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国寿
- 作品数:42 被引量:134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金花解毒颗粒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建立金花解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大黄、甘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金银花的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检出方中含有大黄和甘草,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HPLC测定绿原酸的含量在0.0804~2.010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7%,RSD=1.05%。结论:所建立的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金花解毒颗粒的质量控制。
- 邓聿胤高微韦桂宁饶伟源覃良陆国寿
- 关键词:绿原酸
- 花叶九节木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为研究花叶九节木[Psychotria siamica(Craib)Hutch.]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学成分的结构。结果表明,从花叶九节木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确定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五烷、正二十四烷酸、正二十六烷酸、β-谷甾醇、熊果酸、间苯二酚、胡萝卜苷,这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上述7种化合物。
- 陆国寿卢文杰谭晓黄建猷黄周锋
- 关键词:纯化化学成分
- 多叶越南槐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对多叶越南槐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进行分离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溶剂提取、萃取、硅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化学结构鉴定;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色谱条件为:Kromasil 100-5 NH2(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钠(0.05 mol/L)-磷酸水溶液(3.0%)-乙醇(80∶5∶9.5∶5.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结果从多叶越南槐中分离得到两生物碱类化合物,经鉴定为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在0.0164~0.1476μg范围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氧化苦参碱在0.2872~2.5848μg范围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RSD=0.76%)、99.8%(RSD=1.19%)。结论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均为首次从多叶越南槐中分离得到;所建立的HPLC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多叶越南槐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 陆国寿叶勇卢文杰黄周锋曾繁强
- 关键词: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高效液相色谱
- 退黄藤中东莨菪内酯的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离纯化退黄藤中的东莨菪内酯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退黄藤中的东莨菪内酯,并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乙酸(39∶61),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345 nm。结果东莨菪内酯3.11~31.1μg·m 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9%,RSD=1.40%(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退黄藤药材的质量控制。
- 黄建猷卢文杰谭晓陆国寿黄周锋兰保强
- 关键词:东莨菪内酯香豆素分离纯化
- 壮药大头陈中桦木酸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
- 2014年
- 目的:对大头陈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HPLC法对大头陈中桦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溶剂提取、萃取、硅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化学结构鉴定;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为:采用SHISEIDO-SPOLAR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溶液(82∶ 18),流速1.0 mL· min-,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5℃.结果:从大头陈药材中分离得到一化合物,经鉴定为桦木酸;桦木酸在0.048 ~0.48 μg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84%,RSD 1.35%.结论:该化合物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所建立的HPLC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大头陈中桦木酸的测定.
- 陆国寿黄秋洁叶勇卢文杰牙启康黄伟城
- 关键词:大头陈桦木酸
- 中平树根部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中平树根部的脂溶性化学成分,为其药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脂溶性成分进行分离,甲酯化后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分离出30个组分,确认了其中的21个成分。【结论】分离得到的脂溶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类化合物,所有成分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鉴定出。
- 黄建猷卢文杰谭晓陆国寿黄周锋
- 关键词:脂溶性成分
- 木姜叶柯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优选木姜叶柯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中主要有效成分根皮苷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对比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选木姜叶柯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木姜叶柯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回流提取3次,每次用10倍药材量的70%乙醇,每次2 h。结论:该提取工艺科学、合理、可行。
- 蒋珍藕韦宝伟黄明桂邱宏聪陆国寿
- 关键词:总黄酮
- 萘醌衍生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2020年
- 萘醌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人们对萘醌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研究关注较多,萘醌作为亲电试剂可以与细胞内的电负性物质发生结合,从而产生药理活性,文章综述萘醌衍生物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萘醌衍生物提供参考。
- 黄周锋胡筱希黄建猷黄建猷陆国寿
- 关键词:萘醌衍生物构效关系
- 瑶药翼核果中翼核果素和翼核果醌-Ⅰ的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建立翼核果中的翼核果素及翼核果醌-Ⅰ的含量测定方法,对翼核果素及翼核果醌-Ⅰ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HPLC对翼核果药材中的翼核果素及翼核果醌-Ⅰ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方法学考察;通过测定翼核果素及翼核果醌-Ⅰ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半数清除浓度(IC50)值作为评价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指标。结果翼核果药材中翼核果素及翼核果醌-Ⅰ的含量分别为0.56%,0.10%。2种成分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13,1.63 mg·mL^(-1)。结论 2种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分离度良好,重复性好,抗氧化方法简便、快捷,为翼核果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胡筱希陆国寿黄周锋黄周锋黄建猷谭晓
-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
- HPLC法同时测定消瘤藤中茵芋苷、7-羟基香豆素、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建立测定广西特色瑶药消瘤藤药材中茵芋苷、7-羟基香豆素、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方法: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为25℃,进样量10μl,以外标法定量。结果:茵芋苷浓度在1.032~103.2μg·ml^(-1)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2.7%,n=6);7-羟基香豆素浓度在1.022~102.200μg·ml^(-1)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8%(RSD=3.8%,n=6);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浓度在1.112~111.2μg·ml^(-1)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56%(RSD=3.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控制消瘤藤药材质量的方法。
- 刘吉成梁爽陆国寿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