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明
- 作品数:26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猫动眼神经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 陈伟明曹作为史克珊金虎李钢
- 内镜辅助锁孔入路夹闭颅内动脉瘤
- 曹作为史克珊金虎李钢陈伟明陈焕雄陈晓东林鹏
- 脑脊液降钙素原在颅内感染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颅脑生理结构的特殊性,临床上很难早期确诊颅内感染。近年来研究发现降钙素原是一种与细菌性感染密切相关的感染标志物。由于降钙素原生成、代谢迅速且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室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与鉴别。本文主要讨论颅内感染的临床确诊方法以及降钙素原的临床特点、脑脊液降钙素原在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向昊陈伟明
- 关键词:颅内感染脑脊液降钙素原
- 侧裂池蛛网膜造瘘、置管外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行翼点小骨窗入路、侧裂池蛛网膜造瘘+置管外引流治疗,对手术技术进行阐述并对临床资料及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时,21例患者积液消失或明显好转;1例患者积液仍较多,后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后治愈。术后3个月时,所有患者积液消失或基本消失。结论经翼点小骨窗入路、侧裂池蛛网膜造瘘+置管外引流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安全、有效的方法。
- 陈伟明高灵夏鹰李志勇陈敏韩奖励郑忠涛
- 关键词: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显微手术
- 面神经缺损修复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面神经损伤导致患者面瘫,严重影响患者美观及生活质量。传统的修复方法包括神经移植、副神经/舌下神经-面神经吻合等修复方法。但这些修复方法都是以牺牲供区神经功能为代价且来源有限,目前也仅能达到部分功能恢复。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尝试运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神经导管桥连神经缺损,并尝试联合干细胞、Schwann细胞、神经营养因子一起修复面神经缺损。本文对目前常用的面神经缺损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蒋章亮陈伟明谢事成
- 关键词:面神经缺损神经移植
- 左侧桥脑小脑角室管膜瘤误诊为听神经瘤一例
- 2017年
- 室管膜瘤是一类来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室管膜瘤是比较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可发生于成人和儿童,占颅内原发肿瘤的3%~9%[1-2]。室管膜75%位于幕下、25%位于幕上,幕上多见于侧脑室;幕下可发生于第四脑室顶或侧壁的小脑蚓部或小脑半球内;桥小脑角区罕见[3]。发生于桥脑小脑角区的室管膜瘤容易被误诊为听神经瘤,目前国内外文献对此类室管膜瘤的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左侧桥脑小脑角室管膜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
- 谢事成陈伟明
- 关键词:室管膜瘤桥脑小脑角听神经瘤小脑蚓部神经上皮小脑半球
- 脑出血并发院内肺部感染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收治的96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脑出血并发医院内肺部感染的感染率为54.2%,痰培养致病菌以G-菌多见,占63.0%。结论:脑出血患者高龄、病情重、合并基础疾病者肺部感染率高,强调治疗上的统筹兼顾、防治结合。
- 王小言曹作为金虎李钢陈焕雄陈伟明林鹏陈晓东颜山陈敏
- 关键词:脑出血肺部感染致病菌
- 猫动眼神经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自体神经移植、神经导管技术修复颅内段动眼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22只家猫随机分为3组,神经移植组10只,导管组10只,对照组2只。右侧动眼神经制作4mm缺损后,分别用自体腓肠神经移植、PLGA+BDNF/CNTF修复,对照组不修复。14周时处死动物,取远端再生神经,用光镜、电镜观察及轴突图像分析评估修复效果。结果术后14周时,神经移植组、导管组各有8只猫术侧神经功能基本恢复,神经连续性恢复;对照组无恢复。神经移植组远端再生神经有髓纤维数目为(12032±999)个,平均轴突直径为(5.19±0.38)μm;导管组远端再生神经有髓纤维数目(10274±881),平均轴突直径为(4.78±0.32)μm;两组间纤维数目和轴突直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体腓肠神经移植及PLGA+BDNF/CNTF导管法均能有效修复猫动眼神经缺损,自体腓肠神经移植法修复效果好于PLGA+BDNF/CNTF导管法。
- 陈伟明曹作为金虎史克珊李钢
- 关键词:动眼神经神经缺损神经再生
- 改良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神经导管修复猫动眼神经缺损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临床使用的神经导管,该导管能修复颅内段动眼神经缺损且方便局部用药,促进神经再生。方法家猫22只随机分成3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导管组(A组,10只)、改良PLGA导管组(B组,10只),对照组(C组,2只);右侧动眼神经制成4 mm缺损,A、B两组分别用PLGA导管、改良PLGA导管修复,同时局部给予生理盐水模拟给药,并记录修复神经所需时间;C组不修复。术后定期观察瞳孔对光和眼球运动,术后14周观察再生动眼神经的大体情况,并用光镜、电镜观察,测量神经纤维的数目、直径。结果术后14周时,A、B两组分别有6,7只猫动眼神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且神经连续性恢复,光镜及电镜证实神经再生成功,轴突图像分析显示两组平均轴突直径及轴突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神经功能及连续性无恢复。结论改良PLGA导管和PLGA导管均能有效修复猫颅内段动眼神经缺损;改良PLGA导管操作更简单,制作材料更容易获得,更接近临床应用,方便局部应用药物促进神经再生。
- 陈伟明袁贤瑞刘峰
- 关键词:动眼神经神经管缺损神经再生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 降钙素原在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颅内感染在神经外科手术后常有发生,因为其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使其前期的诊断受到了限制。关于降钙素原对颅内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断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因为降钙素原高灵敏度、变化幅度大而且不易受到其他成分的滋扰等特点,目前已经普遍用于内外妇儿等科室感染的诊治与辨别。本文主要讨论降钙素原在颅内感染诊治中的使用价值。
- 谢事成陈伟明
- 关键词:降钙素原颅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