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铖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乙烯
  • 4篇酸酐
  • 4篇马来酸酐
  • 4篇甲基苯
  • 4篇甲基苯乙烯
  • 4篇Α-甲基苯乙...
  • 4篇苯乙烯
  • 2篇马来酸酐共聚...
  • 2篇共聚
  • 2篇共聚物
  • 1篇氮化合物
  • 1篇偶氮
  • 1篇偶氮化合物
  • 1篇热性能
  • 1篇自由基
  • 1篇自由基聚合
  • 1篇自由基聚合反...
  • 1篇微球
  • 1篇稳定剂
  • 1篇接枝

机构

  • 5篇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

  • 5篇陈铖
  • 4篇杨万泰
  • 3篇邓建元
  • 1篇朱建武
  • 1篇白耀文
  • 1篇何剑

传媒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2009年全...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反应介质对合成α-甲基苯乙烯与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的影响
<正>在不同的有机酯类溶剂中,不添加任何的稳定剂或是表面活性剂,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一步合成出了单分散的线性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聚合完成后可得到稳定的乳白色分散体系,所得的聚合物为形貌、尺寸均一,表面...
陈铖邓建元杨万泰
关键词:马来酸酐Α-甲基苯乙烯
文献传递
自稳定沉淀聚合制备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及其再引发性能的研究
以α-甲基苯乙烯(AMS)与马来酸酐(MAH)为共聚单体,采用自稳定沉淀聚合方法,合成了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探讨了反应介质、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和反应温度对自稳定沉淀聚合所得共聚物微球形貌、粒径...
陈铖
关键词: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聚合物微球自由基聚合反应
文献传递
一种α-甲基苯乙烯与马来酸酐共聚反应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α-甲基苯乙烯与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方法。该方法属于高分子沉淀聚合领域。该方法以有机酸烷基酯或酮分别与烷烃的混合溶液作为反应介质,以有机过氧化物或偶氮化合物为引发剂引发单体α-甲基苯乙烯与马来酸酐共聚反...
邓建元陈铖杨万泰
文献传递
PET/丙烯腈接枝膜阻氧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丙烯腈(AN)接枝膜的阻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接枝率的增加透氧率(P)下降,P从4.25 mL.mm/(m2.d)下降到2.49 mL.mm/(m2.d)。接枝率相同时,低温下得到的接枝膜的阻氧性能更好。在PET膜表面接枝AN前后,其结晶度均为36%左右。聚合温度为90℃时,接枝链颗粒小、分布均匀;聚合温度为95℃时,接枝链颗粒大、分布不均匀。此外,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中,接枝膜的阻氧性能均好于空白膜。
朱建武白耀文陈铖杨万泰
关键词:丙烯腈表面接枝
自稳定沉淀聚合法制备交联(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粒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自稳定沉淀聚合方法制备了交联(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AMSM)微球,探讨了交联剂种类、交联剂用量对所得交联聚合物粒子形貌、粒径、粒径分布及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所制得的聚合物微球的粒径、粒径分布及形貌随二乙烯基苯用量的增加变化不大,而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微球的粒径则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多而增大,在较高交联剂用量条件下粒径分布变宽。微球的交联程度可以通过交联剂用量的变化进行调控。对交联PAMSM产物的热性能分析发现,交联剂可以提高PAMSM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提高的程度与交联剂在分子链中的化学结构有关,而交联剂对PAMSM热稳定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陈铖何剑邓建元杨万泰
关键词:交联剂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热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