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磊

作品数:4 被引量:16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银行
  • 2篇银行改革
  • 2篇金融
  • 2篇国有银行
  • 2篇保险
  • 1篇地产
  • 1篇独资
  • 1篇独资商业银行
  • 1篇中国转轨
  • 1篇中国转轨时期
  • 1篇商业银行
  • 1篇商业银行改革
  • 1篇体制转轨
  • 1篇破产
  • 1篇注资
  • 1篇转轨
  • 1篇转轨时期
  • 1篇资产
  • 1篇资产泡沫
  • 1篇系统性风险

机构

  • 4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篇陆磊
  • 1篇李世宏
  • 1篇王颖

传媒

  • 2篇金融研究
  • 1篇经济研究
  • 1篇武汉金融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观决策与经济体制:房地产泡沫下的居民-金融部门破产被引量:45
2004年
本文以两阶段动态优化模型研究了居民的房地产投资决策和泡沫的形成与爆裂,结论如下:第一,预期收入和预期价格是决定房地产投资的基本因素;第二,预期收入受体制影响,具有随机变量特征,因而房地产存在超买和超贷可能;第三,房地产泡沫累积和爆裂的过程是理性预期下预期房产价格与即期房产投资交互作用的过程;第四,预期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偏离将直接导致居民部门破产和银行不良贷款上升。
陆磊李世宏
关键词:经济体制资产泡沫
国有银行改革共性与个性:一行一策式改革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本文从国有银行改革的方法论出发,讨论了我国当前国有银行在体制和运行上的共性和个性,分析了社会融资、货币稳定对国有银行的现实需求,并对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进行讨论,最后提出一行一策式改革的具体设想和改革所可能遭遇的困境。
陆磊
关键词:国有银行货币稳定
中央—地方—国有银行—公众博弈: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基本逻辑被引量:95
2004年
本文在回顾国有银行改革文献的基础上 ,通过多元博弈模型和分析 2 0 0 3年以来中国国有银行在中央—地方—公众—银行博弈中的现实表现 ,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 ,鉴于中国产业、地区差别的客观存在 ,政策性信贷需求不可能消亡 ,在缺乏其他转移支付机制的前提下 ,国有银行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第二 ,中国的国有银行具备五个基本性质 :一是四家银行分化为“政策性”和“商业性”两类 ,由此形成始终被忽视的初始条件 ;二是国有银行是政府和央行的政策传导渠道 ,行政干预成为必然 ;三是低效率是国有银行的天然属性 ;四是国有银行政策性损失与经营性损失具有不可辨别性 ;五是剥离不可能具备一次性特征 ;第三 ,在政策建议上 ,本文认为工农中建应采取不同的改革模式 ,为履行政策性和金融稳定职能 ,工农两行应合并为“中国国民银行” ,保留国有独资 ;而中建两行应单独改制 ,从国有独资到国有控股 ,最后实现市场化商业银行模式。基于以上结论 ,本文提出对改革成本、注资安排和存款保险机制设计等模式的重新思考。
陆磊李世宏
关键词:国有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注资存款保险机制
金融创新、风险分担与监管:中国转轨时期保险资金运用的系统性风险及其管理被引量:24
2005年
本文从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建立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模型,在比较各国保险资产分布与金融制度相关性的基础上,实证地研究了中国在经济转型期保险资金运用所面临的宏观与微观风险,论证了金融创新、风险分担和监管体制改革在现阶段确保保险资金安全运行的必要性。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各国的经验和中国的实践都证明,保险资金运用与金融市场体制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第二,中国的经济转轨期,金融市场存在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面临挑战,金融创新是控制体制风险的必要手段;但是,由于体制性风险的全局性,单个保险机构并不具备管理风险的能力,因此需要引入货币当局的“最后贷款人”职能,以此建立保险资金运用的社会风险分担机制;第三,现阶段,保险机构的自主风险管理需要金融创新,但是在金融市场存在体制性不确定因素的前提下,因信息不对称下的委托代理关系而可能导致出现保险资金滥用以追逐高风险操作的情形,即所谓“金融创新的悖论”,因而需要在金融监管体制上进行必要的改革。
陆磊王颖
关键词:保险资金运用体制转轨金融创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