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斌

作品数:1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清代
  • 4篇客家
  • 4篇健讼
  • 3篇族群认同
  • 3篇文化
  • 3篇文化认同
  • 3篇民风
  • 2篇秩序
  • 2篇社会控制
  • 2篇社会治理
  • 2篇宗族
  • 2篇宗族研究
  • 1篇道德
  • 1篇调处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基础
  • 1篇争讼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制度
  • 1篇中华民族

机构

  • 12篇赣南师范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山西大学
  • 1篇江西应用技术...

作者

  • 15篇陈海斌

传媒

  • 2篇历史教学问题
  • 2篇嘉应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农史
  • 1篇寻根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史学理论研究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景德镇高专学...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客家研究辑刊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代赣南民风健讼问题研究
2016年
清代赣南道官员李象鸥在《棣怀堂随笔》中描述了当时赣南的健讼民风,“赣南为闽粤毗连之区,其士气浇薄不能文,民情强悍,习于斗,健于讼,耻于奉法,风气之败坏久已。”康熙十四年《会昌县志》也提及赣南民风的好斗与健讼,“尤好争竞,健讼成风”,再如康熙五十八年《信丰县志》“崇尚廉耻,好斗健讼”,以上记述中呈现出一幅健讼的社会图景。
陈海斌
关键词:健讼民风清代康熙强悍风气
王阳明与南赣地方社会秩序的重建被引量:1
2021年
王阳明巡抚南赣,在平定盗贼、教化地方、重建社会秩序方面影响深远。以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期间实施《南赣乡约》、立社学、建书院讲学施教等活动为视点,分析此期间社会秩序建设的情况,发现其所实施的上述措施对“破心中贼”具有重要作用,对地方社会秩序的重建具有积极意义,也促进了南赣地方社会的文教建设。
陈海斌
关键词:南赣社会秩序教化
从王阳明与海瑞赣南施政看明代基层社会治理被引量:2
2022年
王阳明与海瑞都曾在南赣主政一方,以其所面临之实际问题展开社会治理。王阳明抚赣,首重思想道德教化,立社学、建书院、联讲会、举乡约,剿抚并用、刚柔并济,建立起以保甲和乡约为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海瑞在兴国的施政,重视改善民生,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革地方机构,重整里老人制度,完善基层社会组织。从王阳明与海瑞的赣南施政,可以窥见明代国家治理基层社会的路径,展现出王朝国家治理地方的基本面貌。其治理经验,可为当今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陈海斌
关键词:海瑞明代社会治理
文化认同:客家认同的心理基础与本质
2013年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民系具有强烈的认同心理,而客家人的这种认同主要表现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客家人认同的心理归属与精神纽带,对文化的认同是海内外客家人追求的根本。客家是一个文化群体,文化是客家民系之根。所谓的血缘认同只能是对某一宗族和亲缘关系的认同,并非对整个客家民系的认同,因此客家民系认同的心理基础与本质是文化而非血缘。
陈海斌
关键词:客家族群认同文化认同
科大卫与明清华南宗族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华南宗族是科大卫教授的重要研究领域。他以历史学为本位,借鉴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走进乡村社会广泛收集民间文献和口述资料,并将之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形成了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路径。"口述历史计划"堪称其进入传统乡村社会史研究的开始,"入住权"理论更是对宗族研究的重要贡献,补充了弗里德曼研究中宗族与地域社会关系的论点。在明清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宗族研究中,他从地方社会与王朝互动和整合的独特视角,以"礼仪"作为分析工具,展现了宗族制度的历史演变。正是这种路径,形成了有别于传统中国宗族研究的特殊风格。
陈海斌
关键词:明清宗族
略谈客家妇女
2014年
提到客家妇女,有的人会想到身着蓝衫、头戴竹笠、扎着双辫的小姑娘,或是扎着头巾、围着围裙的老妇人,有的人会想到客家女人的那双天生的大脚板,也有的人则会想到她们会耕田把犁。自古至今,夸赞客家妇女的溢美之词常见诸文人墨客的笔端,人们不免好奇,甚至觉得有些神秘。客家妇女与其他民系的妇女到底有什么区别?
陈海斌
关键词:客家妇女历史文化道德
文化权力与士绅研究:评《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
2014年
士绅作为一个地方精英阶层,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士绅研究也相对比较成熟。《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是士绅研究的佳作,文章以文化权力为核心概念和主线,围绕着士绅文化权力的兴衰来探讨士绅与江南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开辟了士绅研究的新路径。本文将以文化权力为主题,对此书作一个简要的述评。
陈海斌
关键词:士绅文化权力
清代赣南民风健讼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清代赣南民风健讼,案狱累牍,诉讼繁兴。健讼的主要内容包括:风水纠纷与诉讼;宗族家庭关系纠纷与诉讼;钱债纠纷与诉讼;房屋田土纠纷与诉讼;主佃关系纠纷与诉讼等。健讼因由纷繁,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传统政治制度设计的缺陷是导致健讼的内在根源。图财谋利,风水信仰与风水物权争夺,诬告成风、迭次诉讼,讼师唆讼等加剧了健讼民风的形成。面对健讼的社会形势,地方宗族与官府各自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健讼进行社会控制。官方最基本的做法就是进行思想教化,利用基层社会精英对乡民进行劝导,利用宗族组织控制基层民众,充分发挥基层民间调处机制的作用。
陈海斌
关键词:清代健讼社会控制
清代赣南客家地区的风水争讼问题研究
2017年
赣南客家地区是江西形势派风水的发源地,风水信仰浓厚,风水争讼频发。坟葬、风水林及龙脉风水争讼是风水讼案的主要类型。风水争讼的生发,其因由在于客家人的风水福荫观念和对资源的竞争及利益的争夺。在对风水争讼进行理处的过程中,国家控制与民间调处是两种主要的解纷方式。清代赣南客家地区风水争讼问题的生发有其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应将其放在区域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中进行考察。
陈海斌
关键词:资源竞争民间调处
沈衍庆与清晚期江西乡村社会治理
2023年
沈衍庆历任江西兴国、泰和、安义及鄱阳知县,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开展了广泛的乡村社会治理。沈氏清刑狱,催征赋税,推行保甲、乡约,防治盗贼,维护乡村社会治安。其任鄱阳知县期间,遭遇两次严重大水,对乡村社会造成了深重灾难。为有效应对水灾,开展社会救济,沈氏多次向朝廷请求赈济、减免赋税,发放抚恤钱粮赈济灾民,施粥施衣。同时,实施“缓征与捐输并用”“以工代赈”的方法,帮助灾民顺利渡过危机。沈氏在乡村社会的水灾救济和治理中特别注重绅耆阶层的作用,以绅耆为沟通官民的中介,并极力帮助灾民重修堤圩以恢复生产。沈氏所处之道光、咸丰年间,社会变迁剧烈,内忧外患,故其还必须应对来自外部侵袭的威胁。为保境安民,沈氏积极响应督抚号召组织兴办团练,以保甲和乡约相结合的方法训练乡勇抵御太平军,其本人也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不幸殒身,成为地方知县当中抗击太平军的“典范”。沈衍庆在江西的乡村社会治理,不仅凸显地域性,还反映出其时清代社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对当今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启示。
陈海斌
关键词:乡村治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