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剑
-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龙岩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分析与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中的应用可行性,以期能够有效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方法:选取60例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选择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选择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镇痛剂应用量、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和术后甲状腺功能等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中,30例均痊愈,治疗有效率100%;对照组患者中,19例痊愈,10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96.7%。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镇痛剂应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甲状腺功能水平都处于正常状态,并未发生畏寒、疲倦、心率缓慢等并发症。结论:两种术式,均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次全切除可以降低并发症,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刘小华陈金剑陈福灯高贵德
- 关键词: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
- 细针穿刺及术中冰冻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术中冰冻检查应用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2月在本院就诊且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在术前对108例患者进行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在术中进行冰冻检查,并在术后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细针穿刺活检与术中冰冻检查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及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恶性患者97例,良性患者11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恶性患者95例,良性患者13例;术中冰冻检查结果显示,恶性患者96例,良性患者12例;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比,术中冰冻检查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升高,误诊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中冰冻检查应用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可有效提高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婷陈金剑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病理诊断
- 宫颈神经胶质异位1例报道被引量:2
- 2016年
- 神经胶质异位好发于婴幼儿鼻部及其头颈部,而宫颈罕见。2010年Siddon等[1]首次报道,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宫颈神经胶质异位,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1个月前因接触性阴道出血半年就诊于外院。
- 陈婷陈金剑
- 关键词:宫颈临床病理
- 不同甲状腺切除术式对于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甲状腺切除术不同术式的甲状旁腺损伤程度尚存在争议,如何保护手术过程中的甲状旁腺功能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方法研究者回顾性纳入了1 264例首次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患者,并汇总了其临床资料,评估了全切组、双次组、一侧+对侧组、全切+清扫组四种手术方式中的甲状旁腺损伤事件(低血钙、症状性低钙血症及低PTH),并分析了术中甲状腺保护方式的重要性。结果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央淋巴结清扫术具有最高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P<0.05),而术中纳米碳使用及传统甲状旁腺识别对于保护甲状旁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甲状腺切除术手术范围越大,甲状旁腺功能约容易受到影响,术中保护甲状旁腺对于预防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有积极意义。
- 刘小华陈金剑陈福灯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
- 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漏24例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Dixon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至2007年9月我院24例直肠癌Dixon术后发生吻合口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4例直肠癌Dixon术中,出现吻合口漏24例,发生率为9.09%;22例经局部积极冲洗、引流后愈合,1例出现腹膜炎,行急诊手术,上段结肠造口后愈合。1例高龄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吻合口漏是直肠癌Dixon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应及时正确地治疗和术前采取严密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 张敬彬陈祥刘小华陈金剑
- 关键词:直肠癌DIXON术吻合口漏
- DNA倍体分析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19年
- 目的:分析DNA倍体分析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尿路上皮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取52例血尿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均接受DNA倍体分析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观察组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11.54%;观察组DNA倍体分析阳性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倍体分析诊断膀胱癌准确率为97.67%,诊断上尿路上皮癌准确率为100%;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癌准确率为95.35%,诊断上尿路上皮癌准确率为88.89%。两种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倍体分析、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均可为尿路上皮癌的诊断提供支持。
- 陈婷陈金剑
- 关键词:DNA倍体分析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尿路上皮癌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5年收治1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触诊及B超发现淋巴结肿大者75例,行功能性颈清扫术;术前未能触诊淋巴结肿大及B超未发现淋巴结肿大者49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并发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5例,随访5-10年中,有12例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其中实施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有5例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均再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结论术前未触诊淋巴结肿大及B超未发现淋巴结肿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实施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可达到与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相似的治疗效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颈侧区清扫。
- 刘小华张敬彬陈金剑陈祥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