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宗银

作品数:88 被引量:335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内障
  • 21篇角膜
  • 21篇白内障
  • 16篇疗效
  • 15篇激光
  • 13篇手术
  • 11篇视网膜
  • 11篇网膜
  • 11篇膜炎
  • 9篇近视
  • 8篇细胞
  • 8篇疗效观察
  • 7篇葡萄膜
  • 7篇葡萄膜炎
  • 6篇青光
  • 6篇青光眼
  • 6篇非球面
  • 5篇滴眼
  • 5篇滴眼液
  • 5篇眼液

机构

  • 73篇广州市第一人...
  • 6篇广州医学院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中医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州金域医学...

作者

  • 88篇高宗银
  • 50篇金敏
  • 37篇杨为中
  • 17篇朱远军
  • 15篇王小园
  • 14篇张柳
  • 13篇胡燕飞
  • 13篇黄雄飞
  • 11篇刘欣
  • 10篇陈文俐
  • 10篇郝绮红
  • 8篇匡丽晖
  • 7篇钟帆
  • 7篇冷云霞
  • 6篇丁小珍
  • 6篇黄文志
  • 5篇朱云喜
  • 4篇胡玉娟
  • 4篇谢楚芳
  • 4篇杨培增

传媒

  • 18篇广州医药
  • 12篇中国实用眼科...
  • 7篇国际眼科杂志
  • 5篇广东医学
  • 4篇中国激光医学...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3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中国中医眼科...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药物与人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7篇2003
  • 4篇2002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疗效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均采取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中心注视弱视与旁中心注视弱视患儿,轻度、中度、重度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心注视弱视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与旁中心注视弱视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弱视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4.1%,均高于重度弱视患儿的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9、4.857, P<0.05)。轻度、中度弱视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8, 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效果较为理想,尤其是弱视程度比较轻的患儿,更具有操作简单、无痛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刘欣高宗银黄雄飞
关键词:综合疗法临床疗效
角膜层间微创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角膜层间微创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眼科手术显微镜下 ,对 2 1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施 8~ 9mm深达 1 / 3~ 2 / 3角膜的层间分离并进行层间微创术。结果 :所治病例角膜愈合良好 ,无不良反应 ,眼部症状如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 ,甚至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 ,随访 6~ 2 4个月 ,临床疗效稳定。结论 :角膜层间微创术在患者尚不具备穿透性角膜移植条件下 ,既能起到重建眼表结构 ,又能缓解大泡性角膜病变症状。同时它提供了一种简便、安全、不需特殊材料。
高宗银金敏胡燕飞杨为中王小园胡玉娟陈文俐苏嘉励
关键词:大泡性角膜病变显微镜穿透性角膜移植药物治疗
探讨局部应用治疗青光眼药物对患者眼表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治疗青光眼药物对患者眼表结构的影响。方法58例青光眼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单项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黏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7.36±1.42)s、结膜杯状细胞密度(32.08±2.64)个/mm^2以及黏蛋白水平(14.32±2.10)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2.74±1.65)s、(62.31±5.37)个/mm^2、(32.57±4.38)ng/ml,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1.79±0.78)分高于对照组的(0.52±0.1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青光眼的过程中,局部应用治疗青光眼药物,会对患者泪膜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减少泪液分泌,损伤眼表结构,并且联合用药具有更大的损伤性。
刘欣高宗银黄雄飞
关键词:眼表结构青光眼药物
表面麻醉联合前房内注射0.5%利多卡因麻醉在青光眼术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观察
2009年
目的研究表面麻醉联合前房内注射0.5%利多卡因在小梁切除术中的麻醉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21例。试验组术中采取表面麻醉,行前房穿刺后前房内注射浓度为0.5%利多卡因。对照组术中采取表面麻醉联合球后麻醉的方式。2组均行小梁切除术。观察术中患者的疼痛耐受程度,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眼压、角膜等情况。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均可配合完成手术,2组各有3例患者悬吊上直肌时诉疼痛,对照组中有8例行虹膜周切时诉疼痛。对照组有2例术中出现术眼瞳孔散大,2例眶压增高导致手术操作难度加大。术后对照组有1例出现下睑淤血,1例术后出现轻度上睑下垂,持续2周后消退。2组术后1、3、6d和3、6个月时角膜内皮无异常改变,术后3及6个月眼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梁切除术中使用表面麻醉联合前房内注射0.5%利多卡因的麻醉方式,麻醉效果好,患者疼痛耐受佳,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少,且术后眼压控制效果良好,对角膜内皮细胞无影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眼前段手术麻醉方式。
张柳金敏杨为中高宗银
关键词:利多卡因小梁切除术前房内注射
昆明山海棠滴眼液眼内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高宗银陈金金敏
葛根素对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新西兰白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中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和葛根素治疗实验组,各组右眼应用前房灌注加压法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后第12、24、72 h处死动物,摘除眼球,制作石蜡切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结果对照组缺血再灌注12 h在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可见凋亡细胞;24 h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数有所减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及外核层均见凋亡细胞明显增多;72 h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数明显减少,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及外核层仍见凋亡细胞,但较24 h有所减少。葛根素治疗视网膜的凋亡细胞在各个时间段的表达规律与对照组相似,但凋亡细胞计数在12 h,24 h,72 h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视网膜细胞凋亡,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
朱远军金敏高宗银杨为中
关键词: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葛根素细胞凋亡
联合抗代谢药物预防兔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探讨联合抗代谢药物在预防兔后发性白内障(PCO)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在兔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实验组右眼晶状体囊袋内注入含有02mg/ml丝裂霉素及12.5mg/ml 5-氟尿嘧啶的甲基纤维素,左眼晶状体囊袋内仪注入甲基纤维素设置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右眼晶状体囊袋内注入含有0.2mg/ml丝裂霉素的甲基纤维素,左眼晶状体囊袋内注入含有12.5mg/ml 5-氟尿嘧啶的甲基纤维素。部分动物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手术后对动物进行1~12个月临床观察,对不同阶段进行晶状体囊膜组织和人工晶体病理学检查、晶状体囊膜平片检查及人工晶体电镜扫描。结果 空白对照组在手术后2周出现后囊膜混浊,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PCO明显加重;对照组在术后1个月发生不同程度PCO,而实验组观察12个月,未见PCO发生。结论 晶状体囊袋内联合抗肿瘤药物能有效杀伤晶状体上皮细胞(LEC)、晶状体赤道部生发区细胞,较单一抗肿瘤药物更可靠预防PCO的发生。晶状体囊袋内联合抗肿瘤药物可能为解决预防人类PCO提供一条新途径。
金敏高宗银黄雄飞刘欣陈文俐黄祥坤谢楚芳杨培增
关键词:丝裂霉素C5-氟尿嘧啶后发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部烧伤的效果分析与护理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部烧伤的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46例(50眼)眼部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后实施有效的对症护理,3个月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效果、视力恢复情况等。结果 46例(50眼)患者中,一次羊膜移植成功38例(42眼),缝线固定不牢8例(8眼)。3个月随访中,脱盲34眼,视力在0.2及其以上16眼。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不良症状。46例患者对护理感到满意41例,一般满意3例,不满意2例,满意程度达95.65%。结论给予眼部烧伤患者采取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丁小珍蔡红花武嘉贤高宗银钟帆
关键词:新鲜羊膜眼部烧伤护理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AMD后OCT检查的特征性改变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前瞻性观察PDT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d-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前后不同随访时间点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特征性改变,旨在更好地反馈PDT治疗后黄斑区结构的变化过程。方法:将在本院接受PDT治疗的26例30眼湿性AMD患者纳入本研究。维速达尔用量根据厂家推荐方法计算。治疗前后均行FFA,ICG,OCT及最佳矫正视力等相关临床检查,术后随访日期为术后2wk;1,2,3mo。傅立叶OCT扫描以标准五线结合六线扫描,覆盖病变的关键部位并保持前后扫描位置的一致性。重点观察黄斑中心凹层间厚度、外层高反射带高度、囊肿(包括视网膜下积液和视网膜内积液)的总面积。分析这些变化与随访时间的依赖关系。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结果:至治疗后3mo,PDT治疗后22眼(73%)视力提高两行以上,3眼视力无明显改变,3眼视力下降,2例患者因故失访。视力提高的22眼治疗前平均黄斑厚度为722.5±55.6μm,治疗后2wk,平均黄斑层间厚度为708.3±45.3μm,1mo为584.4±49.3μm,2mo为430.7±50.2μm,3mo为180.6±36.3μm。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层高反射带厚度分别为302.3±50.2,277.5±42.3,202.7±40.1,180.6±35.7,100.8±22.9μm,囊肿的总面积为0.34±0.12,0.25±0.07,0.10±0.05,0.08±0.04,0.05±0.01mm2。结论:AMD患者在PDT治疗后1mo黄斑区视网膜下液有显著吸收,视网膜水肿显著吸收,黄斑中心凹层间厚度、外层高反射厚度也有明显变薄倾向。
李秀梅高宗银张柳朱远军匡丽晖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光动力疗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疼痛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应用表面麻醉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于2010-09/12采用40g/L爱尔卡因表面麻醉,对92例96眼老年性白内障眼,行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和疗效。结果:在表面麻醉下,92例94眼能顺利完成小切口手法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疼痛指数和术中眼球运动和眼睑痉挛的情况均在可耐受范围。95%患者表示满意。结膜下注射(50眼,52%)和固定上直肌(31眼,32%)是疼痛比较明显的两个环节,其次是烧灼巩膜血管(16眼,17%),转核及娩核(13眼,14%),巩膜隧道切口(12眼,12%),注吸黏弹剂(9眼,9%),植入人工晶状体(1眼,1%)。它们的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农村地区进行白内障防盲时,采用有效的止痛措施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采用表面麻醉的方法,安全可行,可有效的提高白内障防盲的工作效率。
邱海江高宗银
关键词:表面麻醉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小切口疼痛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