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脓肿的CT诊断价值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分析腹腔脓肿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腹腔脓肿的CT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对22例患者中29个腹腔脓肿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66%)个脓肿壁为均匀强化的不规则厚壁,厚度约为0.1~1.0cm;12(41%)个脓肿内见到少量气体影或气液面;所有病例均未见到钙化。结论CT对腹腔脓肿定位诊断准确,均匀完整的脓肿壁强化和内部见到含气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 阳红艳许乙凯刘文源曹国洪
- 关键词:脓肿腹腔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Ⅰ期子宫内膜癌的MRI诊断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MRI对Ⅰ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与意义。方法:54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行MRI,分析肿瘤与子宫肌层在动态增强扫描不同时期的对比噪声比(CNR)和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Ⅰa期6例(11%),Ⅰb期29例(54%),Ⅰc期19例(35%),MRI对肿瘤侵犯子宫体肌层<50%的诊断符合率为80%,对于子宫体肌层受累≥50%的诊断符合率为84%。肿瘤与子宫肌层在动态增强扫描延迟期的CNR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MRI能够明确诊断子宫体肌层受侵犯的深度、范围,对于临床治疗有极大的帮助。
- 阳红艳许乙凯曹国洪
- 关键词:子宫肿瘤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
- 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大鼠脾脏荷VX2肿瘤模型的应用(英文)被引量:1
- 2007年
- 背景:CT和MRI对小于1cm脾转移瘤结节的诊断的敏感度均不高,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MR图像能否提高诊断敏感度有待研究。目的:建立大鼠脾脏转移瘤模型,结合特异的网状内皮系统对比剂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行MRI扫描,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MR图像对脾转移瘤的诊断价值。设计:重复测量动物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全军医学影像中心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5-05/2006-03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全军医学影像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25只成年SD大鼠,雌雄不拘,体质量200~300g,实验过程中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摸球法将大鼠分为肿瘤组(n=20)及空白对照组(n=5)。方法:制作脾脏荷VX2肿瘤模型鼠,注射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后行MRI扫描,扫描序列采用T1加权成像(450/12ms)和T2加权成像(4000/128ms)。分析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扫描前后MRI图像上不同组织的信号特点。空白对照组不制备模型,扫描序列与实验组相同。主要观察指标: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扫描前后MRI图像上不同组织的信号特点。结果:纳入大鼠20只,肿瘤组8只死亡,其余12只与对照组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肿瘤组行MR扫描发现有8只脾脏VX2肿瘤形成。①平扫SET1加权成像图像上正常脾实质相对于周围的肌肉及肝实质呈等信号,脾脏VX2肿瘤组织与周围的正常脾实质的信号强度对比较差,肿瘤-脾脏的对比噪声比极差,所有病灶均不能很好显示。②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T2加权成像MR图像上正常脾实质信号强度与平扫时相比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为56.11%;脾脏VX2肿瘤信号强度与增强前比较无明显下降,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为1.90%,与正常脾实质的信号强度下降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T2加权成像MR图像上脾VX2肿瘤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而其周围正常的脾实质信号强度显
- 阳红艳许乙凯吴元魁刘文源吕国士
- SPIO增强MRI成像在大鼠脾脏荷VX2肿瘤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建立大鼠脾脏VX2肿瘤模型,研究大鼠脾VX2肿瘤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I上信号强度变化与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SPIO在大鼠脾脏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只脾脏荷VX2肿瘤模型鼠;静脉注射SPIO后行MRI扫描,扫描序列采用T1WI(450/12ms)和T2WI(4000/128ms)。结果:平扫SET1WI上肿瘤-脾脏的对比噪声比极差,所有病灶均不能很好显示。SPIO增强T2WI上正常脾实质信号强度明显降低,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PSIL)为55.04%;脾脏VX2肿瘤信号强度无明显下降,PSIL为0.87%,与正常脾实质信号强度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9,P<0.001。脾VX2肿瘤的CNR较增强前显著提高,t=6.963,P<0.001。结论:SPIO增强T1WI上正常脾实质与VX2肿瘤组织的对比差,病灶的检出率低,不利于描述病灶的特征。SPIO增强T2WI上脾脏-肿瘤的对比显著,提高了病灶的检出率,改善了病灶影像学特征的描述。
- 阳红艳许乙凯吴元魁刘文源吕国士曹国洪
- 关键词:肿瘤磁共振成像铁化合物
- ADC值量化分析肝脓肿的MR成像特点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量化分析肝脓肿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评估其MR扩散加权成像(DWI)特点,为肝脓肿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资料与方法对32例肝脓肿患者行MR DWI,分析肝脓肿的DWI特点,计算病灶和肝脏、脾及胰腺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发脓肿27例,多发5例,共45个病灶。DWI上典型病灶脓肿壁及分隔表现为稍高于周围肝实质的高信号,脓腔表现为明亮高信号;ADC图上脓肿壁及分隔呈稍高于周围肝实质的高信号,脓腔为低信号;平均ADC值分别为:(1)b=500 s/mm2时,脓肿壁(1.64±0.23)×10-3mm2/s,分隔(1.61±0.16)×10-3mm2/s,脓腔(0.17±0.08)×10-3mm2/s,脓肿周围肝实质(1.62±0.17)×10-3mm2/s,正常肝实质(1.48±0.27)×10-3mm2/s,脾(0.73±0.27)×10-3mm2/s,胰腺(1.89±0.16)×10-3mm2/s;(2)b=1000 s/mm2时,脓肿壁(0.99±0.11)×10-3mm2/s,分隔(1.00±0.07)×10-3mm2/s,脓腔(0.25±0.07)×10-3mm2/s,脓肿周围肝实质(1.55±0.17)×10-3mm2/s,正常肝实质(1.15±0.13)×10-3mm2/s,脾(0.85±0.13)×10-3mm2/s,胰腺(1.41±0.15)×10-3mm2/s。结论分析MR DWI特点,综合量化分析病灶的ADC值,能更好地显示肝脓肿的病理学演变特征,在脓肿定位、定性诊断及临床治疗、预后方面有重要价值。
- 阳红艳顾明柯振武田超谭春燕
- 关键词:脓肿扩散加权成像
- 64层螺旋CT在白血病肺浸润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白血病肺浸润的64层螺旋CT表现,评价64层螺旋CT在白血病肺浸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经临床确诊的21例白血病肺浸润患者胸部CT表现特点,探讨其对于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白血病肺部浸润的CT表现主要为肺间质性的改变,病变呈多样性,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及外周支气管血管间质增厚、小结节影、毛玻璃样改变及斑片影。结论 64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白血病肺部浸润的影像特点及范围大小,对白血病肺部浸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乔赞峰徐元昌阳红艳
- 关键词:白血病肺浸润64层螺旋CT
- 腹腔脓肿的CT诊断价值评估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分析腹腔脓肿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腹腔脓肿的CT诊断水平。方法对2 2例患者其中2 9个腹腔脓肿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6 6 % )个病灶见脓肿壁有均匀强化的不规则厚壁,厚度约为0 .1~1.0cm ;12(4 1% )个脓肿内见到少量气体影或气液平面;所有病例均未见到钙化。结论CT对腹腔脓肿定位诊断准确,均匀完整的脓肿壁强化和内部见到含气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 阳红艳许乙凯曹国洪
- 关键词:腹腔脓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05年
- 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小肾癌(≤3cm)的螺旋CT资料及病理结果。结果:21例小肾癌中实性18例,囊实性2例,囊性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皮质期)15例呈明显全瘤性强化,幅度等于或稍高于肾皮质,其中5例轻中度强化,稍低于肾皮质,5例呈不均匀或分隔状强化或边缘强化,1例呈明显边缘强化。静脉期(皮髓质分界期)强化稍低于肾皮质。髓质期及肾盂期强化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改变。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的诊断中较常规CT有明显优越性,多数小肾癌动脉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强化迅速减退,肾盂期呈更低密度,呈“快进快退”表现,这一强化形式有定性意义;加扫静脉期图像有利于观察小肾癌与正常肾皮质强化模式的区别,避免假阴性或假“驼峰肾”的出现。
- 曹国洪许乙凯阳红艳
- 关键词:小肾癌
- 脾脏转移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与探讨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脾脏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的脾脏转移性肿瘤的B超、CT和MRI表现。结果所有病例中16例(53.3%)为单发结节,7例多发病变(23.3%),7例表现为弥散性微小结节和脾肿大(23.3%)。14例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占46.7%,7例为高回声(23.3%),5例表现为混杂回声(16.7%),2例(6.7%)为等回声,2例(6.7%)表现为"靶征"。22例CT扫描表现为低密度(73.3%),5例(16.7%)为混杂密度,1例(3.3%)为等密度,2例(6.7%)为"牛眼征"或"靶征"。6例行MRI的患者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结论B超、CT和MRI可显示脾脏转移性肿瘤,MRI优于B超和CT。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病史可诊断脾脏转移瘤。
- 阳红艳许乙凯吴元魁刘文源曹国洪
- 关键词:脾脏肿瘤磁共振成像
- 空蝶鞍综合症的MRI特征及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空蝶鞍综合征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间该院MRI诊断空蝶鞍414例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资料,进行归类、分析。结果:MRI显示蝶鞍扩大,垂体变扁,垂体柄延长后移,空蝶鞍患者MRI平均检出率约为4.10%,其中男性为3.22%,女性为5.26%,女性高于男性,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空蝶鞍综合症MRI检出率30岁以后明显升高,70-79年龄段检出率最高。结论:空蝶鞍有典型MRI特征,MRI检出率与年龄、性别有关。
- 田超阳红艳顾明柯振武
- 关键词:垂体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