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 作品数:20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支架蛋白GIT2通过与Smad3相互作用调节其转录活性 2014年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相互作用蛋白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interacting proteins 2,GIT2)是一种信号支架蛋白,可募集多种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参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装、整合素介导的细胞粘附、G蛋白偶联受体的内化及胞内信号传递等生物学过程.采用酵母双杂交实验证明,TGF-β1信号通路的转录因子Smad3是GIT2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内、外源免疫共沉淀实验均证实,GIT2与Smad3存在蛋白质相互作用.报告基因实验及免疫印迹结果表明,GIT2增加Smad3的转录活性并增强TGF-β1诱导的Smad3的磷酸化.研究还发现,Git2-/-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Smad3磷酸化受到抑制,其骨形成相关靶基因的表达水平也低于Git2+/+小鼠.本研究表明,GIT2通过与Smad3的相互作用调节其转录活性并活化TGF-β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 何东方 陈慧 詹轶群 王建 于淼 杨晓明关键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POT1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规模化发掘及相互作用网络的初探 目的:以端粒保护蛋白POT1作为诱饵蛋白,大规模发掘它的相互作用蛋白,试图构建以POT1为中心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为肝脏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进行初步的基础性研究和原始数据积累。
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 陈慧关键词:酵母双杂交 生物信息学 文献传递 肝活素(HPS)——一种新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标志物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急性肝衰竭是目前临床上导致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研究具有肝特异性、灵敏度高的肝损伤标志物对于严重肝病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肝活素(hepassocin,HPS)是一种具有高度组织特异性的促肝细胞增殖活性因子,在动物水平检测其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肝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将为其开发成临床检测急性肝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腹腔注射不同剂量CCl4处理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的存活率、转氨酶水平以及肝病理变化。通过ELISA检测小鼠血清的HPS水平;实时PCR法检测HPS mRNA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HPS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CCl4处理剂量的增加,小鼠死亡率显著升高,肝损伤程度显著增加,在此过程中,HPS在小鼠血清及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并与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结论HPS可做为一种新的小鼠肝损伤标志物。 翟华立 陈慧 詹轶群 杨晓明 于淼关键词:肝损伤 肝功能衰竭 标志物 转氨酶类 胆红素 肝细胞生成素205与细胞色素C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 hybrid,Y2H)和GST-Pull down技术鉴定肝细胞生成素205(hepatopoietin205,HPO205)与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HPO205和Cytc编码基因,分别将其构建Y2H质粒pDBLeu和pPC86的重组载体.应用Y2H技术将二者的重组质粒共转染酵母MaV203进行鉴定,同时用GST-Pulldown方法对其验证.结果:成功克隆HPO205和Cytc编码基因至Y2H载体和相应表达载体,包括pDBLeu-GRER、pDBLeu-CYCS、pPC86-GRER、pPC86-CYCS.经过Y2H鉴定发现,pDBLeu-GRER+pPC86-CYCS共转后能激活Ura和His两个报告基因,而pDBLeu-CYCS+pPC86-GRER共转则不能激活任何一个报告基因.GST-Pulldown实验显示,GST-CYCS能将HPO205沉淀下来,而GST空蛋白不能沉淀HPO205,证实HPO205与Cytc存在相互作用.结论:HPO205可能通过Cytc参与电子传递或/和细胞凋亡过程. 储著朗 王建 杨永升 唐刘君 陈慧 杨晓明 汪思应关键词:细胞色素C 蛋白质相互作用 酵母双杂交 MODY3相关蛋白HNF1α第249位丝氨酸突变导致小鼠葡萄糖代谢异常 2017年 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不仅是调节葡萄糖代谢的重要转录因子,还参与肝、胰等多个器官中蛋白质合成、物质代谢、增殖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HNF1α突变或表达异常引发包括青少年糖尿病3型(maturity onset diabetes of young 3,MODY3)在内的多种代谢疾病。Ser249是HNF1α重要的功能位点,该位点受ATM蛋白激酶直接磷酸化修饰,并可能是ATM蛋白激酶影响葡萄糖代谢的效应靶点,也可能是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 telangiectasia,AT)患者糖代谢异常的致病靶点。为进一步研究Ser249磷酸化在体内的功能,本文构建人源野生型HNF1α转基因小鼠(WT小鼠)和HNF1αS249A转基因小鼠(S249A小鼠),对其基础代谢水平和葡萄糖代谢能力进行检测。相较于对照小鼠,S249A小鼠的多项基础代谢指标异常,WT小鼠未显示差异;但当小鼠接受刺激后,无论是注射葡萄糖,还是丙酮酸或胰岛素,相较于各自的对照小鼠,WT小鼠都表现出更强的反应性,而S249A小鼠的糖异生反应和胰岛素敏感性均未显示出差异。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WT小鼠肝的多个糖代谢基因表达上调,但S249A小鼠肝中糖代谢基因上调幅度明显小于WT小鼠。本研究提示,HNF1αSer249突变导致小鼠糖代谢异常,可能与磷酸化修饰失调进而影响其转录活性有关。 赵辰 赵龙 陈慧 陈思聪 詹轶群 杨晓明 于淼关键词:葡萄糖代谢 胰岛素耐受 循证理论下的预见性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术后的负面情绪、并发症等康复情况亟待改善,本研究旨在探究循证理论下的预见性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神经外科收治的8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常规组(n=40)和循证组(n=41):常规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循证组给予循证理论下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予护理措施后,循证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循证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循证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循证理论下的预见性护理可更好地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高良玉 倪永丰 焦亭亭 陈慧 林斌斌 郭友霞 储玲芳 林改平 张良兵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预见性护理 介入治疗 康复效果 小鼠VCAM-1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稳定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 1/2的建立 被引量:2 2014年 本研究旨在构建小鼠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的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转染建立稳定高表达VCAM-1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并初步探讨VCAM-1基因过表达对MSC免疫学特性的影响。以小鼠脾脏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小鼠VCAM-1基因cDNA,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扩增的cDNA片段插入PMSCVmigr-1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PMSCVmigr-1-mVCAM-1,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293细胞,收获含有病毒颗粒的上清;用病毒上清感染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 1/2)并检测其表达。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高表达VCAM-1的MSC在淋巴母细胞转化实验中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正确构建了小鼠VCAM-1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逆转录病毒上清感染MSC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到目的基因VCAM-1在MSC表面高表达。高表达VCAM-1的MSC对刀豆素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VCAM-1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并使其在MSC中稳定高表达。高表达VCAM-1的MSC对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具有很强的抑制效果。本课题为进一步研究VCAM-1基因调控MSC干预免疫相关性疾病奠定了实验基础。 陈慧 朱恒 褚亚男 徐芬芬 刘元林 唐博 李喜梅 胡亮钉 张毅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表达 RNF31表达下调抑制TNF-α刺激的NF-κB通路的激活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利用慢病毒干涉下调内源性RNF31表达,研究NF-κB通路的活化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RNF31的shRNA片段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p Green Puro中,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筛选出有效的干涉片段。将重组表达质粒与包装质粒PMD、SPA共转染293T细胞,在24 h、48 h分2次收集慢病毒上清,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病毒滴度。将获得的病毒感染HEK293细胞,提取细胞蛋白,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RNF31干涉效果;报告基因实验检测敲低RNF31对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干涉RNF31对TNF-α诱导的NF-κB下游靶基因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下调RNF31对IκBα活化的影响;Hochest染色检测下调RNF3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RNF31干涉慢病毒p Green Puro-RNF31载体并获得慢病毒颗粒,病毒滴度可达3×107pfu/ml。在HEK293细胞中下调RNF31,抑制TNF-α刺激的NF-κB的转录活性,并抑制NF-κB下游靶基因的表达;下调RNF31抑制TNF-α刺激的IκBα的活化;此外,在TNF-α刺激细胞24 h时,RNF31表达下调使细胞凋亡增多。结论 RNF31表达下调抑制TNF-α刺激的NF-κB通路的激活。 陈洁 陈慧 詹轶群 杨晓明 于淼关键词:转录调节 E3 UBIQUITIN LIGASE 蛋白激酶CK2B的相互作用蛋白筛选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与蛋白激酶CK2B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人蛋白激酶CK2B为诱饵,筛选成人肝cDNA文库,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一对一酵母回复性杂交等提供的信息,筛除假阳性。结果经过酵母双杂交共获得211个克隆,经过验证分析,最终确定12个相互作用蛋白,其中3个是已知的,9个是新发现的相互作用。结论获得的9个新的相互作用蛋白可能揭示CK2新的作用机制。 陈慧 储著朗 金超智 王建 杨晓明 汪思应关键词:蛋白激酶类 640层动态容积冠脉CTA对冠心病高危人群检查的应用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640层动态容积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冠心病高危人群检查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海螺医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冠心病高危因素人员99例的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东芝640层(Aquilion One)CT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在Vitrea Fx工作站采用Version 6.7.1版本软件后处理。评价扫描图像质量,分析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结果:99例患者中,36例(36.36%)存在不同节段冠状动脉病变,其中左右冠状动脉均有病变的有8例。狭窄病变血管共50支,右侧16支、左侧34支,其中轻度狭窄33支、中度狭窄9支、重度狭窄8支。分支起源变异共18例,其中左右共干1例,圆锥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17例。结论:640层动态容积冠脉CTA对具有冠心病高危人群的健康体检具有重要价值,可以快速、安全地显示冠状动脉有无病变及程度。 吴世有 许哲春 于丽 黄蕙 魏梦东 代伟 陈慧关键词: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