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娟
- 作品数:80 被引量:44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临床与基础结合的多学科联合带教模式之我见
- 2022年
-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临床教学的效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实践中学生仍反映临床医学学习难度大,难以形成系统的临床思维。其主要原因是临床教学与基础教学脱节。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是医学教育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医学人才,加强基础与临床的交流,开展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多学科联合带教模式,有助于临床与基础整合课程的推广与实施。该文就目前临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做一简要概述。
- 雷娟欧冰廖日房石广滋
- 关键词:教学改革整合课程
- 超敏C反应蛋白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疗效的价值。方法纳入术前检测hs-CRP的CRT植入者,按照CRT疗效分为有效及无效组,hs-CRP水平分为正常(≤3 mg/mL)及升高(>3 mg/mL)组,对比有效及无效组基线资料,比较hs-CRP正常及升高组术后疗效,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评价hsCRP预测CRT疗效价值。结果共纳入92例CRT植入患者。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术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比例高(P=0.042),hs-CRP低[2.51(1.15~4.35)mg/L vs 3.76(1.48~7.29)mg/L,P=0.049]、左室内机械运动失同步显著(P<0.05)。与hs-CRP升高组比较,正常组术后左室舒张未容积缩小更加显著(P<0.05);hs-CRP与CRT有效性呈负相关,以4.16 mg/L为诊断截点预测有效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6.7%、66.2%。结论 hsCRP较低者CRT术后获益更多,hs-CRP对于CRT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
- 邱琼雷娟陈样新杨莉杨莹张建华王景峰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超敏C反应蛋白心室重构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16例临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分析216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786例急性心肌梗死连续病例分为NSTEMI组(216例)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570例),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点。结果两组比较:(1)STEMI患者数明显多于NSTEMI患者(P〈0.01),比率是2.6∶1。(2)老年患者(≥65岁)、无胸痛、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左主干冠脉病变患者、漏诊在NSTEMI组显著高于STEMI组(P〈0.05,P〈0.01)。(3)CTnT≥3.0ng/ml、接受冠脉造影检查、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旁路移植治疗、LVEF≤55%、室壁瘤(30d)患者在STEMI组显著高于NSTEMI组(P〈0.05,P〈0.01)。(4)吸烟、冠脉无明显病变、单支至三支病变、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速/室颤、Ⅱ~Ⅲ度AVB及死亡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恶性心律失常及年龄≥70岁分别是影响NSTEMI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NSTEMI患者年龄大、危险因素多、左主干冠脉病变多,接受规范治疗少,并发症及死亡率与STEMI患者相似,因此NSTEMI是不可忽视的预后不良的严重疾病。不典型的胸痛及心电图改变容易漏误诊。
- 马尼什周淑娴雷娟刘泽生
-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电描记术
- 基质金属蛋白酶9高表达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高表达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阐述其在糖尿病足伤口愈合中的可能机制。方法本研究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专科实验室完成。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与高糖(22m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100μmol/L)联合孵育建立体外MMP9高表达细胞模型,另设正糖(5.5mm0l/L)孵育对照组。RealtimePCR、ELISA和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mRNA、蛋白表达量及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功能,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胶原(羟脯氨酸)分泌能力、划痕实验评价细胞横向迁移能力、Tmnswell法评价细胞纵向迁移能力。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MP9高表达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MMP9mRNA、蛋白表达量及活性,分别升高6.05倍、4.12倍和1.58倍(P〈0.01);与此同时MMP9高表达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S期的比例、增殖指数、细胞活力、胶原(羟脯氨酸)分泌量、6h横向迁移率和纵向迁移细胞数,分别下降29.8%、18.1%、23.3%、68.7%、45.0%和21.4%(P〈0.01)。结论MMP9高表达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减慢、活力下降、迁移和胶原分泌能力降低,提示MMP9可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 薛声能杨川林刁珠严励雷娟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细胞活力糖尿病足
-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估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重复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方法SD大鼠经氯胺酮麻醉后,经口人工呼吸,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周后行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心电图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成功建立了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梗死面积40%~45%(平均42%);②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大鼠左室收缩末径、左室舒张末径和非梗死区增厚指数明显增加(P<0.01),左室后壁、左室前壁、梗死区变薄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降低(P<0.05,P<0.01);③心肌梗死大鼠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心率和左心室舒张末压高于假手术组(P<0.01);④两组大鼠左、右心室实际和相对重量以及胶原容积积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文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可信。
- 雷娟伍卫薛声能郑韶欣
-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肌梗死模型动物
- 两种标测方法指导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射频消融的比较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比较常规电生理标测与心内非接触式(EnSite)标测指导下对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导管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6例室早患者采用常规电生理标测、13例室早采用EnSite标测指导射频消融。比较两组靶点标测时间、消融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总时间;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1,7天C反应蛋白(CRP)、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观察随访疗效。结果与常规电生理标测比较,EnSite标测指导下,室早靶点标测时间、消融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总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心肌损伤指标CRP、cTnT和CK-MB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的即刻成功率均为100%;术后1个月随访时,常规电生理标测组3例室早复发;EnSite标测组无复发病例。术后3个月时,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EnSite标测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心肌损伤、降低术后复发率。
- 张玉玲周淑娴方昶黄至斌雷娟王景峰
- 关键词:标测方法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导管消融射频电流
- 右心室快速起搏致心力衰竭犬的心室电生理特性(英文)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右心室快速起搏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犬心室电生理特性。方法:16只犬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7)和CHF组(n=9),应用右心室快速起搏(240pulse·min-1)4-5周制作CHF犬模型,应用心脏电刺激和单相动作电位(MAP)记录技术测定心室生理指标。结果:(1)CHF组心室有效不应期、心室MAP时程、复极后期及传导时间均延长,分别延长26%(P<0.01)、43%(P<0.01)、318%(P<0.05)和19%(P<0.01);(2)CHF组心室有效不应期与MAP时程的比值减小13%(P<0.05);(3)CHF组兴奋恢复时间离散性增加185%(P<0.01);(4)CHF组室颤阈值降低48%(P<0.01)。结论:CHF异常的心室电生理特性可能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发生的基础。
- 周淑娴伍卫张玉玲雷娟张旭明
- 关键词:心力衰竭动作电位心室颤动
- 代谢紊乱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代谢紊乱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00例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检测,对比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差异。结果(1)代谢综合征组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和Gensin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2)随着代谢紊乱数目的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下降,Gensini评分逐渐升高(P〈0.05或〈0.01)。1项及以下代谢紊乱者与2项及以上代谢紊乱者之间的冠心病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脂联素与HDL-C呈正相关,与Gensini评分、TG及代谢紊乱数目呈负相关。结论代谢紊乱患者随着代谢紊乱数目的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
- 雷娟周淑娴张玉玲罗年桑方昶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脂联素GENSINI评分
- 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入选新发高血压患者100例和健康体检者30名,分别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抵抗素水平、超声诊断仪测量颈动脉IMT及化学发光法检测UAER。结果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抵抗素、颈动脉IMT及UAER水平逐渐增高(P<0·05)。以抵抗素中位数9·12μg/L分组,与低水平抵抗素组比较,高水平抵抗素组具有较高的颈动脉IMT[(0·92±0·20)比(0·63±0·15)mm,P<0·01]和UAER[(100·7±27·4)比(41·8±21·9)μg/min,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抵抗素与收缩压、舒张压、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颈动脉IMT和UAER呈正相关(P<0·01)。在控制了年龄、血糖、HOMA-IR、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后,抵抗素依然与颈动脉IMT和UAER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和0·794(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UAER、收缩压和颈动脉IMT是抵抗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颈动脉IMT和UAER与抵抗素呈独立正相关。
- 雷娟薛声能欧冰周淑娴张玉玲
- 关键词:高血压抵抗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尿白蛋白排泄率
- 孤立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患者植入起搏器一例
- 2015年
- 患者男性74岁,因窦性停搏拟植入DDDR起搏器,术中发现孤立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心脏内科与心脏外科联合手术,拟经胸部小切口在胸腔镜引导下放置右房和右室心外膜电极。术中发现右室被脂肪组织包绕,被迫植入右室心内膜电极。直视下切开右房,以自行改造的心房引流管作为导引鞘管,在食管彩色超声引导下成功植入右室心内膜电极,心房电极缝于右房侧壁。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起搏参数正常。
- 雷娟周淑娴杨艳旗王铭辉曾宽江慧琦王景峰
- 关键词:心血管病窦性停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