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丹丹

作品数:15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蛋白C系统
  • 2篇脱氨酶
  • 2篇细胞
  • 2篇腺苷
  • 2篇腺苷脱氨酶
  • 2篇小鼠
  • 2篇免疫复合物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 2篇溃疡
  • 2篇溃疡性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反应蛋白
  • 2篇C-反应蛋白
  • 2篇C反应蛋白
  • 1篇代谢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蛋白水平

机构

  • 13篇河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3篇魏丹丹
  • 9篇白春洋
  • 7篇林旭红
  • 5篇王慧超
  • 4篇任学群
  • 4篇王亚强
  • 3篇王斌
  • 3篇葛全兴
  • 2篇李国恩
  • 2篇杨瑞林
  • 1篇徐静
  • 1篇陈宝平
  • 1篇张宇
  • 1篇李倩一
  • 1篇王见涛
  • 1篇井洪
  • 1篇李刚
  • 1篇时军
  • 1篇赵耀亭
  • 1篇李荟苹

传媒

  • 4篇生理学报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的变化及其机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T-Ⅲ)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5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AT-Ⅲ活性,并与神经系统损伤程度、一般生化项目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酶免疫法(EIA)测定患者血浆中免疫复合物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及表型,并与正常组55例体检者进行对照。采用ELISA法分析免疫复合物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后TNF-α和IL-6分泌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TNF-α和IL-6对人脑血管内皮细胞AT-Ⅲ表达的影响。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AT-Ⅲ活性明显降低(P<0.05),且与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P<0.05);同时,患者血浆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伴随免疫复合物含量增多(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患者外周血CD14+CD16+和CD14+CD32+单核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而CD14+CD64+单核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5)。经免疫复合物刺激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和IL-6分泌明显升高(P<0.01),而TNF-α或IL-6与人脑血管内皮细胞共孵育后,均可下调其AT-Ⅲ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AT-Ⅲ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明显降低,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其可能的机制是免疫复合物通过CD14+CD64+单核细胞介导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升高AT-Ⅲ活性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林旭红魏丹丹王慧超徐静王见涛白春洋王亚强赵耀亭李倩一任学群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免疫复合物细胞因子类单核细胞
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55在糖尿病性胃轻瘫小鼠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旨在探讨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55(GPR55)在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小鼠发病中的作用。采用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65 mg/kg)腹腔注射制备小鼠DG模型。观察造模后小鼠体重及血糖含量变化,同时测定胃电图和酚红排空功能,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胃组织GPR55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胃组织GPR55分布,并观察GPR55激动剂溶血磷脂酰肌醇(lysophosphatidylinositol,LPI)对DG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STZ组小鼠血糖于STZ注射后第4周末升至(26.6±1.2)mmol/L,体重明显减轻,胃电图慢波振幅下降,胃排空能力明显降低,而腹腔注射LPI可逆转STZ导致的上述变化;STZ小鼠血浆中MTL、G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SS、VIP明显升高(P<0.01),LPI可拮抗STZ对四种激素的影响;GPR55存在于正常小鼠胃组织,在DG时其表达明显上调,LPI不影响正常小鼠GPR55表达和分布,但可拮抗STZ对GPR55表达和分布的影响。以上结果提示,GPR55参与调节DG胃运动,可以作为DG治疗的新靶点;GPR55激动剂LPI对STZ导致的DG小鼠有保护作用,该作用机制与GPR55表达的改变、胃肠激素的调整有关。
林旭红魏丹丹王慧超王斌白春洋王亚强李国恩李荟苹任学群
关键词:糖尿病性胃轻瘫
LDH、ADA、CEA、CRP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CEA)、C反应蛋白(CRP)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使用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速率法测定LDH、ADA,用免疫比浊法测CRP,用电化学发光法测CEA。按《肺结核诊断与治疗指南》的相关标准将100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和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组,分别为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组,每组50例患者。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CRP、ADA水平明显低于良性胸腔积液组(P<0.05),LDH、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P<0.05)。结论 LDH、ADA、CEA、CRP联合检测有助于对良恶性胸腔积液进行鉴别诊断。
范念念魏丹丹白春洋
关键词: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胸腔积液
颅内感染患儿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在颅内感染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5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5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及50例确诊伴有无热反复惊厥患儿(对照组)脑脊液中TNF-α及CRP水平,比较各组患儿脑脊液中TNF—α及CRP水平变化。结果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TNF-α[(3.51±0.42)μg/L]及CRP[(15.24±3.18)mg/L]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1.82±0.35)μg/L,(3.18±1.75)mg/L]及对照组[(0.95±0.25)μg/L,(3.20±1.82)mg/L,P〈0.05或P〈0.01];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脑脊液中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CRP水平显著升高对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有鉴别诊断意义,为临床初步诊断非颅内感染提供依据,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白春洋魏丹丹
关键词:脑炎
新型冠状病毒区域筛查实验室结果上报经验分享
2023年
新型冠状病毒大规模人群筛查是及时控制疫情的必要措施,大批量样本检测完成后的结果上报是核酸检测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文章结合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队的实际工作经验,从人员配置、标本签收、结果录入和结果上报等方面介绍大规模核酸检测结果上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避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批量样本检测结果出现错报、漏报和拖尾现象。
姚晓宾许青霞王桢魏丹丹郑培明李刚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诊断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诊断装置,包括:下端为封闭端的透明管、高清摄像头、第一微型电机、固定板、钢丝、导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块、滑槽、壳体、第二微型驱动电机、第一线轴和第二线轴;高清摄像头...
林旭红葛全兴王慧超魏丹丹杨静楠代志峰杨瑞林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腺苷脱氨酶、胆碱酯酶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腺苷脱氨酶(ADA)、胆碱酯酶(CHE)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9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9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RBP、PA、ADA、CHE,并按childpush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RBP、PA含量和CHE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ADA活性明显升高(P〈0.05);按childpugh分级,RBP、PA含量和CHE活性随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ADA活性随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RBP、PA含量和ADA、CHE活性的检测对判断肝硬化程度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白春洋魏丹丹
ApoE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在阿托伐他汀降低血脂出现个体性差异中的作用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诊断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962例,于淮河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方法分析其ApoE基因多态性。选取ApoE基因型E3/3、E3/4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酶比色法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直接清除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免疫比浊法检测脂蛋白a,应用实时PCR方法检测ApoE基因表达。结果在6种ApoE基因型中,E3/4及E3/3出现的频率分别为30.6%(294例)及59.1%(569例)。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ApoE基因型E3/3、E3/4组患者TC、LDL-C、HDL-C、TG、脂蛋白a变化率分别为-(23.0±4.7)%比-(12.0±3.1)%(P〈0.001)、-(33.0±4.8)%比-(20.0±3.9)%(P〈0.001)、(18.0±3.8)%比(6.0±2.6)%(P〈0.001)、-(23.0±3.9)%比-(13.0±2.7)%(P〈0.001)、-(21.5±4.5)%比-(20.9±4.0)%(P=0.054)。ApoE基因表达E3/4和E3/3组均有下调,E3/3组下调多于E3/4组(P〈0.05)。结论ApoE基因型E3/3的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脂水平及ApoE基因表达的下调程度均高于E3/4型患者。
张宇魏丹丹元荣荣葛全兴陈芳杨素霞陈宝平时军
关键词:高脂血症载脂蛋白E阿托伐他汀
香草乙酮改善葡聚糖硫酸钠诱发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炎症反应与NOXs-ROS-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被引量:17
2015年
本文旨在探讨香草乙酮(apocynin)治疗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分子机制。以饮用水配制5%DSS诱发UC动物模型,2%香草乙酮治疗UC小鼠,采样并应用HE染色进行结肠组织病理学评估。采用鲁米诺化学发光方法检测结肠组织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及DPI抑制后的NADPH消耗率分析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s,NOXs)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磷酸化水平,Griess方法分析NO,酶联免疫法检测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i NOS、COX2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细胞因子TNF-α、IL-6、IFN-γ、IL-1β的水平。体外实验采用分离的结肠组织中性粒细胞,检测其ROS生成、NOXs活性、NO、PGE2的变化,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其NOX1、p-p38MAPK的表达。结果显示,香草乙酮治疗后UC小鼠结肠组织NOXs活性及ROS生成被抑制(P<0.01),p38MAPK磷酸化水平降低,NO、PGE2及相关细胞因子生成减少(P<0.01),UC炎症反应得到缓解。在炎症部位的中性粒细胞中,香草乙酮抑制ROS生成及NOX活性(P<0.01),并降低NOX1的表达、p38MAPK的磷酸化及NO、PGE2的生成(P<0.01)。因此,香草乙酮可能通过NOXs-ROS-p38MAPK信号通路缓解DSS诱发UC小鼠的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是参与其保护机制的主要炎症细胞。
魏丹丹林旭红王慧超王斌白春洋王亚强李国恩任学群
关键词:NADPH氧化酶氧自由基
11451份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原因及应采取的解决对策。方法收集各种类别的不合格标本,包括技术及非技术原因等,共11451份。结果非技术原因如申请单与标本不一致、标本盛器不合格、送验不及时等占13.7%;由技术原因造成的标本量太少或太多、标本污染、溶血、抗凝管使用错误、血气标本密封不严、未注意采集禁忌症和抽血部位错误导致结果偏差太多等占86.3%。结论加强与临床沟通,护士培训及操作规程的标准化,能大大减少标本不合格率。
白春洋杨爱云魏丹丹井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