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立娟
作品数:
3
被引量:9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刘贞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余慧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系统性红斑
3篇
系统性红斑狼...
3篇
狼疮
3篇
红斑
3篇
红斑狼疮
2篇
系统性红斑狼...
2篇
红斑狼疮患者
1篇
血液
1篇
血液系统
1篇
药物
1篇
药物因素
1篇
预后
1篇
预后影响
1篇
诊治
1篇
诊治水平
1篇
受累
1篇
受累程度
1篇
皮肤
1篇
皮肤黏膜
1篇
皮肤黏膜损害
机构
3篇
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3篇
刘贞富
3篇
马立娟
2篇
余慧敏
传媒
1篇
国外医学(皮...
1篇
中国皮肤性病...
1篇
中国麻风皮肤...
年份
2篇
2006
1篇
2005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10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肤黏膜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肤黏膜损害与系统表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5年4月诊治的SLE患者1000例。结果:1000例SLE患者病程中有皮肤黏膜损害者795例(79.5%),主要发生部位为面部(59.8%)和指(趾)部(32.8%);以皮肤黏膜损害为首发症状者418例(41.8%),有皮肤黏膜损害组与无皮肤黏膜损害组进行比较发现前者女性患者发生率较高,患者年龄轻,且关节症状、肌炎/肌痛和抗SM(+)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而肾脏、浆膜受累和抗ds—DNA(+)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后者,但两者治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LE患者皮肤黏膜损害的发生率高,在SLE的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但皮肤黏膜损害与SLE预后的关系不大。
马立娟
刘贞富
余慧敏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皮肤黏膜损害
回顾性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预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05年
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预后较从前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近年来,国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合并感染,脏器(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血液系统和肺部)受累程度、药物因素等对预后有重要影响,而患者的心理状态、依从性、妊娠、性别、种族、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等也起一定作用。
马立娟
刘贞富
关键词:
预后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预后影响
临床诊治水平
受累程度
血液系统
药物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浆膜病变临床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浆膜病变临床与实验特点。方法分析1000例SLE患者浆膜病变发病情况,比较有、无浆膜病变两组的临床与实验特点。结果SLE浆膜病变发生率为34.8%,可累及多浆膜腔,一个部位受累及胸膜病变最常见。有浆膜病变组神经系统、肾脏受累、抗dsDNA抗体(+)、C3降低及CRP升高等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浆膜病变组。结论SLE浆膜病变发生率较高,并浆膜病变时多数患者重要脏器受累。
余慧敏
刘贞富
马立娟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