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雨

作品数:14 被引量:87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分裂症
  • 2篇血清
  • 2篇抑郁
  • 2篇生活质量
  • 2篇留守
  • 2篇留守儿童
  • 2篇流浪精神病
  • 2篇精神病
  • 2篇精神科
  • 2篇活质量
  • 2篇儿童
  • 1篇地黄
  • 1篇地黄丸
  • 1篇电休克
  • 1篇顿抑
  • 1篇心境障碍
  • 1篇心境障碍患者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机构

  • 9篇武汉市精神卫...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3篇雷雨
  • 6篇刘伟
  • 4篇马筠
  • 4篇李轶琛
  • 3篇徐汉明
  • 3篇孙科
  • 3篇包黎
  • 2篇宋佳
  • 2篇张显平
  • 2篇陈明鉴
  • 2篇杨光远
  • 2篇聂芸
  • 2篇杨光远
  • 1篇郑传胜
  • 1篇王鹏
  • 1篇李红丽
  • 1篇张建军
  • 1篇程建平
  • 1篇程建平
  • 1篇谢俊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DSA序列影像的UOA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SA序列影像的UOA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并输入N张DICOM格式子宫动脉造影DSA序列影像,并将影像数据转换为模型训练所需的格式;S2.使用基准网络YOLOv8的网络结构作为模型训练框...
雷雨郑传胜赵煌旋孙涛
氯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对精神障碍患者NIHSS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9
2021年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障碍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急性脑卒中后阳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MECT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 w后的神经功能和精神障碍改善情况,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 w后的两组生活质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显著降低(P<0.05),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联合MECT可明显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其ADL,改善其神经障碍,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良好。
刘伟雷雨
关键词:氯氮平无抽搐电休克NIHSS评分生活质量
精神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
2016年
目的比较有精神疾病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及正常儿童三者之间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方法精神科少儿病房18岁以下患精神疾病的儿童207例,其中留守儿童106例(留守组),非留守儿童101例(非留守组)。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nventory of subjective life quality,ISLQ)对两组儿童进行测评。结果留守组与非留守组比较,除抑郁体验一项留守组明显高于非留守组(P<0.05),其它各项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组男童与常模男童比较,认知成分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常模,8个维度中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生活环境、抑郁体验、焦虑体验和躯体情感6个方面明显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生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组女童与常模女童比较,认知成分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常模,8个维度中学校生活、生活环境、抑郁体验、焦虑体验和躯体情感5个方面满意度均低于常模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明显低于普通儿童和青少年。
李轶琛马筠杨光远徐汉明雷雨孙科宋佳
关键词: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满意度
小檗碱通过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对睡眠剥夺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小檗碱是否能够通过调控核因子(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合酶(iNOS-COX)-2信号通路对睡眠剥夺(SD)大鼠认知功能产生影响。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睡眠剥夺(SD)组、小檗碱低剂量组[小檗碱-L组,30 mg/(kg·d)]、小檗碱中剂量组[小檗碱-M组,60 mg/(kg·d)]、小檗碱高剂量组[小檗碱-H组,120 mg/(kg·d)]、艾司唑仑组[0.1 mg/(kg·d)],每组各15只,药物处理7 d后通过平台水环境法进行大鼠SD模型构建。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和Y迷宫实验检测逃避潜伏期和行为正确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7和血清中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中NF-κB p-p65、iNOS、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D组逃避潜伏期,海马组织中TNF-α、IL-6、IL-17、MDA水平,血清中S100B和NSE水平及海马组织中NF-κB p-p65、iNOS、COX-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行为正确率和海马组织中SOD、GSH-Px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SD组比较,小檗碱-L、M、H组和艾司唑仑组逃避潜伏期,海马组织中TNF-α、IL-6、IL-17、MDA水平,血清中S100B和NSE水平及海马组织中NF-κB p-p65、iNOS、COX-2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行为正确率和海马组织中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小檗碱-H组与艾司唑仑组比较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檗碱能够对SD大鼠认知功能产生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并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雷雨刘伟王鹏
关键词:小檗碱睡眠剥夺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孤独障碍患儿易激惹行为的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对孤独障碍(ASD)患儿易激惹行为的作用。方法:67例5~16岁ASD患儿随机分为利培酮组(33例)及阿立哌唑组(34例)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1、2、4及8周时分别采用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入组者进行评估。结果:ATEC:治疗前两组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语言、社交及感知维度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两组语言、感知及行为维度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2、4、8周利培酮组的行为维度评分明显低于阿立哌唑组(P均<0.05)。CGI:治疗前两组严重程度(SI)评分及治疗第1周时疗效总评(G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培酮组在治疗后第2周开始、阿立哌唑组在治疗后第4周开始SI和GI评分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第4周开始利培酮组明显低于阿立哌唑组(P均<0.05)。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P<0.05)。结论:利培酮对ASD患儿易激惹、冲动等行为的作用优于阿立哌唑,但不良反应也更明显。
马筠李轶琛谢俊雷雨孙科杨光远熊杰李昊伦
关键词:利培酮阿立哌唑
橙皮苷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机制的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构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模型,探究橙皮苷是否通过调控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参与影响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病情。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健康组、慢性应激抑郁组、橙皮苷高剂量组、橙皮苷低剂量组、氟西汀组、橙皮苷^(+)Akt抑制组,每组12只。构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模型,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旷场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情况;HE染色、Tunel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皮质酮(CORT)、5-羟色胺(5-HT)、IL-6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Akt、mTOR、p-Akt、p-mTOR表达水平。结果:健康组大鼠海马组织完整;与健康组相比,慢性应激抑郁组大鼠海马组织损伤明显,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凋亡指数、CORT、IL-6含量显著升高,糖水偏好度、跨格次数、站立次数、存活神经元数、5-HT含量、p-Akt/Akt、p-mTOR/mTOR显著降低(P<0.05);与慢性应激抑郁组相比,氟西汀组、橙皮苷高剂量组、橙皮苷低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逐渐恢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凋亡指数、CORT、IL-6含量显著降低,糖水偏好度、跨格次数、站立次数、存活神经元数、5-HT含量、p-Akt/Akt、p-mTOR/mTOR显著升高(P<0.05);与橙皮苷高剂量组相比,橙皮苷低剂量组、橙皮苷^(+)Akt抑制组大鼠海马组织恢复缓慢,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凋亡指数、CORT、IL-6含量显著升高,糖水偏好度、跨格次数、站立次数、存活神经元数、5-HT含量、p-Akt/Akt、p-mTOR/mTOR显著降低(P<0.05);橙皮苷高剂量组与氟西汀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橙皮苷通过调控Akt/mTOR通路,激活Akt、mTOR,缓解神经细胞凋亡,改善抑郁大鼠的神经功能和行为学功能,从而治疗慢性应激抑郁。
雷雨刘伟包黎
关键词:橙皮苷慢性应激抑郁海马组织
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清微小RNA-24-2、微小RNA-30b的检测水平及意义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FES)病人血清中微小RNA-24-2(mir-24-2)、微小RNA-30b(mir-30b)水平,并探讨血清中mir-24-2、mir-30b表达水平与FES发病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98例FES病人为研究对象(FES组);同期选取7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分析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中mir-24-2、mir-30b表达水平,并对FES病人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分析FES病人血清中mir-24-2、mir-30b水平与PANSS评分相关性;分析血清中mir-24-2、mir-30b水平对FES的诊断价值。结果FES组血清mir-24-2(1.81±0.58)、mir-30b水平(1.46±0.37)、PANSS总评分(78.64±12.31)分、阳性症状评分(12.64±3.73)分、阴性症状评分(20.56±4.32)分、认知评分(8.73±1.84)分、兴奋评分(8.96±2.13)分、抑郁情绪评分(6.75±2.0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31)、(1.00±0.26)、(35.42±5.37)分、(4.51±1.12)分、(6.94±1.21)分、(3.86±0.95)分、(4.19±0.38)分、(4.12±1.08)分](均P<0.05);FES病人血清中mir-24-2、mir-30b水平与PANSS总评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认知评分、兴奋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mir-24-2、mir-30b诊断FE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3(95%CI:0.808~0.919)、0.856(95%CI:0.801~0.911),特异度分别为93.4%、84.2%,灵敏度分别为68.4%、76.5%;两者联合诊断FES的AUC为0.936(95%CI:0.899~0.973),特异度为88.2%,灵敏度为89.8%。结论血清mir-24-2、mir-30b水平在FES病人中明显升高,且与PANSS评分呈正相关。血清mir-24-2、mir-30b可能有助于疾病诊断,对评价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危险性有重要意义。
雷雨刘伟包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血清
流浪精神病人中物质滥用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探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流浪精神病人中物质滥用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现状,为更好地救治病人提供指导,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由110民警送入院的179例流浪精神病人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流浪精神病人中,物质滥用患者占11.2%,仅次于精神分裂症,以男性、21-50 a之间的中青年为主;患者文化水平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占95%;酒精滥用及毒品滥用各占50%,其中毒品滥用患者以新型毒品滥用为主,且都是来源于武汉市内,以城市无业人员或个体业者为主;酒精滥用患者来源于湖北省其他地区及外省,多为来武汉打工的农民工。结论:流浪精神病人中物质滥用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对社会及其自身的危害较大,应加强综合治疗,加强家庭监护和社会支持。
李红丽聂芸雷雨陈明鉴张显平程建平
关键词:流浪精神病人物质滥用
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现状,为更好地救治患者提供指导,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接收110民警送入院的流浪精神病患者179例,使用自制量表问卷进行调查,并行统计分析。结果:流浪精神病患者21~40岁的共占67.6%;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占73.7%;未婚占65.9%;农民工占79.3%;诊断以精神分裂症为主占69.8%,且合并躯体疾病的占17.9%。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缺少家庭及社会的关注,应加强综合治疗,加强家庭监护和社会支持。
李红丽聂芸雷雨陈明鉴张显平程建平
关键词:流浪
齐拉西酮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1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采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n=36)给予齐拉西酮联合六味地黄丸,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4.3%,P<0.05)。观察组治疗后额叶、顶叶、颞叶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因子(GF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副反应,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结果均正常。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的临床效果显著。
刘伟雷雨
关键词:齐拉西酮六味地黄丸精神分裂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