率高于D组,输入枝长度、输出枝长度短于D组(P<0.05)。B、C组患者襻畸形率、白微栓率及输入枝长度、输出枝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并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状态相对较差,应针对患者的微循环状态变化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
鲍晓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甲襞微循环
趋化因子14在特发性炎性肌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3年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14(CXCL14)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s)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6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34例IIMs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两组血清中的CXCL14水平,并分析CXCL14水平与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铁蛋白(FER)等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血清CXCL1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试验组中,伴肌肉疼痛患者的血清CXCL14水平高于无肌肉疼痛患者(P<0.05)。试验组血清CXCL14水平与CK、CK-MB、LDH、FER指标无相关性(P> 0.05)。结论 IIMs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血清CXCL14水平较健康人群高,CXCL14可作为该疾病早期筛查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
张杰何俊锋鲍晓徐阳洋杨礼维马玲王霞潘亮李星辰冯林
关键词:特发性炎性肌病肺间质纤维化
联合教学模式在医学院非直属附属教学基地的应用
2019年
探讨在医学院非直属临床教学基地采用联合相关专业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将内分泌、血液风湿免疫专业作为一个教学联合体,设定被分配的实习专业为A,未被分配的为B。到A专业的实习生,同时接受B专业老师规范授教。轮转结束后测评实习生在培训前、后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采用问卷评分法了解实习生的反馈。结果:实习生对未分配到的B专业理论、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均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P<0.001),联合专业教学在新颖性、学习收获、调动实习生内在积极性方面明显优于较单一专业模式(P<0.001)。实习生反馈评价认为两种模式在课程内容设置、技能培训设置、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专业教学模式具有新颖性,明显拓宽了临床实习医生的学习范围,值得继续探索并推广。
王艳巫奇陈雅雯鲍晓吕诗诗
关键词:临床教学
一起院内婴幼儿突发性麻疹爆发流行的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分析院内婴幼儿麻疹爆发流行经过、临床特征,为预防婴幼儿突发性麻疹爆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特征的比较和分析。结果婴幼儿麻疹在区域内爆发流行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此次爆发流行中,未到初种年龄、非典型麻疹和并发喉炎病例增加。结论完善和加强麻疹的流行与预防监控工作,快速准确应对突发性麻疹爆发流行与传播,有着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意义。
杨光张健邬碧波鲍晓
关键词:流行病学婴幼儿
浅析导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导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择取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31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对其进行分组,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8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未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2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病情、炎性指标、合并症、生活方式、用药治疗的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观察组患者关节外脏器受累的个数和DAS28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2.1±0.6)个、(6.9±1.2)分,对照组患者关节外脏器受累的个数和DAS28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0.8±0.3)个、(4.1±0.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LT、CRP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48.6±115.2)×109/L、(9.2±6.8)mg/L,对照组患者PLT、CRP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61.5±82.7)×109/L、(6.3±5.1)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平均水平为(4.9±1.8)g/L,对照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平均水平为(4.2±1.3)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应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剂量及持续的时间、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的种类、应用非甾体类抗风湿药的类型和用药治疗的效果等用药治疗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高炎性反应状态、病情较为严重、凝血功能紊乱及长期大量地应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均为导致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鲍晓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类风湿关节炎
他克莫司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评价
2024年
针对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患者,取他克莫司+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方案施行后所发挥的实际效益展开探究。方法 对100个病例行规范性分组(参照“双盲法”),50例/组,依常规,对两组取甲泼尼龙应用基础上,对照组增加他克莫司,观察组增加他克莫司+利妥昔单抗。结果 表3-5示,观察组所获数据更符合满意临床疗效的标准(P<0.05)。结论 针对SLE患者,在糖皮质激素给药基础上,取他克莫司+利妥昔单抗并用更利于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免疫反应,且不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杨礼维冯林张杰鲍晓马玲
关键词:他克莫司利妥昔单抗系统性红斑狼疮
沉默TLR4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RNA干扰沉默TLR4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A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分为对照组(未转染)、NC-siRNA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和TLR4-siRNA组(转染TLR4-siRN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细胞中TLR4、PCNA、MMP-9和VEGF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LR4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与对照组和NC-siRNA组比较,TLR4-siRNA组细胞中TLR4、PCNA、MMP-9、VEGF蛋白和TLR4 mRNA的表达均降低(P <0. 05),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能力和侵袭能力减弱(P <0. 05)。结论:沉默TLR4可通过下调PCNA、MMP-9和VEGF表达抑制R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鲍晓鲍晓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
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的表达与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表达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组,其中活动期32例、稳定期40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无类风湿关节炎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骨密度、血清25-(OH)D、血钙、血磷、骨钙素,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25-(OH)D、骨钙素及腰椎、股骨颈、全髋骨密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钙、血磷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OH)D、骨钙素及腰椎、股骨颈、全髋骨密度值低于稳定期(P<0.05),两组血钙、血磷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骨质疏松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OH)D与腰椎、股骨颈、全髋骨密度值呈正相关(r=0.332、0.728、0.731,均P<0.05),骨钙素与腰椎、股骨颈、全髋骨密度值呈正相关(r=0.307、0.630、0.637,均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OH)D、骨钙素水平明显降低,活动期患者25-(OH)D、骨钙素、骨密度值低于稳定期患者,患者血清25-(OH)D、骨钙素水平与腰椎、股骨颈、全髋骨密度值呈正相关。
鲍晓何成松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密度25-羟维生素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