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明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日语
  • 2篇动词
  • 2篇助词
  • 2篇显性
  • 2篇均衡论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创新
  • 1篇大学生创新思...
  • 1篇形象化
  • 1篇学生创新思维
  • 1篇意志动词
  • 1篇义务
  • 1篇义务教育
  • 1篇用法
  • 1篇有形化
  • 1篇语气
  • 1篇日语动词
  • 1篇思维
  • 1篇素质教育
  • 1篇提示助词

机构

  • 8篇华东理工大学
  • 7篇上海第二工业...

作者

  • 8篇陈伟明
  • 7篇徐德明
  • 1篇蒋青

传媒

  • 5篇上海第二工业...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ないでいる」和「~ていない」——对日语动词的两种状态否定表现之考察
2006年
日语动词有两种状态否定表现,通过对其先行动词的性质以及否定助动词「なぃ」接续位置的考察和分析,可以指出,相对于的「~てぃなぃ」的一般陈述,「~なぃでぃる」与动作执行者的意志有关,先行动词为意志动词时是“有意不为之”的状态;为可能动词时则是“想为之但不能为之”的状态。
陈伟明蒋青
关键词:意志动词
均衡论框架下日语「对称」现象的再考察
2012年
以徐德明和陈伟明[1]的「均衡论框架下日语中"对称"现象之考察」所列的对称式均衡模型为基础,再度讨论了日语语言结构的对称现象。明确了日语语言结构学方面迄今为止的分析法,以及徐.陈分析法各自的归属。以对称式均衡模型以及图像对日语句子的无形、抽象和隐性结构进行了分析,使其有形化、形象化以及显性化。
徐德明陈伟明
关键词:有形化形象化显性化
助词「の」格关系的显性与隐性替代被引量:1
2008年
日语中句子成分之间、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格关系既可以依靠格助词表面化,也可以通过其他格助词的替代得以表现。「の」在不同文脉的日语句子中具有颇多的替代功能:不仅仅停留在替代其它格助词上,它甚至还延伸至替代准动词、动词、形式名词等其它一些词。这种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所接续的前后项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理解上要根据具体的句子作分析。分别从显性替代和隐性替代两个方面探讨了「の」的替代作用。
徐德明陈伟明
关键词:格助词
补格助词「に」的使用特征考察
2009年
日语格助词接在体言或者具有体言性质的各种词之后,起着定位先行词与句中其他成分语法关系的作用。在众多的格助词中「に」用途最为广泛,这不仅指它与其他句子成分的关联密切,而且也表现为其使用上的灵活性。文章分别考察静动态以及能被动视野下「に」性质上有别于其它格助词的不同处,指出其在日语句子中所具有的表现静态与被动的使用特征。
徐德明陈伟明
中日两国义务教育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
2008年
针对国内外教育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差异,文章不仅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审视探讨了引起这些差异的原因,而且,从微观的层面上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指出要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和创新思维,必须要有自由的教育环境以及合理的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作保证。
徐德明陈伟明
关键词:义务教育创新思维大学生素质教育
均衡论框架下的日语“对称”现象之考察被引量:1
2009年
日语语言学领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研究手段与方法。目前尚处于有待于重新认识,需要人们进行分门别类的阶段。鉴于此,对迄今为止的日语研究方法作了系统的整理、归纳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类,并对不同的类型作了考察与介绍,试图组建一个有关日语研究方法的工具库。引入了"对称"的概念,旨在寻求新的分析方法,从结构上对日语进行考察。对日语本身在应用过程中所反映的"对称"现象,进行了多方位的考察,并通过对称式均衡模型这一工具,对反映在日语语言世界中的"对称"实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得知语言结构上的"对称"具有相对性和稀缺性,正是这种稀缺性体现了语言表达上的美。还试图以模型的形式,来构筑语言结构学领域的"对称式均衡论"的框架基础。
徐德明陈伟明
关键词:稀少性
日语中「は」的显性与隐性用法对照被引量:1
2008年
日语助词「は」的用法繁多,就其提示话题对句子中的相关部分进行对比说明的作用而言,有时「は」所关联的后叙对比部分是显性的,而有时却是隐含的,需要听者去意会。文章在作分析时导入了"对照"概念,并将其分为"显在""潜在"两部分加以论述:首先阐明「は」显性对照时的意义表达,然后以大量的例句为考察对象,对其潜在性的内涵意义进行了对比分析,且重点在后,意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掌握提示助词「は」的用法。
徐德明陈伟明
关键词:提示助词显性
助动词“た”非时·非体的语气用例考察
2010年
日语助动词"た"在现代口语中一般用于表示时间的过去以及动作行为、状态的完成。然而,在相当部分的句子中,助动词"た"所显现的语法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此。除了表达时间上的过去和动作、行为的完成以外,表示说话者情绪、语气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以"た"非时?非体的语气表达入手,对含有语气功能的"た"的例句就其内涵意义进行对比,并作归纳与整理。
徐德明陈伟明
关键词:语气感叹决意回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