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诊治
  • 4篇静脉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形成
  • 3篇诊治分析
  • 3篇手术
  • 3篇腔内
  • 3篇主动脉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3篇静脉血栓形成
  • 3篇腹主动脉
  • 2篇修复术
  • 2篇造影
  • 2篇造影术
  • 2篇上肢
  • 2篇上肢深静脉血...
  • 2篇上肢深静脉血...
  • 2篇深静脉

机构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作者

  • 9篇陈建华
  • 8篇辛世杰
  • 8篇段志泉
  • 8篇张健
  • 7篇马文锋
  • 5篇徐健
  • 1篇马文峰
  • 1篇夏茜
  • 1篇徐健

传媒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贵州省医学会...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0
  • 4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Leriche综合征45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45例Leriche综合征病人的诊疗情况,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5例Leriche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行手术治疗,22例行腔内治疗,6例保守治疗。结果:17例行手术治疗者中,有5例行腹主-髂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11例行腹主-股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行腹主动脉切开取栓术;22例行腔内治疗者中,19例置入血管内支架。经随访发现,手术治疗病人的1年通畅率为100%,5年通畅率为72%;18例获得随访的行腔内治疗的病人中,有16例症状无加重和复发,2例血管分别于术后17个月和23个月时再次发生闭塞。结论:在早期诊断、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Leriche综合征的关键。
陈建华徐健马文锋张健段志泉辛世杰
关键词:LERICHE综合征手术治疗腔内治疗
腹主动脉骑跨栓塞的荟萃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骑跨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现状。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1997年1月—2009年1月国内报道的文献共29篇,提取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累计230例确诊为腹主动脉骑跨栓塞。其中49.1%有心房颤动病史。65.2%通过彩超确诊。73.9%通过双股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成功率为93.5%;17.8%直接开腹取栓。40.4%的患者(93例)并发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其病死率达44.1%41例。全组总体病死率为26.5%,截肢率19.1%。结论腹主动脉骑跨栓塞的病死率和截肢率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和提高诊疗水平。
陈建华马文锋张健段志泉辛世杰
肢体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诊治(附30例报道)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肢体假性动脉瘤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评价各种手术的治疗效果,以提高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30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股动脉18例,腘动脉7例,肱动脉2例,桡动脉3例),其中8例为感染或破裂性假性动脉瘤,1例肢体坏死。30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假性动脉瘤破口修补术,2例行股动脉结扎术,2例行血管端端吻合术,8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6例行人工血管移植术,1例行截肢术。结果30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除1例行下肢截肢术外,其余29例术后效果良好。随访7个月~8年,平均(4.4±2.3)年;行人工血管移植术者4例移植段发生血栓,经溶栓治疗后好转,其余血供状况良好。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肢体假性动脉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徐健陈建华马文锋张健段志泉辛世杰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外科治疗股动脉大隐静脉
腹主动脉瘤开腹手术与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情况的荟萃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评价国内腹主动脉瘤(AAA)开腹手术与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情况。方法检索2000年1月—2009年1月国内临床中心以中英文公开发表的AAA开腹手术与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情况的非随机对照(NRCs)研究文献,提取相关指标后综合分析。结果6篇NRCs资料质量评分为18.83±0.98。与开腹手术相比,腔内修复术术中失血量(WMD=-689.24 mL,95%CI为-1 077.61^-300.88,P<0.05),术中输血量(WMD=-440.01 mL,95%CI为-488.96^-391.06,P<0.05),术后禁食时间(WMD=-5.21 d,95%CI为-6.23^-4.19,P<0.05),术后ICU观察时间(WMD=-1.79 d,95%CI为-2.21^-1.46,P<0.05),术后住院时间(WMD=-5.19 d,95%CI为-7.09^-3.28,P<0.05)均显著减少。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WMD=-35.86 min,95%CI为-85.01~13.28,P=0.15)及并发症发生率(OR=0.92,95%CI为0.55~1.53,P=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内NRCs资料的荟萃分析显示,腔内修复治疗AAA较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在手术时间及减少近期并发症方面无显著优势。
陈建华马文锋张健段志泉辛世杰
关键词:腔内修复术人工血管META分析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分析我院1991年9月至2009年2月期间手术治疗的16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9例行CT检查,6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3例首诊时误诊为其他疾病。11例行单纯瘤体切除;5例采用大隐静脉行颈动脉重建。术后1例出现声音嘶哑,1例出现伸舌右偏,1例出现呼吸困难。10例获得7个月~15年(平均67个月)随访,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颈动脉体瘤的认识,注意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免误诊,外科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措施,大隐静脉重建颈动脉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陈建华徐健马文锋张健段志泉辛世杰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颅神经损伤
腹主动脉瘤开腹手术与腔内修复围手术期情况的荟萃分析
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的方法来评价国内腹主动脉瘤开腹手术与腔内修复围手术期情况。   方法:   检索2009年1月前国内临床中心以中英文公开发表的腹主动脉瘤开腹手术与腔内修复围手术期情况的非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提...
陈建华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人工血管META分析
文献传递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6-2008年收治的23例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男14例,女9例,年龄(47.9±14.5)岁,病程1~30 d。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改变及浅静脉曲张等。均经彩超、CT静脉造影及静脉造影确诊;21例单纯予抗凝、溶栓、祛聚等治疗;2例介入下行置管溶栓术,其中1例同时行球囊扩张成形术。23例患者中,5例发展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结论: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病急,进展迅速,血栓蔓延、脱落常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高度关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愈后合理的抗凝治疗,对于防止血栓复发有重要意义。
陈建华徐健马文锋张健段志泉辛世杰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静脉造影术上肢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6-2008年收治的23例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男14例,女9例,年龄(47.9±14....
陈建华徐健马文锋张健段志泉辛世杰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静脉造影术上肢
文献传递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致肠坏死的诊治分析(附32例报道)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SMVT)所致肠坏死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32例SMVT所致肠坏死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SMVT6例,继发性SMVT 26例;9例伴随门静脉血栓形成,有24例术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SMVT;均经手术治疗,其中9例术中使用了Fogarty导管取栓,术后予抗凝溶栓治疗。结果 1例发生短肠综合征;1例死亡;其余30例均病愈出院。结论 SMVT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肠缺血性疾病,病因复杂,早期诊断困难,往往因延误治疗而发生肠坏死;及时行手术切除坏死小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术中、术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
徐健陈建华夏茜马文峰张健段志泉辛世杰
关键词: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高压脾切除小肠坏死导管取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