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文涛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波衰减
  • 1篇地震观测
  • 1篇地震群
  • 1篇震波
  • 1篇震群
  • 1篇震中
  • 1篇震中烈度
  • 1篇浅源地震
  • 1篇微震
  • 1篇烈度

机构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2篇杨清源
  • 2篇马文涛
  • 1篇胡毓良
  • 1篇陈献程
  • 1篇胡平
  • 1篇赵蒙
  • 1篇赵蒙

传媒

  • 2篇地震地质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峡地区极浅源地震振动波的近场地表效应被引量:1
1995年
通过对三峡地区小台网地震观测和资料研究,认识到该区弹性波地动位移振幅随震中距增加而衰减的变化偏大,地震数字记录的S波波谱分析表明其拐角频率高达21.9Hz,功率谱极大区在0.5~26Hz间,该地区的地震烈度、震中烈度和等震线长轴长度分布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上述现象属于极浅源地震波的近场地表效应。研究这些效应特点,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防震、抗震依据。
马文涛胡敏良陈献程杨清源胡平赵蒙
关键词:地震观测震中烈度地震波衰减浅源地震
长江三峡地区盐关微地震群的成因机制被引量:8
1993年
盐关微地震群的活动局限在矿区内,地震都是微震和极微震。地震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微震活动,初动呈象限分布的双力偶滑动型震源机制,S波能量高于P波能量。另一种是极微震,初动几乎全负,P波能量高于S波能量,呈非双力偶的张破裂向内爆炸型的震源机制。两种地震的成因都是采矿诱发地震,不能做为仙女山断层向北延伸的证据。
杨清源陈献程马文涛胡毓良胡平赵蒙
关键词:微震地震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