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华强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信托
  • 2篇环境资源
  • 2篇法律
  • 1篇代际公平
  • 1篇第三方支付
  • 1篇信托法
  • 1篇信托法律
  • 1篇信托法律关系
  • 1篇选择权
  • 1篇支付
  • 1篇受托
  • 1篇受托人
  • 1篇诉讼
  • 1篇前程
  • 1篇权利
  • 1篇权利基础
  • 1篇资源分配
  • 1篇委托人
  • 1篇论教育
  • 1篇教育

机构

  • 6篇中南大学
  • 1篇广东轻工职业...

作者

  • 6篇陶华强
  • 1篇左宁丽
  • 1篇杨清望

传媒

  • 1篇温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重庆与世界(...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古村落的保护:现状、困境及策略——以耒阳市寿州古村落保护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在工业文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古村落保护遭遇了巨大的挑战。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实证分析了我国古村落保护和发展存在着法律供给不足、管理失范、规划设计失策、投入保障缺乏等困境。基于此,在今后的古村落保护和发展工作中,应采取加强立法引领、提升管理水平、统筹规划设计、完善投入机制等古村落保护策略。
陶华强
关键词:古村落
环境资源代际信托研究
本文对环境资源代际信托进行了研究。环境资源代际信托是针对在全球生态危机下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对后代人权利进行保护而提出的。它是代际公平法律化的一种有益尝试。环境资源代际信托就是以当代人为受托人,以当代人和后代人为共同受益人,...
陶华强
关键词:环境保护代际公平公益信托法律规制
文献传递
论教育资源分配模式建构的路径选择
2012年
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剧在当代教育中逐渐表现为教育资源的不均分配格局,地域差异、城乡差异、级别差异、代际差异是当下教育资源分配模式的畸形发展。公平合理的分配模式关键是要回答面对公众质疑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时如何突破现有教育框架下寻求妥当的结论。分配模式的选择根源于特定的教育体制环境。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的时代特点决定了新型分配模式的建立应当以公平正义为价值指向,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以社会和谐为目标追求。
左宁丽陶华强
关键词:教育资源
环境资源代际信托的权利基础及其制度属性
2015年
环境资源保护的权利基础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在"风险社会"下发展为"后代人生活和发展模式选择权"。当代人对后代人享有环境资源权利所负有的保有义务,信托制度发展的新动向决定了建立环境资源代际信托法律制度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这种新型的环境资源代际信托具有公益信托、宣言信托、他益信托、积极信托、不可撤销信托的多重属性,由此有效解决了环境资源代际信托法律制度建构面临的"双向互惠性特征""信托财产扩大化"和"后代人身份不确定"三大难题,并从根本上决定了制度建构的基本要求。
杨清望陶华强
关键词:环境资源
论第三方支付中的信托法律关系被引量:5
2012年
对社会中某种既存的法律现象折射出的法律关系的认识不足,必将遭遇法律规制层面的现实困境。寄希望于"造法功能"的实用主义态度解决的仅是法律技术问题而非制度问题。对第三方支付中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的考量,尤其是对其中涉及的信托法律关系的论证,是在现有法律制度内为第三方支付在法律规制上寻找的一种解决途径。
陶华强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委托人受托人信托法律关系
论检察公益诉讼诉前程序配套机制之完善——以H市为例
2023年
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特有的价值构造对公益诉讼实施过程中权力纠葛问题的解决具有根本的指向作用,但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在推进实施过程中却又陷入了基于身份差异的主体困境和基于案件调查的行为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支持机制、人才保障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等诉前程序配套制度有效供给的不足。从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人才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沟通协调体系三个层面加强诉前程序配套制度体系建设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
陶华强
关键词:公益诉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