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焕成

作品数:229 被引量:1,545H指数:22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云南省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9篇期刊文章
  • 47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8篇农业科学
  • 34篇生物学
  • 8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0篇干热
  • 39篇干热河谷
  • 25篇木棉
  • 23篇胁迫
  • 22篇菌根
  • 20篇植物
  • 18篇菌株
  • 17篇菌根真菌
  • 17篇干旱
  • 15篇抗旱
  • 14篇土壤
  • 14篇根瘤
  • 12篇树种
  • 12篇膏桐
  • 11篇旱胁迫
  • 10篇水剂
  • 10篇种子
  • 9篇水分
  • 9篇种苗
  • 8篇叶片

机构

  • 144篇西南林业大学
  • 69篇西南林学院
  • 20篇国家林业局
  • 16篇江西省科学院
  • 13篇北京林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云南省林业调...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江西广播电视...
  • 2篇云南省林业科...
  • 2篇云南省地理研...
  • 2篇吉林省红石林...
  • 2篇双江县林业局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上海出入境检...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作者

  • 225篇马焕成
  • 90篇伍建榕
  • 31篇唐军荣
  • 24篇郑艳玲
  • 24篇胥辉
  • 22篇高柱
  • 21篇王芳
  • 17篇郑元
  • 16篇张东华
  • 12篇罗明灿
  • 12篇刘丽
  • 11篇欧光龙
  • 9篇杨建军
  • 9篇周利平
  • 9篇林文杰
  • 8篇陆燕元
  • 8篇葛娈
  • 8篇刘惠民
  • 8篇洪英娣
  • 7篇闫晓慧

传媒

  • 19篇西南林学院学...
  • 14篇西南林业大学...
  • 9篇林业调查规划
  • 9篇西部林业科学
  • 8篇中南林业科技...
  • 6篇云南农业大学...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云南大学学报...
  • 5篇浙江林学院学...
  • 4篇北方园艺
  • 4篇西北林学院学...
  • 4篇贵州农业科学
  • 4篇林业科学研究
  • 4篇经济林研究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中国森林病虫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林业教育
  • 2篇土壤通报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17篇2022
  • 16篇2021
  • 6篇2020
  • 13篇2019
  • 8篇2018
  • 11篇2017
  • 16篇2016
  • 15篇2015
  • 14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2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樟叶越桔悬浮培养细胞次生代谢产物的LC-MS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采用LC-MS联用技术,对樟叶越桔悬浮培养细胞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应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出各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鉴定出208种化合物,包括酚酸类79个、黄酮类70个、萜类15个、原花青素类12个、苯丙素类12个、生物碱类11个和其他类衍生物9个,相对含量分别为33.244%、23.167%、19.786%、15.138%、1.401%、2.200%和5.064%。酚酸类化合物中包含酚苷34个和其他酚酸衍生物45个,相对含量分别为22.072%和11.172%,黄酮类化合物中包含黄酮苷类58个和其他黄酮类衍生物12个,相对含量分别为13.765%和9.402%。值得注意的是,相对含量大于1%的化合物共有26个,相对含量总和为72.180%,为樟叶越桔悬浮培养细胞的主要代谢产物。其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原花青素A2(8.655%),其次为儿茶素(8.030%)、马斯里酸(7.503%)、2–羟基齐墩果酸(7.318%)和樟叶越桔苷B(3.705%)。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阐明樟叶越桔中咖啡酰熊果苷类物质的高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武波晓付羚李楚然刘云唐军荣杨晓琴马焕成赵平
关键词:杜鹃花科次生代谢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木棉雄蕊特征与其繁殖策略的关系分析
2020年
采用野外观察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云南省个旧市冷墩村的木棉花部结构、雄蕊特征、花粉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种群中花部形态特征具有一定变异性,3层雄蕊变异系数大小关系显著。在湿度为60%、温度为35℃时花粉活性最强。研究发现,木棉雄蕊长短变化可能有利于不同传粉生物传粉效率提高和增强适应性;木棉高层雄蕊花药个体大、花粉数量多、活性高,适应干热河谷传粉繁殖条件;温度较低时,底层花药花粉活力相对较高,可为逆境环境下木棉高层花药受损后提供后备花粉源。文章就木棉花部形态与繁殖关系、木棉形态及花粉活力对繁殖的影响进行讨论。
罗晓滔胡世俊马焕成
关键词:木棉繁殖策略花粉活力传粉
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星油藤根腐病的抗性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2015—2016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随机调查不同发病程度地块及不发病地块150株星油藤的根系以及根系周围土壤,通过土壤湿筛法测定孢子密度,根系透明染色镜检法计算菌根侵染率与星油藤根腐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探明其根腐病的发生与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关系,星油藤根际丛枝菌根真菌根系侵染率及孢子密度对星油藤根腐病发病率和发病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对根系侵染率达到90%,星油藤长势良好,而侵染率低于13%时,星油藤长势衰弱;而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密度达到6时,星油藤可以健康生长,当孢子密度低于2时,星油藤发病率高,且发病严重。丛枝菌根真菌可以增强星油藤的抗根腐病能力,并能显著降低星油藤根腐病的发病率。
唐燕葛立傲普晓兰马焕成伍建榕
关键词:根腐病丛枝菌根真菌发病率发病程度
横断山脉亚高山带几种高山栎林下丛枝菌根菌(AMF)调查
2023年
[目的]明确横断山脉亚高山带高山栎林下AMF孢子分类地位。[方法]自横断山脉亚高山带不同地段选择6个高山栎根围土壤和根系样本,对其土壤中AMF孢子利用湿筛沉淀法进行选取。利用AMF特异引物对其ITS区段18S rRNA基因进行扩增,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进行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演化树并推测其亲缘关系。[结果]四川、西藏高山栎林下土壤AMF孢子与根系克隆为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云南香格里拉高山栎林下土壤AMF孢子与根系克隆为球囊霉属(Glomus)。克隆结果表明:AMF能够广泛存在于高山栎组植物根系。根系苯胺蓝染色结果可见明显类似丛枝和泡囊的结构。综合高山栎土壤AMF孢子与根际AMF鉴定结果认为,高山栎林下存在大量AMF,且目前不同采样地高山栎林下根围土和根系分别仅发现一种AMF存在,提示各高山栎同时仅能与一种AMF发生共生关系。此外,高山栎林下AMF孢子在演化过程中发生分化并介于Paraglomus与Glomus的分类地位之间,且西藏、四川地区AMF与云南香格里拉地区AMF存在差异。[结论]本研究发现,自然条件下横断山脉亚高山地区高山栎林下菌塘普遍存在AMF,且云南香格里拉地区高山栎根系AM与Glomus属更接近,说明AM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随地域迁移出现分化。为了解横断山脉亚高山带高山栎林下AMF的形成与演化提供理论参考。
李鸿博黄耀华康定旭伍建榕马焕成陈诗
两种木棉科植物基因组大小测定被引量:6
2014年
木棉科为锦葵目的一科,该科中很多植物具有药用及其他重要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水稻品种日本晴为内标,采用流式细胞仪,首次测定了两种木棉科植物木棉和瓜栗的基因组大小(2C DN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木棉的基因组大小(2C DNA含量)平均为1.55±0.03 pg,瓜栗的基因组大小(2C DNA含量)平均为3.21±0.075 pg。测定结果为木棉科植物相关基因组学以及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周知里熊智马焕成田斌
关键词:木棉科木棉瓜栗基因组大小流式细胞仪
多效唑、矮壮素对木棉苗木矮化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木棉是干热河谷许多地区的建群种,对该地区的生态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木棉具有春季先花后叶和花色艳丽的特点,观赏价值较高.木棉为高大乔木,若能通过人为处理矮化成盆苗,将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试验采用盆栽试验,从木棉幼苗开始,对木棉苗木以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2种植物生长延缓剂,进行灌根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比较其矮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延缓剂和不同的质量浓度对苗高生长和基径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P333处理以200 mg/L对苗高生长的矮化效果最好,250 mg/L次之;在CCC处理中,2500 mg/L对苗高生长的矮化效果最好,1500 mg/L次之.PP333处理在抑制了高生长的同时也抑制了基径的生长,CCC则起到了促进基径生长的效果.因此,建议在对木棉苗木进行矮化处理时,可以在种子萌发后用PP333处理,以抑制苗高生长;在90 d后施用CCC,以促进木棉的基径发育.
罗晓滔赵冬胡世俊马焕成
关键词:木棉多效唑矮壮素矮化
横断山脉亚高山带高山栎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及内稳性特征被引量:2
2023年
为揭示横断山脉亚高山带高山栎(Quercus semicarpifolia)的生态适应性机制,选取该地区8个样地的高山栎叶片和生长基质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C、N、P含量及其比例特征,并对生长限制性元素进行判断,利用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模型拟合判断高山栎叶片所处状态。结果表明8个样地土壤C、N、P质量分数分别为38.86~70.19、3.54~9.46、0.61~2.05 g∙kg^(-1),土壤ω(C)∶ω(N)为5.65~16.07,ω(C):ω(P)为36.98~74.42,ω(N)∶ω(P)为4.41~12.90,均值分别为9.48、51.79和6.54。叶片C、N、P质量分数分别为428.31~473.86、21.22~31.68、2.21~3.68 g∙kg^(-1),叶片ω(C)∶ω(N)、ω(C)∶ω(P)和ω(N)∶ω(P)分别为14.16~22.46,121.41~215.86和6.99~12.84,均值分别为17.36、164.39和9.68。叶片N、P含量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各样地中叶N与土壤P、叶N与土壤ω(C)∶ω(N)、叶ω(C)∶ω(P)与土壤ω(N)∶ω(P)、叶ω(C)∶ω(N)与土壤ω(N)∶ω(P),以及叶ω(C)∶ω(P)与叶ω(N)∶ω(P)极显著正相关(P<0.01)。此外,高山栎叶片化学计量内稳性指数以1/H进行探讨,1/H_(ω(N))为-0.181~0.141、1/H_(ω(P))为-1.255~1.206、1/H_([ω(N)∶ω(P)])为0.391~0.960,表明各高山栎1/Hω(N)处于稳态、1/H_(ω(P))和1/H_([ω(N)∶ω(P)])多处于弱稳态、弱敏感和敏感态。高山栎叶片ω(N)∶ω(P)小于或接近16,说明该地区对高山栎N、P两种元素供应充足。高山栎能够过量贮存N、P元素以适应变化的外界生境,但对于外界P元素的利用策略更为保守。该地区高山栎林在长期演替进程中与土壤形成了良好的养分供给与归还关系,已形成相对完整稳定的亚高山带森林生态系统。
李鸿博陈诗黄耀华康定旭伍建榕马焕成
关键词:横断山脉
胡杨对渗透胁迫和盐分胁迫的不同响应被引量:20
1998年
用等渗透势的NaCl和PEG溶液处理胡杨发现:(1)处理后1d,-24bar渗透势的NaCl胁迫使胡杨根ABA含量上升为对照的27倍,而PEG处理没有影响.处理后7d,-24bar渗透势的NaCl胁迫的胡杨叶腐胺含量是群众杨的33倍,渗透势胁迫加强到-96bar时腐胺含量扩大到44倍.说明NaCl胁迫由渗透胁迫和专性离子胁迫两部分构成,两者有加合性.这一方面进一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ABA的增加基本上归咎于专性离子胁迫,另一方面暗示胡杨根系能感知环境中低浓度的专性离子而增加ABA合成,ABA是前胁迫反应产生的化学信号,作为一种调控剂诱导植株各部分进行代谢调节.
马焕成王沙生
关键词:脱落酸多胺脯氨酸盐分胁迫渗透胁迫
澳洲坚果叶部病害病原菌鉴定及其生防菌筛选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澳洲坚果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为“德宏州”)的百姓为脱贫致富而种植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集约化种植使其植株叶枯病严重发生。为了明确澳洲坚果叶部病害病原菌的种类并筛选有效生防菌,为澳洲坚果叶枯病的绿色防控和澳洲坚果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遮放镇拱岭村、三台山乡允欠村和风平镇帕底村澳洲坚果主要种植基地(即3个样地)内的叶枯病进行专题调查,将采集于此3个样地的病害样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结合生物学特征和多基因片段构建系统发育树,明确病原菌的分类与地位,并采用两点对峙法进行生防菌的筛选。【结果】遮放镇拱岭村、三台山乡允欠村和风平镇帕底村3个样地的发病率分别为60%、64%与69%,平均发病率为64.3%,说明3个样地的发病情况均较严重;其平均病情指数为32,说明3个样地的病情指数均较高。在实验室中共分离鉴定出病原真菌8属10种、生防菌1属1种。其中,DH06和DH10的分离频率分别为30.83%与24.17%,这2种菌株均被确定为优势病原菌;对其致病性的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菌株均能使澳洲坚果叶片产生叶斑病症状,且其发病症状与野外的发病症状相同。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DH06菌株被鉴定为污斑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foedans,DH10菌株被鉴定为小孢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平板对峙实验结果表明,由健康叶片上分离出的DH14对几种病原菌都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平均抑菌率为60.56%,对其形态及分子的鉴定结果均表明,DH14菌株被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结论】云南省德宏州澳洲坚果叶枯病与叶斑病的病原菌分别为污斑新拟盘多毛孢菌和小孢拟盘多毛孢菌,筛选出的生防菌为哈茨木霉,其对病原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杨蕊肖月李萍张东华刘丽马焕成伍建榕
关键词:澳洲坚果叶部病害病原鉴定生防菌筛选
林改背景下家庭承包经营方式对林地经营影响——云南实证研究
2013年
以云南省5个州市、6个县市、11个乡镇、46个村委会、95个村民小组和65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为例,结合工作实际,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统计分析,运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了家庭承包经营方式对林地经营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计量模型。分析表明:林地面积、森林起源、林地获得形式、是否有林权证、林改后是否发生病虫害、采伐指标是否有影响、是否愿意林权流转、是否愿意林权抵押贷款、是否愿意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是否有投入资金紧缺的困难、是否存在林地面积小的困难和希望得到科技服务等12个因子对林地经营存在影响;提出全面推进改革、完善采伐管理机制、规范林权流转、加大金融支持、创建合作组织、建立森林保险制度、加大科技服务等政策建议。
冯峻雷玮马焕成彭雪飞王发冬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家庭承包林地经营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