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珍

作品数:7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启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水稻
  • 5篇病菌
  • 4篇叶枯病
  • 4篇抗性
  • 4篇枯病
  • 4篇白叶枯
  • 4篇白叶枯病
  • 3篇稻瘟
  • 3篇稻瘟病
  • 3篇稻瘟病菌
  • 3篇瘟病
  • 3篇基因
  • 2篇稻白叶枯病
  • 2篇叶枯病菌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稻
  • 2篇杂交稻组合
  • 2篇水稻白叶枯
  • 2篇水稻白叶枯病
  • 2篇抗性研究

机构

  • 7篇广东省农业科...

作者

  • 7篇朱小源
  • 7篇陈珍
  • 6篇杨健源
  • 5篇陈深
  • 5篇曾列先
  • 4篇伍圣远
  • 2篇周少川
  • 2篇汪文娟
  • 2篇杨祁云
  • 2篇陈凯玲
  • 2篇韦小燕
  • 1篇刘景梅
  • 1篇黄道强
  • 1篇卢德城
  • 1篇黄少华
  • 1篇黄章慧
  • 1篇徐羡明
  • 1篇苏菁
  • 1篇伍尚忠
  • 1篇林璧润

传媒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对华南菌系的抗性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测定分析了以IR24或M ilyang23为轮回亲本构建的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对华南稻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果显示:携有不同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其抗性有些有明显差异,有些又表现相同或类似,说明不同的抗性基因,其抗性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同一抗性基因在IR24和M ilyang23不同遗传背景下,抗性反应有的一致,有的则截然相反,证明抗性表达受遗传背景影响;参试近等基因系大部分对华南的主要致病菌系Ⅳ型菌和Ⅴ型菌感病,仅有IRBB5、IRBB7和IRBB205对这2个菌系都抗,IRBB4和IRBB204抗其中之一的Ⅳ型菌,IRBB203单抗Ⅴ型菌;xa5和Xa4基因抗性较好且抗性表达不受遗传背景影响,携有这些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推荐应用于华南稻白叶枯病防治。
曾列先杨健源陈深伍圣远陈珍朱小源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抗性
源自杂交稻组合五优308稻瘟病菌致病性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对采自广东韶关、河源、梅州等稻区严重感染稻瘟病的杂交稻组合五优308穗瘟标样进行了稻瘟病菌分离,获得源自不同地点的穗瘟标样分离物18个,利用7个中国稻瘟病菌小种鉴别品种和11个单基因系对分离物进行了致病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菌株鉴定出ZB13、ZB15、ZC13等3个小种,分别占分离菌株的66.67%、27.78%、5.56%;对分离菌株表现出高感的抗性基因有Pi-ta2、Pi-sh、Pi-i,对分离菌株具有抗性较好的基因有Pi-kh、Pi-1、Pi2、Pi-9及Pi-50等;所有分离物均能回接上杂交稻五优308,使接种品种表现感病。选取GDHY-308-1401等3个菌株对广东部分品种(组合)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在测定的45个品种(组合)中,表现感至高感的品种(组合)有13个,占28.89%;中感的有2个,占4.44%;中抗至高抗的有30个,占66.67%。其中与五优308同一类型的杂交稻组合五丰优9802、五优613、五优1179对接种菌株表现出良好抗性,在五优308感病的稻区可考虑种植上述抗病品种。
汪文娟韦小燕陈凯玲陈尉芹陈珍杨健源朱小源
关键词:稻瘟病菌
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对广东省籼稻稻瘟病菌的抗性评价被引量:34
2008年
对来自不同抗源的30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进行了小种专化抗性及田间抗性的分析和评价。30个单基因系对163个广东省稻瘟病菌株的抗谱介于0.6%~89.6%,大多数单基因系对测试的病菌表现出较窄的抗谱,在病区表现为高度感病,但含有Pikh和Pil(t)的单基因系表现出广谱抗性,抗谱分别为89.6%和82.2%,在病区表现出较好的田间抗性。基于抗性基因与163个稻瘟病菌的抗感互作聚类分析,将30个单基因系的小种专化抗性划分为15个类型。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其中9个类型的小种专化抗性表现出较大差异,可解释总变异的81.3%。含有Pik、Piz^5、Pi9、Pish的单基因系在小种专化抗性上有别于广东省骨干亲本,这些基因在今后抗性育种中可重点引入。Pik^h[或Pil(t)]、Pi9(或Piz^5)及Pish(或Pita2)的基因聚合有利于提高广东省水稻品种对该地区稻瘟病菌的抗谱。并就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及利用策略进行了讨论。
杨健源陈深曾列先李亦龙陈珍朱小源
关键词:田间抗性稻瘟病菌抗性基因
水稻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致病性分化和品种抗性的研究与应用
曾列先朱小源陈深周少川杨健源成太辉刘景梅杨祁云黄道强丁效华黄章慧卢德城伍圣远陈珍
1、应用DNA指纹技术,探明了水稻白叶枯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结合致病性研究,首次揭示了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与致病性分化的关系。2、创建了以近等基因系为主体的遗传背景清晰、鉴别力强,适合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分化研究的鉴别寄...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品种选育
源于广8 A杂交稻组合的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型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源于广8 A杂交稻组合的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无毒基因型,为华南不同主栽抗病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进行致病型测定;并根据已克隆的且与稻瘟病菌致病性相关的8个无毒基因功能性分子标记进行分离菌株的无毒基因型分析。选取分离自广8 A杂交稻组合的27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提取各菌株的菌丝体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对其中的7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相应无毒基因全长或CDS区域的PCR产物测序,将测序序列与相应无毒菌株的无毒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测定的菌株对其中的5个单基因系IRBLkh-K3(Pikh)、IRBLb-B(Pib)、IRBLz5-CA(Pi2)、NIL-e1(Pi50)和IRBL9-W(Pi9)表现高的无毒性频率(>85%),所有菌株对单基因系IRBL9-W(Pi9)和NIL-e1(Pi50)都表现无毒;这些菌株对其中的7个单基因系表现较低的无毒性频率(<20%),包括IRBLks-F5(Piks)、IRBLa-A(Pia)和IRBL19-A(Pi19)等,表明分离自广8 A杂交稻组合的稻瘟病菌对不同的单基因系表现出不同的致病型。所有菌株都被检测出含无毒基因AvrPi9和AvrPik,并可检测到无毒基因AvrPik的2种类型:AvrPik-D型和AvrPik-E型,但未检测出无毒基因Avr1-CO39、AvrPii和AvrPia。在部分菌株中能检测到无毒基因AvrPiz-t、AvrPib和AvrPita预期大小的产物,但在所检测的菌株中均以较低的频率与不同的突变类型出现。对GD13-621、GD14-349与GD15-291等7个菌株分别进行相应无毒基因的PCR产物测序,AvrPi9、AvrPita及AvrPiz-t的基因序列与其各自无毒菌株的无毒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表明分离菌株中这3个无毒基因的基因结构相对稳定。测序菌株的AvrPib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AvrPib无毒菌株的序列在基因的上游区域存在2个SNP的差异及3个连续碱基的插入,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6个测序菌株的AvrP
汪文娟苏菁杨健源韦小燕陈凯玲陈珍陈深朱小源
关键词:杂交稻组合稻瘟病菌无毒基因
广东水稻白叶枯病菌新致病型的发现及致病性测定被引量:23
2005年
在对广东省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致病型变异动态监测中 ,发现了在中国鉴别寄主金刚 3 0、Tetep、南粳 15、Ja va14、IR2 6上的反应为SSSSS模式的菌株。该菌株有别于SRRRR(Ⅰ型 )、SSRRR(Ⅱ型 )、SSSRR (Ⅲ型 )、SSSSR(Ⅳ型 )、SSRRS(Ⅴ型 )、SRSRR(Ⅵ型 )、SRSSR(Ⅶ型 )、RRRSR(云南菌型 ) 8个类型 ,是一个新致病型菌系。对该菌系致病性测定的结果显示 ,其致病谱广、毒性强 。
曾列先朱小源杨健源伍圣远陈珍陈深
关键词:致病型鉴别寄主病谱
水稻对白叶枯病强毒菌系V型菌的抗性研究和优质抗病新种质的创建
曾列先伍尚忠黄少华周少川成太辉朱小源杨祁云徐羡明林璧润伍圣远陈珍
抗源创新利用,创建了系列质优、高产、遗传多样性的抗病新种质、高代育种新材料,精选出24个优异株系。育成第一个广东生产上应用的新品系抗白占1号。该品种抗性既保持国际稻中综合性状最好抗源IRBB5的抗病水平,丰产性又明显提高...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抗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