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仰辉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池沸腾
  • 2篇电容探针
  • 2篇临界热流
  • 2篇机器视觉
  • 1篇液膜
  • 1篇视频
  • 1篇视频采集
  • 1篇视频技术
  • 1篇试验台
  • 1篇试验台架
  • 1篇台架
  • 1篇体表面
  • 1篇图像
  • 1篇热毛细对流
  • 1篇微重力
  • 1篇物理特性
  • 1篇相变
  • 1篇流体力学
  • 1篇毛细对流
  • 1篇过冷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力...
  • 4篇国家核电技术...

作者

  • 7篇鲁仰辉
  • 3篇安旭
  • 3篇李晶
  • 3篇赵建福
  • 3篇张子杨
  • 2篇王欢
  • 1篇李震东
  • 1篇王彦之

传媒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丝状加热面池沸腾临界热流尺度效应研究
本文以丝状加热表面上的池沸腾传热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地面常重力实验,研究了不同热丝直径、不同过冷度下((0~40℃)的丝状加热片面FC-72液体和丙酮液体的池沸腾传热特性。利用自主研发的一套可控过冷度池沸腾实验设备,...
鲁仰辉
关键词:流体力学
大尺度试验体表面液膜物理特性的综合测量被引量:2
2014年
测量对象为CAP1400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水分配试验台架,其表面积超过200 m2。在水分配试验的测量系统中采用高精度电容探针的方式来测量试验体表面的液膜的厚度;通过设置多个收集水槽,以收集水槽的液位变化来表征局部区域的表面流量;采用工业电荷耦合元件(CCD)相机,通过拍摄试验体表面的图像,再以机器视觉处理的方式,计算得到大空间中试验体表面的液膜覆盖率。采用以上的方式,可以比较清楚全面地了解试验体表面的液膜的相关分布特性。
张子杨鲁仰辉王欢安旭宋宜豪
关键词:电容探针机器视觉
细铂丝表面池沸腾临界热流尺度效应研究
本文研究了不同过冷度((0~40℃)条件下FC-72和丙酮在直径25、60和100μm铂丝上的池沸腾传热(特别是临界热流)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在在地面重力环境中,临界热流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其特征随Bond数范围的不同而...
赵建福鲁仰辉李晶
关键词:沸腾传热临界热流
文献传递
大型试验台架中针对流动液膜的测量方法研究
CAP140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第三代压水反应堆,在对其特性的研究验证试验中,需要测量大空间中液膜的某些物理特性,包括液膜的厚度、覆盖率和流量等。目前针对这一的问题还缺少成熟的测量计算手段。在我们的相关试验台架中,通过...
张子杨鲁仰辉王欢安旭宋宜豪
关键词:电容探针机器视觉
文献传递
基于视频技术的大空间内液膜覆盖率的测量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液膜覆盖率是研究非能动换热、相关系统结构设计等方面的重要考察指标。但目前缺乏成熟的测量手段来准确测量液膜的覆盖率,尤其在大空间、复杂结构体表面的液膜覆盖率测量,是一个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大量调研相关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结合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采用视频采集及图像处理的方法,在科研实践中比较好地解决了大空间中液膜覆盖率的测量问题。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比较高的准确率。
张子杨鲁仰辉王彦之安旭
关键词:测量技术视频采集图像
细铂丝表面池沸腾临界热流尺度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实验研究了地面重力环境中过冷度和加热铂丝直径对FC-72和丙酮池沸腾传热临界热流现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临界热流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其特征随Bond数范围的不同而不同,但具体的分区准则依赖于工质的物性。在中等和大的Bond数区域,过冷度对临界热流的影响与铂丝直径无关;而在小Bond数区域,过冷度效应与尺度明显相关。
赵建福鲁仰辉李晶
关键词:池沸腾临界热流过冷度
池沸腾现象中热毛细对流的成因被引量:5
2008年
针对微重力条件下单组份液体池沸腾现象,探讨了有关热毛细效应作用及其成因的不同观点,指出正确描述气液相变界面两侧的温度关系是解决争议的关键.详细评述了现有的气液相变界面温度模型,发现气液相变的非平衡特征会导致气液界面上产生温度梯度,引起表面张力的显著差异,从而驱动热毛细对流的形成.但现有气液相变界面温度模型机理差异迥然,预测结果也差别很大,因此,需要更深入研究.
李震东赵建福鲁仰辉李晶
关键词:微重力池沸腾热毛细对流相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