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
- 作品数:32 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橙汁与巧克力载体铁剂改善缺铁性贫血的实验(英文)被引量:1
- 2006年
- 背景:缺铁性贫血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其中婴幼儿为易发人群之首。缺铁性贫血已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最为重要的营养问题之一。目的:观察巧克力载体铁剂加橙汁对缺铁性贫血模型大鼠的复健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营养卫生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6-03/06在南方医科大学公卫学院营养卫生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清洁级SD大鼠60只,由南方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2002-0092005A047)。方法:①缺铁性贫血模型建立:在60只大鼠中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只(雌雄各半)作为对照组,其余40只为模型组。对照组食常规鼠饲料,饮自来水;模型组采用AOAC改良的低铁饲料配方辅以尾静脉放血建立缺铁性贫血模型。喂养3周后,模型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至90g/L左右,提示模型建立成功。两组大鼠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处死10只(雌雄各半)。实验前及实验3周后称大鼠体质量,测其血红蛋白浓度(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红细胞计数(直接法)、血清铁(微粒子免疫发光法及配套试剂盒)及血清转铁蛋白受体(ELISA法及配套试剂盒)浓度。②恢复实验:对照组余下的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喂常规鼠饲料,饮自来水。将模型组余下的3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硫酸亚铁组及巧克力橙汁组。模型对照组每日以蒸馏水灌胃;硫酸亚铁组每日以硫酸亚铁溶液灌胃;巧克力橙汁组每日以巧克力载体铁剂加橙汁灌胃。其中后两组灌胃液的含铁量均为6mg/(kg·d)。干预40d后,终止实验。测大鼠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含量及细胞浆蛋白质的顺乌头酸酶活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并计算巧克力载体铁剂加橙汁的生物利用率。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实�
- 雷蕾罗海吉邓红朱航张守华
- 关键词:贫血饮料抗坏血酸
- 探讨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被引量:11
- 2006年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面对危及公众健康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院的应急机构和第一线临床医务人员的正确应对处置,对减少事件危害程度可起到关键作用。
- 边巍陈立明雷蕾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哲学的贫困》中的社会有机体思想研究
-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建立在马克思广泛吸收和深入研究总结历史上关于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的。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通过对蒲鲁东的批...
- 雷蕾
- 关键词:《哲学的贫困》社会有机体哲学思想
- 文献传递
- 橙汁与巧克力载体铁剂改善大鼠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评价
- 2007年
- 目的研究巧克力载体铁剂加橙汁对缺铁性贫血大鼠恢复作用及其铁相对生物利用率的影响,为有效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缺铁性贫血模型的建立,采用AOAC改良的低铁饲料配方喂养大鼠并辅以尾静脉放血;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红细胞计数测定采用直接法,血清铁采用微粒子免疫发光法及配套试剂盒;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测定采用ELISA法及配套试剂盒;顺乌头酸酶活性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巧克力载体铁剂加橙汁能显著提高大鼠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含量,降低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水平,顺乌头酸酶活性也有显著改变(P值均<0.01)。结论巧克力载体铁剂加橙汁有明显改善缺铁性贫血的功能,且吸收良好,生物利用率高,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较好地利用了食物之间的互补作用。
- 雷蕾王慧群朱航罗海吉
- 关键词:贫血铁载体
- 间歇性高糖对INS-1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 目的:观察间歇性高糖对INS-1细胞增殖、凋亡及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方法:实验对大鼠胰岛素细胞进行培养,分为正常糖对照组,恒定性高糖组和间歇性高糖组,分别含葡萄糖5.5mmol/L,30 mmol/L,30 mmol/...
- 李静陈宏陈容平张振雷蕾蔡德鸿
- 文献传递
- 临床药师参与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会诊探讨1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患者,男,69岁,因13 d前突发意识障碍于2015年1月30日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肺部CT示肺部感染。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4℃,血压147/94 mmH g,白细胞9.8×10~9·L^(-1),血清总蛋白38 g/L,
- 黄斌李景王诗红何作瑜雷蕾
- 关键词:难治性肺部感染血清总蛋白突发意识障碍药物热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
-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假性高钾血症一例被引量:4
- 2017年
- 患者男,44岁。因“口干、多饮、多尿1个月余”于2016年3月4日入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之前曾在当地医院查空腹血糖13.77mmol/L,血清K^+6.07mmol/L,予口服降糖药物、利尿、糖+胰岛素等降钾治疗后,复测血糖波动于10mmol/L左右,
- 雷蕾黄斌杨锐
-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型糖尿病高钾血症口服降糖药物内分泌科
- 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现状调查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广州市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广州市5个社区年龄≥45岁且无糖尿病史居民619名,采用芬兰糖尿病风险积分(FINDRSC)表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 FINDRSC≥9分者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并纳入研究。 结果 共208例糖尿病高危人群纳入研究。血脂异常患病率75.0%(156/208)。单纯型血脂异常者占22.6%,混合型血脂异常者占52.4%。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C(OR=1.063;95%CI:1.018-1.111)、臀围(OR=1.077;95%CI:1.022-1.134)、BMI(OR=1.154;95%CI:1.035-1.286)、FPG(OR=2.050;95%CI:1.316-3.195)、2 hPG(OR=1.115;95%CI:1.102-1.228)、高血压(OR=2.220;95%CI:1.093-4.513)和FINDRSC(OR=1.320;95%CI:1.093-1.594)进入回归方程。 结论 广州市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FINDRSC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
- 王娇张如意罗金花张振陈容平杨锐蔡德鸿雷蕾
- 关键词: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
- 糖基化终产物通过其受体激活NADPH氧化酶及其下游通路诱导L细胞的凋亡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s)与其受体(RAGE)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在肠道L细胞(GLUTag)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将不同浓度的AGEs作用于GLUTag细胞24 h后,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RAGE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然后将细胞分为BSA对照组、AGEs 200μg/mL组、AGEs+siRNA-RAGE组、AGEs+apocynin组。采用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p47^(phox)磷酸化水平和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GEs干预后GLUTag细胞RAGE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AGEs单独处理组与BSA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p47^(phox)的表达增多,细胞内ROS水平升高,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AGEs+apocynin组、AGEs+siRNA-RAGE组与AGEs单独处理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p47^(phox)的表达减少,细胞内ROS水平下降,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上调。结论:AGEs作用于GLUTag,可上调细胞RAGE受体表达,激活NADPH氧化酶,使细胞内ROS生成增多,进而通过p53/Bax途径诱导GLUTag凋亡。
- 胡颖辉张振雷蕾杨锐林江虹曾惠娴陈宏
- 关键词:糖基化终产物凋亡NADPH氧化酶活性氧
- 以全身乏力为主症的Bartter综合征1例
- 2017年
- 患者,女,23岁,因全身反复乏力、纳差伴心悸2周于2016年2月19日入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夜尿3~5次/d,偶有便秘,体重无明显变化。至当地医院查生化示血钾1.95 mmol/L,氯化物93.3 mmol,无机磷0.87 mmol/L;尿钾80.16 mmol/24 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6.07 pg/m L;醛固酮(卧位)319.83 pg/m L,醛固酮(立位)628.72pg/m L;皮质醇昼夜节律大致正常;甲状腺功能3项正常;肾上腺CT平扫增强示双侧肾上腺未见异常,双肾多发囊肿,左肾小结石;心电图、胸片、肝胆胰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 黄斌李景谢银彩何作瑜雷蕾
- 关键词:BARTTER综合征全身乏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主症CT平扫多发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