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山乔

作品数:15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蛋白
  • 3篇代谢
  • 3篇代谢组学
  • 3篇纯化
  • 2篇丹参
  • 2篇丹参酮
  • 2篇丹参酮IIA
  • 2篇丹参酮IIA...
  • 2篇毒性
  • 2篇原料药
  • 2篇色谱
  • 2篇逆流色谱
  • 2篇系统疾病
  • 2篇聚类分析
  • 2篇昆布
  • 2篇磺酸
  • 2篇磺酸钠
  • 2篇疾病
  • 2篇胶原
  • 2篇胶原蛋白

机构

  • 12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赤峰学院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国家药典委员...
  • 1篇云南海王水产...

作者

  • 15篇陈山乔
  • 9篇吴文惠
  • 8篇包斌
  • 4篇范国荣
  • 4篇张春华
  • 3篇沈晶晶
  • 3篇郭锐华
  • 3篇张静怡
  • 2篇赵鑫
  • 2篇杨丹
  • 2篇周婷婷
  • 2篇倪玲
  • 2篇田宏
  • 1篇赵国玲
  • 1篇张朝燕
  • 1篇陶宁萍
  • 1篇刘承初
  • 1篇严婷
  • 1篇田晓清
  • 1篇周喻

传媒

  • 2篇中国海洋药物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油脂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改变菌体形态和细胞壁完整性实现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罗非鱼皮酶溶性胶原蛋白(Pepsin soluble collagen peptide from Tilapia skin,PSCPT)、罗非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Acid soluble collagen peptide from Tilapia skin,ASCPT)的制备及抗菌性能。方法罗非鱼皮经浸提、离心、透析和冷冻干燥等步骤获得干燥的PSCPT、ASCPT。采用含有PSCPT或ASCPT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振荡培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定时测定细菌培养液的吸光度值、菌数、菌体细胞液电导率和细菌的形态特征。结果以牛胶原蛋白(Bovine skin collagen,BSC)为对照,PSCPT、ASCPT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抑制率从22.97%±2.35%到65.21%±6.42%,其中PSCPT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显著,抑制率达到65.21%±6.42%;ASCPT抑制大肠杆菌作用微弱,抑制率只有22.97%±2.35%。血球计数板法得到的抑菌效果类似吸光度值得到的结果,但是抑制率存在差别。PSCPT、ASCPT造成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菌体细胞液电导率从36.42±1.35μs/cm变化到185.80±4.70μs/cm,其中PSCPT使铜绿假单胞菌的电导率低至36.42±1.35μs/cm,ASCPT使白色念珠菌的电导率达到185.80±4.70μs/cm。电镜下观察到抑菌率高和电导率低的菌株出现菌体变形和细胞壁破裂等现象。结论与BSC相比,PSCPT、ASCPT从细菌抑制率、菌体细胞液电导率和细菌的形态特征体现出一定的抑菌特性。
高凯莉吴文惠张静怡欧爱宁陈山乔上官靖郭锐华包斌
关键词:抑菌率电导率
罗非鱼头磷脂组成及其化学特性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加工中很少被回收利用的罗非鱼头进行高值化综合利用的需求,本文探讨了从罗非鱼头中提取磷脂的潜在价值.首先对罗非鱼头磷脂进行了提取氯仿-甲醇体系溶剂提取,并对粗磷脂进行硅胶柱常压色谱纯化.经测定,罗非鱼头中总磷脂含量高达26.3mg/100g.基于薄层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电喷雾质谱的分析后可见,罗非鱼头中磷脂的主要种类为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胆碱,并且罗非鱼头磷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具有多样性,每个种类的磷脂中至少发现5种不同的脂肪酸.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罗非鱼头是一种优良的磷脂提取原料.
田宏张春华陈山乔吴文惠张朝燕包斌
关键词:TLCFTIRESI-MS
基于HS-SPME-GC-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系列白酒特征性化合物被引量:14
2017年
本文创新性地将SPME-GC-MS检测手段和代谢组学数据处理技术结合应用于白酒特征化合物鉴定和真假区分中。17个白酒样品经顶空固相微萃取,富集酒中挥发性化合物。所得GC-MS数据集经代谢组学技术降维处理,经聚类分析真酒和假酒样品得到了正确的区分,同时其他酒系列所得分类结果基本符合实际酒样信息。在主成分分析中,提取了PC1和PC2两个主成分,解释了不同酒样品特征变量58.7%的方差信息,其中PC1为44.7%,真假酒霍特林椭圆区域区分明显,可视化效果直观。其他系列酒样也保持了对真实酒样信息的吻合。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建立酒类相关模型,去除基酒样品以突出真假酒的物质区别,得出变量重要性表并且查库得出相关物质十二种,差异最显著的前三位特征化合物是乙酸丁酯、己酸异戊酯和己酸-1-甲乙酯。
田宏熊月丰包斌陈山乔吴文惠张静怡倪玲田晓清
关键词:白酒SPME-GC-MS聚类分析
海藻–昆布药对对大鼠肝微粒体代谢酶的影响及肝毒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发现不同剂量海藻–昆布药对提取物对大鼠肝微粒体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作用,预测服用海藻–昆布药对时可能出现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及肝脏毒性。方法雌雄各半SD大鼠18只,被随机分为海藻–昆布药对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低、高剂量组大鼠分别ig给予海藻–昆布药对提取物10.8、86.4 g/(kg·d),连续经口给药15 d后麻醉处死,取肝组织制备肝微粒体及HE染色石蜡切片。通过肝微粒体体外孵育方法测定3种肝脏CYP450同工酶特异性底物非那西丁(CYP1A2)、氯唑沙宗(CYP2E1)及咪达唑仑(CYP3A4)的降解和代谢产物生成量来评价肝药酶的诱导或抑制作用,并以光镜下的组织病理切片检查来考察其肝毒性。结果低剂量组大鼠无显著诱导或抑制3种CYP450代谢酶亚型1A2、2E1和3A4现象,肝组织出现了肝窦扩张、轻度水肿等适应性改变,高剂量组能显著诱导CYP3A4亚型,但也不能显著的诱导或抑制肝微粒体代谢酶CYP1A2、CYP2E1亚型,肝组织出现了脂肪变、点状坏死等可逆性损伤。结论海藻–昆布药对具有诱导肝微粒体代谢酶CYP3A4的作用和轻微的肝细胞毒性,高剂量经口给药能引起有临床意义的CYP450酶的诱导现象和肝脏损伤并可能导致不期望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沈晶晶张春华陈山乔范国荣
关键词:肝微粒体CYP450肝毒性
LC-MS结合代谢组学技术鉴定真假白酒的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本文研究了一种分析鉴定真假白酒的新方法。使用离心过滤方法处理某知名酒厂不同系列的白酒及其对应的假酒酒样,经LC-MS(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检测分析白酒酒样化合物信息,运用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方法处理LC-MS数据集,对真假白酒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可以成功对真假白酒样品进行组学区分。LC-MS实验数据经一级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能辨别真假白酒样品,同时3类不同酒类品种之间形成吻合实际酒样信息的聚类信息。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从同系列真酒的不同批次处于同一95%置信区域(Hotelling T^2 test)区分了真假白酒样品。PLS-DA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e Analysis)法从特征性化合物MS信息显示真假白酒样品的差别,白酒真酒比白酒假酒处于更狭小的区域。结论显示LC-MS结合代谢组学技术是鉴定真假白酒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不但能区分真假白酒,还能反映不同系列真酒的相近程度及其特征性化合物信息。
熊月丰陈山乔陶佳佳肖新峰倪玲包斌吴文惠
关键词:LC-MS聚类分析
海藻/昆布粗多糖的经口亚急性毒性及影响肝药酶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本研究从海藻/昆布药对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以海藻/昆布药对的粗多糖组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药对粗多糖对大鼠的经口亚急性毒性以及对肝药酶活性的影响。通过试验设计,以雌雄各半SD大鼠连续经口给药2周不同剂量的药对粗多糖,记录给药期间大鼠生理状态和行为变化,末次给药后收集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做HE染色切片,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并以探针底物体外温孵法测定给药后大鼠肝药酶活性变化。结果发现,给药后低剂量处理组[10.8 g/(kg·d)]和高剂量处理组[86.4 g/(kg·d)]大鼠的生理体征及脏器系数未见显著异常。在显微结构下,低剂量组各脏器形态基本正常,而高剂量组肝组织出现水肿、脂肪变及肝窦扩张,肺脏组织出现间质性炎症及气肿。低剂量组大鼠肝药酶活性未见异常,高剂量组肝药酶CYP3A4活性被显著诱导。由此推测,海藻/昆布粗多糖具有潜在细胞毒性,大剂量下可致肝、肺组织毒性损伤,并可能通过诱导肝药酶CYP3A4发生药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最终影响药物的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等。
沈晶晶张春华陈山乔吴文惠
关键词:亚急性毒性HE染色肝药酶
一种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中杂质的分离纯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丹参酮IIA磺酸钠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的治疗。1,2-脱氢丹参酮IIA磺酸钠,丹参酮IIB磺酸钠和1-羟基丹参酮IIA磺酸钠是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中的三种主要杂质。本发...
范国荣周婷婷陈山乔赵鑫孙范露杨丹
文献传递
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FGFC1的纤溶促进作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海洋微生物产生的吡喃并异吲哚酮化合物FGFC1体外和实验动物体内促纤溶作用。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纤维蛋白降解法和急性肺血栓大鼠模型法研究FGFC1体外和体内的纤溶促进作用。结果:在体外FITC-纤维蛋白降解实验中,FGFC1在0.5~25μmol/L浓度范围内,其纤溶促进作用随着浓度升高逐渐增强;当FGFC1浓度≥25μmol/L时,其纤溶促进作用维持在最高水平,EC50为5μmol/L。在大鼠急性肺血栓实验中,FGFC1的剂量为5或10mg/kg能溶解肺血栓,达到与5nmol/L剂量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相当的溶栓效果。结论:溶栓药物先导化合物FGFC1具有优良的纤溶促进作用和溶栓效果。
傅诗情严婷吴文惠朱全刚郭锐华陈山乔包斌
关键词:纤溶作用溶栓作用
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联合用药时有无显著的药动学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随机交叉试验方法,将Beagle犬分成3组,每组2条,分别按试验周期服用氨氯地平对照药物、比索洛尔对照药物以及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复方药物。采用HPLC-UV和HPLC-FLD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的血药质量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氨氯地平单用时ρmax为(110.2±6.3)μg.L-1,AUC0-∞为(1 984±594)μg.h.L-1;联合用药时ρmax为(102.0±23.5)μg.L-1,AUC0-∞为(2 016±394)μg.h.L-1。比索洛尔单用时ρmax为(35.77±8.17)μg.L-1,AUC0-∞为(230.2±93.9)μg.h.L-1;联合用药时ρmax为(31.74±7.57)μg.L-1,AUC0-∞为(224.8±106.1)μg.h.L-1。故与两种药物单独使用相比,联合用药时的ρmax、AUC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联合用药不存在显著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常会超陈山乔关晓多钱忠直范国荣毕开顺
关键词:氨氯地平比索洛尔药动学相互作用
一种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中杂质的分离纯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丹参酮IIA磺酸钠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的治疗。1,2-脱氢丹参酮IIA磺酸钠,丹参酮IIB磺酸钠和1-羟基丹参酮IIA磺酸钠是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中的三种主要杂质。本发...
范国荣周婷婷陈山乔赵鑫孙范露杨丹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