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方平
- 作品数:89 被引量:197H指数:8
- 供职机构: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地热护弯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地热护弯。;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连接管道的地热护弯。;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闫方平
- 单家寺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实验研究被引量:16
- 2006年
- 实验考察了一种商品水溶性钼盐催化剂(代号A)和一种自制油溶性钼盐催化剂(代号B)对胜利单家寺稠油水热裂解的催化效能。实验稠油50℃黏度111.469Pa·s,含S0.42%,含胶质46.5%,含沥青质16.5%,H/C=1.68。在加水量10%、水热裂解温度260℃、时间24小时条件下,催化剂B在加量0.05%~0.15%范围降黏率维持高值,加量0.08%时最高,催化剂A在加量0.2%时降黏率有明显的峰值;0.08%催化剂B的催化效能明显好于0.2%催化剂A,裂解后稠油的降黏率、含硫、含胶质、含沥青质和H/C值分别为71.2%和62.3%,0.23%和0.29%,26.3%和32.6%,10.3%和11.4%,1.70和1.69;当加水量增大时(≥5%),0.2%催化剂A的催化效能增大,加水量20%时达到最佳,此时水热裂解后稠油的降黏率、含胶质、含沥青质分别为65.8%,27.2%、10.6%;催化剂B在加水量5%时催化效能差,加水量在10%~50%范围时催化效能基本不变。根据不同温度下沥青质含量和降黏率随水热裂解时间变化,在0.08%催化剂B存在下水热裂解速率和程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最后均趋于平衡,280℃、12小时的降黏率为72%左右,240℃、24小时为64%左右,180℃、24小时为20%左右。用作稠油水热裂解催化剂的钼盐,油溶性的优于水溶性的。图3表2参5。
- 王杰祥樊泽霞任熵王兰兰闫方平
- 关键词:稠油水热裂解油溶性钼盐注蒸汽采油
- 油田开采中后期的污水处理被引量:1
- 2014年
- 絮凝—气泡法处理技术是在絮凝理论的基础上再使用气泡处理技术,二者结合使用达到油田污水处理效果。综合试验分析可知,絮凝—气泡法联合处理污水效果更好。油田废水中原油乳化程度高、分散性高、稳定性强、不易清除,加入配备的絮凝剂,使用气泡进行处理,提高絮体稳定性和吸附面积,可以促进颗粒和原油吸附在絮体上,从而达到良好处理污水效果。
- 闫方平刘世恩郭红王洁
- 关键词:油田污水絮凝处理技术
- 新型酸化转向剂的实验室研究
- 2018年
- 对室内合成的1~#~5~#5种酸化转向剂主剂对盐酸溶液粘度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5~#酸化转向剂不仅能起到很好的转向暂堵作用,且酸液破胶彻底,返排容易,大幅度降低了转向剂在储层的残留量,减少了对储层的伤害。对水、乙二醇单丁醚、乙醇和二甲苯4种溶剂对主剂在酸中的溶解性及主剂变粘性能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5~#转向剂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溶于水;酸化转向剂5~#-2、5~#-3在盐酸中溶解迅速,静置120 min后溶液均一透明,无沉淀,无分层;酸化转向剂5~#-2的粘度上升趋势比酸化转向剂5~#有所减缓,最大粘度也有所下降,其在粘度最高点的稳定段较长,破胶迅速,可选用乙二醇单丁醚用作5~#转向剂的溶剂。因此,以5~#为酸化转向剂主剂,以乙二醇单丁醚为溶剂的酸化转向剂5~#-2效果最优。
- 闫方平
- 关键词:溶解性粘性
- 防垢剂吸附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通过静态烧杯实验和动态岩心驱替实验对井下挤注用防垢剂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静态实验结果表明,SA1320C、BHF-06和BHF-02三种防垢剂均为平衡吸附型防垢剂;温度对防垢剂吸附性能的影响较小;三种防垢剂的饱和吸附量都随着平衡浓度的升高而近似呈线性关系增大。动态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防垢剂在岩心中的吸附量与注入时间/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在实验初始阶段成线性关系,吸附量达到饱和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场挤注应用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优选药剂,优化施工参数,使防垢效果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
- 左景栾任韶然于洪敏闫方平霍洪俊樊泽霞
- 关键词:挤注防垢剂饱和吸附量
- 一种新型耐高温耐高矿化度防垢剂的室内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目前防垢剂主要以膦酸盐为主,合成了低磷的二元缩聚物"多胺缩聚物羧酸盐"防垢剂,提高了环保效果。通过配伍性实验、静态最低有效浓度实验及不同温度和矿化度条件下的高温高矿化度实验对防垢剂的防垢效果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多胺缩聚物羧酸盐在温度100℃、实验溶液矿化度为100 000 mg/L,防垢剂浓度在10 mg/L时,防垢率可达90%以上,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高矿化度性能;将"多胺缩聚物羧酸盐"防垢剂与聚丙烯酸类防垢剂进行复配实验,在温度130℃,实验溶液矿化度为130 000 mg/L时,多胺缩聚物羧酸盐与聚丙烯酸类防垢剂在比例为1∶1时,防垢率可达90%以上,复配后可显著提高防垢剂的耐高温、耐高矿化度性能。
- 闫方平
- 关键词:耐高温
- 一种地热用复合开采装置
- 本发明属于资源采集领域,尤其是一种地热用复合开采装置,针对现有的管道在向地热井内投放时,往往不能随意控制管道的长度,并且容易导致管道出现挤压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四角位置上均设有车轮,所述底座的顶...
- 闫方平
- 异常高压致密油藏CO_(2)吞吐参数优化及微观孔隙动用特征--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为例被引量:8
- 2021年
- 为改善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藏在衰竭开发中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的现象,提高储层动用程度,选取3种不同孔隙类型岩心,开展一系列CO_(2)吞吐岩心实验,在明确生产压力、吞吐次数和闷井时间对吞吐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引入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定量评价了不同孔隙结构岩心中不同孔径孔隙的原油动用程度。研究表明:目标储层3类孔隙结构岩心的吞吐采收率随生产压力、吞吐次数和闷井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最佳生产压力为21 MPa,最佳吞吐次数控制在5次以内,最佳闷井时间为12 h;吞吐过程中岩心孔隙结构差异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动用特征,储层物性较好的岩心,大孔隙的原油采出程度始终高于小孔隙,是总采收率的主要“贡献者”,而储层物性差的岩心在吞吐初期大孔隙的原油采出程度高于小孔隙,但在后续吞吐中小孔隙的原油采出程度迅速增加,在累计吞吐采收率中占比达到53%以上。研究成果为吉木萨尔凹陷异常高压致密油藏顺利开展CO_(2)吞吐提供了重要依据。
- 闫方平郭永伟曹梦菁陈颖超褚会丽王晶张笑洋
- 关键词:致密油藏
- 采油防砂卡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防砂卡装置,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接头、外管、下接头、防砂网、进液孔、旋转机构、防砂腔室,外管的上部通过螺纹连接上接头,外管的下部通过螺纹连接下接头,所述的外管的外部设有与内部腔室连通的进液孔,上接头的...
- 刘世恩闫方平
- 文献传递
- 新型无磷防垢剂的研究及应用
- 2014年
- 针对目前防垢剂主要以膦酸盐为主,且很多国家已经禁止使用的问题,合成了不含磷的二元缩聚物"多胺缩聚物羧酸盐"防垢剂,并将"多胺缩聚物羧酸盐"防垢剂与聚丙烯酸类防垢剂进行复配实验。通过静态及动态实验对防垢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多胺缩聚物羧酸盐防垢剂单体及多胺缩聚物羧酸盐与聚丙烯酸类防垢剂按1∶1比例复配防垢剂都具有较好的防垢效果,但多胺缩聚物羧酸盐与聚丙烯酸类防垢剂按1∶1比例复配防垢剂耐高温、耐高矿度性能更好。现场试验表明,新型无磷防垢剂具有较好的防垢效果,提高了产液量,延长了检泵周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闫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