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阴玮

作品数:9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闪络
  • 3篇在线监测
  • 3篇闪络特性
  • 3篇脉冲
  • 3篇环氧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电站
  • 2篇沿面闪络
  • 2篇设备绝缘
  • 2篇综合在线监测
  • 2篇绝缘
  • 2篇环氧复合材料
  • 2篇即插即用
  • 2篇变电
  • 2篇变电站
  • 1篇电荷特性
  • 1篇电荷注入
  • 1篇电机
  • 1篇电极

机构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成永红
  • 9篇阴玮
  • 8篇陈玉
  • 4篇吴锴
  • 4篇王增彬
  • 4篇孟永鹏
  • 3篇郭亮
  • 3篇周稼斌
  • 2篇任欢
  • 2篇孙颖
  • 2篇韶蕾
  • 2篇孟国栋
  • 2篇李沛准
  • 2篇周彬
  • 2篇季霖烈
  • 1篇丁曼
  • 1篇赵磊
  • 1篇刘通
  • 1篇汤俊萍
  • 1篇石山

传媒

  • 3篇高电压技术
  • 2篇2007年全...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十届高功率...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即插即用技术的断路器在线监测单元的研制
本文研究开发了一套高压断路器多参量综合在线监测单元,该单元将不同监测参量模块化划分后集成到不同信号调理板卡,监测单元可以自动识别插入的信号板卡类型并对其操作,通过插拔不同的信号调理板卡实现对多台设备、多参量的在线监测,达...
阴玮陈伟石山陈玉孟永鹏成永红
关键词:断路器即插即用在线监测
文献传递
环氧及其复合材料气固界面快脉冲闪络特性被引量:7
2008年
设计了用于气固界面闪络的实验装置,可以安装指形电极(曲率半径为10 mm)和平板电极.该设备可输出峰值为125 kV、上升沿和半高宽为20 ns/5μs的快脉冲.研究了无试样时指形电极系统在不同气压下的击穿特性,在空气和SF6气体中不同气压下纯环氧的脉冲闪络特性,以及不同质量分数的Al2O3.3H2O环氧复合材料在0.4 MPa空气中的沿面闪络特性.结果表明,SF6气体中绝缘介质的闪络电压较空气中有更大的分散度,环氧复合材料质量分数为20%时闪络电压最低.
陈玉成永红阴玮李维康孟国栋王增彬周稼斌吴锴
关键词:环氧环氧复合材料SF6
RBF神经网络在发电机定子绝缘剩余击穿电压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以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为平台建立了预测定子绝缘剩余击穿电压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多因子老化试验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在测试样本数量为训练样本数量25%的情况下,剩余击穿电压预测值...
赵磊郭亮阴玮孟永鹏成永红
关键词:定子绝缘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电压预测
文献传递
不同填料的环氧基复合材料在高压脉冲下真空沿面闪络强度试验研究
围绕一台具有200kV输出,上升沿40nS,半高宽200ns,真空度5E3Pa快脉冲真空闪络试验装置,选用了不锈钢与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指形电极系统,研究了不同真空度、不同闪络间隙、不同质量白分比的Al(OH)3微米和SiO...
陈玉成永红汤俊萍孙颖韶蕾陈琪阴玮王增彬刘通
关键词:高压脉冲环氧基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变电站电力设备绝缘综合在线监测系统的开发被引量:35
2007年
变电站大型电力设备的可靠性水平对于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提高供电质量极为重要,当设备发生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使用分立的在线监测系统来实现整个变电站的多设备在线监测,则存在系统构建功能的冗余,故对变电站关键电力设备绝缘进行综合在线监测意义重大。为此,介绍了基于NI-PXI测控总线的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在线监测系统并描述了站内网络管理及站间通讯方案,基于NI Measure-ment Studio/NI-DAQ&VISA软件驱动数据采集卡和示波器进行信号采集,用于实现中低频和高频/超高频绝缘特征信号的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变电站电力设备电气绝缘综合监测方案的设计与研究为实现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专网专建及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成永红陈玉孟永鹏阴玮郭亮任欢季霖烈李沛准周彬
关键词:变电站在线监测PXI总线即插即用
真空ns脉冲下环氧复合材料表面电荷特性被引量:8
2009年
表面电荷的产生、运动和积累与真空脉冲沿面闪络息息相关,为了探寻沿面闪络的机理,研究了真空ns脉冲作用下环氧及其复合材料的表面电荷特性。围绕15 ns/1070 ns(脉冲前沿和半高宽)高峰值和165 ns/960 ns低峰值两种脉冲源,针对纯环氧及其Al(OH)3和TiO2复合材料,测量了ns级脉冲作用前后的表面电位分布。脉冲作用不闪络时,试样将带有正电荷,闪络后,试样表面积累少量负电荷;纯环氧带电量明显高于其复合材料试样;随脉冲作用次数的增加带电量逐渐增加并最终饱和,阴极电位高于阳极。研究认为:脉冲作用下表面电荷积累受电荷注入、二次电子发射及碰撞电离等多种因素影响。闪络通道形成前,二次电子发射和碰撞电离起主要作用;闪络通道形成后,电荷的中和和注入作用占据主导地位。
丁曼成永红阴玮王增彬陈玉周稼斌孟国栋吴锴
关键词:沿面闪络NS脉冲环氧复合材料电荷注入碰撞电离
环氧基片溅射钛副族氧化物薄膜的脉冲真空闪络特性
2008年
在绝缘材料表面制备半导电性及高导热系数的涂层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沿面闪络性能.采用高真空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在环氧基片表面溅射TiO_2、ZrO_2、HfO_2薄膜,使用快脉冲真空闪络实验装置(50ns/600ns,前沿和半高宽时间),在真空度5×10^(-3)Pa时,研究了上述三种氧化物薄膜的真空闪络特性.实验发现,TiO_2和ZrO_2薄膜以无定形态存在,表面颗粒未晶化,而HfO_2薄膜已经晶化.TiO_2薄膜的闪络电压最高,HfO_2薄膜较低.TiO_2和HfO_2随着溅射时间的增加,镀膜的真空闪络电压有所提高,而ZrO_2随着溅射时间的增加,镀膜的真空闪络电压有所下降.结合ANSOFT静电场仿真数据,分析了薄膜的基本特性对闪络后表面电位分布及闪络电压的影响机制.
陈玉成永红王增彬周稼斌阴玮吴锴
关键词:氧化物薄膜纳秒脉冲真空闪络
变电站电力设备绝缘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开发
变电站大型电力设备的可靠性水平对于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提高供电质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尤其导致大面积停电故障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使用分立研发的在线监测系统来实现整个变电站的多设备在...
成永红陈玉孟永鹏阴玮郭亮任欢季霖烈李沛准周彬
关键词:变电站在线监测电网安全运行供电质量绝缘监测
文献传递
指形电极结构设计及其对快脉冲真空闪络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09年
为了更好的研究快脉冲真空闪络,宜选用指形电极结构。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和实验研究指形电极结构对快脉冲下真空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仿真计算了相同电极间距d不同电极曲率半径r时指形电极系统的最大电场强度Emax;相同r不同d时指形电极系统的Emax;不同d、r时指形电极系统的场增强因子f。仿真结果表明:d一定时,电极曲率半径r〈8mm时,电极顶端的最大电场强度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大而迅速减小,r为8-20mm时,电极前端的最大电场强度变化幅度不大;r一定时,d为1-8mm时,随着d增大,最大场强下降到原来的23%,d〉8mm时,电极前端的最大场强下降趋势有所减慢;电极间距d取值越小,电极曲率半径r越大,场增强因子则越小,对应的电场分布越均匀;对于实验研究用指形电极结构,宜采用r〈8mm,d〉8mm的设计参数。基于18/500ns、峰值输出电压为75kV的快脉冲源以及r=10mm的不锈钢指形电极,研究了纯环氧试样在不同d时的闪络特性。实验结果表明:d为5-15mm时,沿面闪络电压值随d的增加而呈线性增长;d为20-45mm时沿面闪络电压增长缓慢,这与真空间距击穿的关系不同。并结合65/600ns脉冲电压和直流电压下平板电极和指形电极的沿面闪络实验数据,研究了r=10mm,d=10mm时指形电极结构的f,实验得出脉冲电压下f=1.73,直流电压下f=1.47。
陈玉成永红孙颖韶蕾阴玮吴锴
关键词:电极结构曲率半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