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力 作品数:12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固网移动网融合技术UMA的深入研究 2012年 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对用户和业务提供商都有好处,随着运营商部署新的创收服务,更多的市场机会出现了,固网移动网的融合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势头。UMA(非授权接入)标准将无线蜂窝技术以及802.11无线技术结合起来,通过一个多模终端来提供无缝的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文章对可以满足用户和运营商需求的固网移动网融合技术UMA进行了研究,对UMA的接入方式、网络架构、安全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阐述。 陈天力关键词:架构 切换 基于业务感知的WLAN-UMTS跨层切换优化方案 被引量:1 2012年 下一代的异构无线网络环境是移动无线接入和异构分布的网络,近年来由于智能多模终端的发展以及多种无线接入网络并存的网络环境,使得无缝的垂直网络切换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在分析当前WLAN-UMTS(无线局域网-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切换方案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和创新,主要将802.21 MIH(介质独立切换)运用到切换的过程中,在应用层加入业务感知模块,使得终端可以根据业务的类型选择网络,最后基于NIST(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协会)使用NS2对新的切换方案进行了仿真。 薛忠余 陈天力 高杨关键词:业务感知 NS-2 一种区分上下行数据流的网络链路选择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分上下行数据流的网络链路选择方法,属于无线通信的技术领域。所述网络选择方法中,网络选择服务器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得到上下行数据流的不同媒体成分,再根据网络环境参数、不同媒体成分的QoS信息为业务所需设备匹... 徐名海 高杨 徐玉 薛忠余 牛继明 陈天力文献传递 FMC环境下的多终端绑定机制 2012年 随着固定移动融合网络和智能终端的高速发展,用户已经不满足于只通过一个终端获取业务,同一用户多个终端间的协同成为业界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侧的多终端绑定机制,通过这种绑定机制可以将FMC环境下的多个终端绑定起来构成一个虚拟终端,使接入固定网的终端和接入移动网络的终端联合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实现多终端协同。为了解决绑定机制中的终端选择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多属性加权数学模型,以辅助终端选择,并通过原型系统验证了所提出的绑定机制的有效性。 陈天力 徐名海 薛忠余关键词:FMC 多终端 绑定 两种固网移动网融合部署方案的分析及比较 2012年 由一个具体的FMC(固网移动网融合)应用实例出发,介绍主流的两种FMC方案——UMA/GAN(非授权接入/通用接入网)和Femtocel(l毫微微蜂窝基站),并进行比较。对UMA/GAN与Femtocell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陈天力 徐名海关键词:架构 基于SIP的应用层与链路层移动性模型研究 2011年 SIP(会话初始化协议)被广泛应用于网络电话VoIP(Voice over IP)的实现,VoIP的移动性支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服务。VoIP的移动性表现主要取决于数据链路层的切换时延。由于VoIP是应用层的一个应用,应用层的移动性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应用层和数据链路层对不同的VoIP移动性模型做了论述、分析和比较,并提出模型可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高杨 薛忠余 陈天力关键词:切换 VOIP 一种区分上下行数据流的网络链路选择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分上下行数据流的网络链路选择方法,属于无线通信的技术领域。所述网络选择方法中,网络选择服务器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得到上下行数据流的不同媒体成分,再根据网络环境参数、不同媒体成分的QoS信息为业务所需设备匹... 徐名海 高杨 徐玉 薛忠余 牛继明 陈天力一种虚拟终端的接入网选择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终端的接入网选择方法,属于异构网络融合与协同控制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相同区域内已有ANDSF装置的基础上构建融合ANDSF装置;在用户发出应用请求时,ANDSF装置就将根据成员设备信息获取运营商策... 徐名海 徐玉 高杨 陈天力 薛忠余 牛继明文献传递 基于CBM的FMC及其AAA实现 固定移动融合(Fixed Mobile Convergence)旨在使用户通过不同的接入网络获得相同的业务体验。为了实现固定与移动融合,业界提出了诸如 UMA,Femtocell,IMS等一系列的FMC解决方案。但是,这... 陈天力关键词:固定移动融合 信令流程 运营管理 文献传递 一种虚拟终端的接入网选择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终端的接入网选择方法,属于异构网络融合与协同控制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相同区域内已有ANDSF装置的基础上构建融合ANDSF装置;在用户发出应用请求时,ANDSF装置就将根据成员设备信息获取运营商策... 徐名海 徐玉 高杨 陈天力 薛忠余 牛继明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