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求薇

作品数:5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187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地塞米松
  • 2篇多西他赛
  • 2篇置管
  • 2篇术后
  • 2篇酸酶
  • 2篇透明质酸
  • 2篇透明质酸酶
  • 2篇皮肤损伤
  • 2篇中心静脉
  • 2篇中心静脉置管
  • 2篇肿瘤
  • 2篇肿瘤患者
  • 2篇肿瘤患者PI...
  • 2篇外渗
  • 2篇外周
  • 2篇外周中心
  • 2篇外周中心静脉
  • 2篇外周中心静脉...
  • 2篇经外周中心静...
  • 2篇静脉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187...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陈求薇
  • 4篇黄朝芳
  • 2篇林欣
  • 2篇雷艳
  • 2篇何珂
  • 2篇林欣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西他赛致大鼠外渗性皮肤损伤的治疗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致外渗性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透明质酸酶组(n=6)、地塞米松组m=6)、联合组(n=6)及对照组(n=6)。于大鼠双侧后肢注射6mg/ml浓度的多西他赛制备外渗性皮肤损伤模型。所有动物在注射后1W,以注射点为中心,周围4点分别注射药物0.1ml,均注射1次。其中透明质酸酶组注射75U/ml注射用透明质酸酶,地塞米松组注射1mg/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联合组注射含75U/ml注射用透明质酸酶及1mg/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混合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皮肤损伤面积随治疗时间的变化,对比各组14d内皮肤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24只大鼠48个注射部位在注射多西他赛后3—5rain局部形成红斑、充血、水肿,1w左右均于注射点周围形成皮肤溃疡。各组皮肤损伤面积在治疗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各损伤部位经治疗后,皮肤损伤面积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联合组下降最快,其次为透明质酸酶组、地塞米松组。截止治疗后14d,各组愈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联合组最高为100.0%,其次为透明质酸酶组(75.0%)、地塞米松组(66.7%),对照组最低(33.3%)。平均愈合时间各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联合组愈合时间最短,其次为透明质酸酶组、地塞米松组,对照组愈合时间最长。结论透明质酸酶、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是治疗多西他赛致外渗性皮肤损伤的有效方法,两者联用疗效更佳。
林欣何珂黄朝芳陈求薇
关键词:多西他赛透明质酸酶地塞米松
红树液外敷治疗肿瘤患者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红树液外敷治疗肿瘤患者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行PICC术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患者67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4例,采用红树液外敷,其中Ⅰ级静脉炎18例,Ⅱ、Ⅲ级静脉炎16例,对照组33例,采用33%硫酸镁湿敷,其中Ⅰ级静脉炎18例,Ⅱ、Ⅲ级静脉炎15例,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愈24例,好转9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11例,无效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52,P<0.01);对Ⅱ、Ⅲ级静脉炎试验组16例中治愈11例,好转4例,无效1例,对照组15例中治愈1例,好转4例,无效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16,P<0.01)。结论红树液外敷治疗肿瘤患者PICC术后的机械性静脉炎优于硫酸镁,值得临床推广。
林欣雷艳黄朝芳陈求薇
关键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机械性静脉炎
人性化护理初探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了解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及人性化护理模式下指导的相应护理措施,指出目前实施人性化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结果进行人性化护理可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但要克服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困难,需要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结论护理人员只有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把自己置身于病人的角度,才能为病人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陈求薇
关键词:护理人性化
多西他赛致外渗性皮肤损伤80例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致外渗性皮肤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80例经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后出现外渗性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0例。A组给予透明质酸酶皮下注射,B组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皮下注射,C组给予注射透明质酸酶及地塞米松混合液,D组于皮损表面外涂多磺酸黏多糖。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14 d内皮肤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各组皮肤损伤面积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C组下降最快,其次为A组、B组,D组下降最慢。治疗后3、6、9、12 d各组皮肤损伤面积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14 d,各组愈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C组最高为100%,其次为A组(70.0%)、B组(60.0%),D组最低(50.0%)。各组愈合时间显著不同(P<0.01),其中C组最短,其次为A组、B组,D组愈合时间最长。结论透明质酸酶、地塞米松局部注射以及多磺酸粘多糖外涂均是治疗多西他赛致外渗性皮肤损伤的有效方法,而透明质酸酶与地塞米松局部注射联用疗效最佳。
林欣何珂黄朝芳陈求薇
关键词:多西他赛外渗皮肤损伤透明质酸酶地塞米松疗效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7
2014年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行PICC的4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其中包括PICC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多项护理措施。结果 410例中共发生静脉炎34例,其中Ⅰ级19例,占4.63%;Ⅱ级14例,占3.41%;Ⅲ1例,占0.24%;Ⅳ级0例。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肿瘤患者PICC术后的机械性静脉炎安全、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林欣雷艳黄朝芳陈求薇
关键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机械性静脉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