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元辉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理学

主题

  • 3篇吡咯
  • 3篇吡咯烷
  • 2篇DIELS-...
  • 2篇催化
  • 1篇抑制剂
  • 1篇有机催化反应
  • 1篇有机小分子
  • 1篇制剂
  • 1篇手性
  • 1篇手性配体
  • 1篇配体
  • 1篇氢化
  • 1篇氢化反应
  • 1篇酰基
  • 1篇烷基化
  • 1篇小分子
  • 1篇磷酸
  • 1篇磷酸二酯酶
  • 1篇构型
  • 1篇伐地那非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张万斌
  • 5篇马元辉
  • 4篇张勇健
  • 1篇金尚彬
  • 1篇谢芳
  • 1篇陈龙
  • 1篇李奇崎

传媒

  • 1篇化学试剂
  • 1篇有机化学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3,3’-取代的2,2’-联吡咯烷化合物及其盐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技术领域的3,3’-取代的2,2’-联吡咯烷化合物及其盐,其通式如右所示,其中:R<Sub>1</Sub>和R<Sub>2</Sub>是氢、C<Sub>1</Sub>~C<Sub>18</Sub>的烃基...
张勇健马元辉金尚彬张万斌
文献传递
β-胺基丙烯酸酯衍生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7年
综述了近年来β-胺基丙烯酸酯衍生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工作,并讨论了影响氢化反应活性与对映选择性的各种因素.
马元辉张勇健张万斌
关键词:不对称催化氢化
新型C2-对称的3,3'-取代-2,2'-联吡咯烷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Diels-Alder反应中的应用
马元辉金尚彬李奇崎李晨光张勇健张万斌
磷酸二酯酶(Ⅴ)抑制剂伐地那非的合成被引量:4
2006年
报道了以2乙氧基苯腈、DL丙氨酸为原料合成出一种名为伐地那非(Vardenafil)的选择性磷酸二酯酶(Ⅴ)抑制剂。对决定反应总收率的关键步骤———两步成环法进行了讨论,首次分离出了该方法的中间体4,对所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目标产物及各有机中间体的1HNMR均与文献一致。
陈龙马元辉谢芳张万斌
关键词:抑制剂伐地那非
联吡咯烷催化剂在不对称有机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设计和合成高效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开发和发展高催化活性高立体选择性的有机催化反应是有机
金尚彬李晨光马元辉张万斌张勇健
关键词:DIELS-ALDER反应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