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敏
- 作品数:10 被引量:6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杭州湾潮滩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被引量:40
- 2006年
- 对杭州湾潮滩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PAHs总含量范围为45.78-849.93ng/g.PAHs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钱塘江杭州河段〉杭州湾南岸〉杭州湾北岸.PAHs含量分布与有机碳(TOC)含量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受人类活动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较大.样品中PAHs的燃烧来源所占的比重较大,呈现出油料燃烧与术材、煤燃烧的混合污染来源特征.该地区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PAHs尚未对生物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 陈卓敏高效江宋祖光麦碧娴
- 关键词:沉积物
- 长江口、杭州湾滨岸潮滩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研究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那些难以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途径降解的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其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生物毒性和半挥发性,已经造成了全球性的污染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POPs在环境介质中的分...
- 陈卓敏
-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沉积物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
- 文献传递
- 二维量子材料研究进展与趋势被引量:1
- 2018年
- 二维量子材料研究是凝聚态物理的一个前沿热点,对此类材料研究的投入将有可能使我国在下一轮的新材料研发中占领先机。本报告对二维量子材料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了梳理分析,对我国进一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 吴根王兵杨涛陈卓敏
- 关键词:量子凝聚态物理
- 上海滨岸潮滩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上海市位于长江口南岸,滨岸带绵长,滨岸潮滩面积约900 km。过去20多年来,随着上海特别是浦东的开发,以及滨岸地区排污口和吴淞口大量污水的排放,上海滨岸带地区的环境质量日益恶化。重金属是一类易于在沉积物中累积的典型污染...
- 高效江刘绿叶陈卓敏
- 文献传递
- 自旋电子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被引量:7
- 2018年
- 自旋电子学已经发展成一个跨基础科学、工程设计和产业生产的庞大领域,不但具有重大科学价值,还具有巨大的商业应用价值。加大对新型自旋器件的研究力度,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推进研究成果产业化,将有助于我国在未来信息产业的新一轮竞争中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取得主动和优势。
- 于笑潇资剑王兵陈卓敏
- 关键词:拓扑绝缘体自旋霍尔效应庞磁电阻效应
- 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中磷的分布和形态特征被引量:16
- 2005年
- 研究了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含量、分布及其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总磷(TP)的含量在539.6~3379.5 mg/kg之间,石洞口(SDK)排污口处含量最高;磷的沿程空间变化明显,某些岸段夏季和冬季季节性变化较大,这主要受人类活动(排污)、沉积环境和水动力条件控制.除SDK样点有机磷含量偏高(43.6%)外,沉积物中有机磷(OP)含量较低;磷主要以无机磷(IP)形态存在,其中钙结合态磷(Ca-P)在IP中占主要地位,占54.4%~94.3%.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磷(BAP)主要受人类活动控制,可以作为长江口潮滩环境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之一.
- 刘绿叶高效江陈卓敏宋祖光
- 关键词:长江口沉积物磷
- 人工带隙材料研究进展与趋势被引量:1
- 2018年
- 人工带隙材料有许多奇特的调控效应,其基础和应用研究受到各国政府、军方、学术机构以及产业界的高度重视。本报告对光子人工带隙材料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趋势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发展重点和对策建议。
- 于笑潇王兵吴根陈卓敏
- 关键词:学术机构
- 杭州湾滨岸潮滩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判析
- <正>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化合物(POPs)是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沉积物是它们的主要环境归宿。本文主要对杭州湾南北两岸和钱塘江杭州段沿岸19个站点(图1)潮滩表层沉积物中的PAHs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PAHs的空间分...
- 陈卓敏高效江宋祖光麦碧娴
- 关键词:沉积物
- 文献传递
- 上海滨岸带生态环境问题及调控对策被引量:2
- 2005年
- 结合长江口上海滨岸带资源与环境现状,重点分析了上海滨岸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指出上海滨岸地区面临风暴潮、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等主要自然灾害;滨岸水环境质量恶化,重金属等污染物的生态风险不容忽视;潮滩过渡围垦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探讨了污水排放等人类活动对滨岸带生态环境的影响。此外,从战略环境评价、污染控制、生态恢复、行政法规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
- 刘绿叶高效江陈卓敏宋祖光
- 关键词:滨岸带生态环境
- 拓扑物态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2018年
- 拓扑物态的发现对整个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全新拓扑物性的出现有望彻底颠覆现有的电子、信息与半导体技术,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跨越式进步。本报告在对拓扑物态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我国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拓扑物态研究中形成的高效研究模式,并对如何强化和发展这种研究模式提出思考。
- 吴根王兵陈卓敏杨涛
- 关键词:拓扑半导体技术物理学跨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