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阳倩倩

作品数:1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主义
  • 5篇文化
  • 5篇马克思主义
  • 3篇视阈
  • 2篇知识
  • 2篇文化路径
  • 2篇马克思主义大...
  • 2篇默会知识
  • 2篇教学
  • 2篇高校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化
  • 1篇大众文化
  • 1篇德育
  • 1篇德育功能
  • 1篇新论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平台
  • 1篇信仰
  • 1篇信仰缺失

机构

  • 8篇广西师范大学
  • 8篇桂林理工大学
  • 3篇桂林工学院

作者

  • 11篇阳倩倩
  • 8篇罗法洋

传媒

  • 2篇教育与职业
  • 2篇经济与社会发...
  • 2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广西教育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学园
  • 1篇教育界(高等...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简论中学生纪律信仰缺失
2005年
中学生纪律信仰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它严重影响了中学德育工作的成效。而造成中学生纪律信仰缺失的症结又在于德育工作者们对纪律教育的认识与实践。文章从哲理与实证的角度对此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罗法洋阳倩倩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新论被引量:8
2006年
校园文化在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实现学校德育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道德内化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仍有待教育者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研究。
罗法洋阳倩倩
关键词:德育功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文化视阈
2013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关涉的首先是一个文化认同问题,无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形态本质、实践本性还是当前意识形态传播的特点来看,它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属性和强烈的文化诉求,而文化亦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支撑和依托,这就要求我们要寻找到一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文化出口,以文化认同来坚实政治认同。
阳倩倩
关键词:文化诉求文化路径
高校大众文化场域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思考
2011年
高校学生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与我们在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成巨大张力。作者站在认识论的高度,从文化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其中矛盾冲突的表现和原因,并提出了在高校学生大众文化场域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转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的思路。
阳倩倩罗法洋
关键词:大众文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思考
论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的意义
2018年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论断,这一新论断是我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研究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发展,为我党谋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科学清晰的历史坐标,也对世界发展及人类问题的解决有着鲜明的启示。
阳倩倩
默会知识视阈下的“概论”课教学
2014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课程,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长期以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从默会知识理论出发,挖掘教学中大量存在的默会知识,重新审视人类认知的过程和规律,为"概论"课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阳倩倩罗法洋
关键词:默会知识
生命意义视阈下的课堂生活化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生活与教育的关系问题,人们一贯非常关注,伟大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真正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与生活与教育关系问题紧密相关的课堂生活化,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这不但促进了对课堂生活化的研究,还带动了课堂生活化的教学实践发展。但纵观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课堂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对于课堂生活化的认识和实践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罗法洋阳倩倩
关键词:课堂生活化生活教育视阈生命教育工作者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民族文化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民族文化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根基,民族文化路径是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民族文化路径中存在的诸多缺失的基础上,思考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民族文化路径拓展的可操作对策。
阳倩倩罗法洋
关键词:高校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研究
2018年
本文论述基于新媒体平台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提出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受众者的主体地位、有效整合新媒体舆论宣传资源、建立完善的新媒体监管制度、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宣传队伍建设等对策,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前沿阵地,不断拓展与丰富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阳倩倩
关键词:新媒体
论校园文化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基于默会知识理论的视角
2012年
校园文化作为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默会知识理论视角出发,审视校园文化默会维度具有非逻辑性、生活情境、熏陶感染等特征,探析其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激活校园文化默会维度,可以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阳倩倩罗法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校园文化默会知识理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