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蕾
- 作品数:22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弹性人工椎体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人工椎体,包括上托板和下托板,上托板和下托板的结构均为横板和竖板构成的L形,其中横板为平面结构,横板与脊椎的横截面配合,竖板为曲面结构,竖板与脊椎的侧面配合,还包括弹性支架,所述弹性支架为空心圆柱...
- 房亚峰欧阳钧吴卫东张晋元孙培栋钱蕾
- 文献传递
- 椎弓根延长术中腰椎弓根延长长度与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程度相关性
- 欧阳钧钱蕾李鹏孙培栋
- 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5
- 2021年
- 脊柱生物力学研究是认识脊柱功能、脊柱发病机制和选择脊柱治疗手段的重要基础。从脊柱的基本构成单位椎骨、椎间盘、韧带、脊柱功能单位以及整体脊柱5个层面总结归纳这些领域的生物力学基本研究进展和成果,包括人体标本的体内和体外试验、动物标本的体内和体外试验以及数学模型等不同研究方法的结果。同时,凝练部分了解尚不充分的生物力学数据,这将成为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 欧阳钧钱蕾孙培栋
- 关键词:脊柱生物力学椎间盘韧带
- 基于协同分析有跌倒史老年人的步态特征研究
- 2024年
- 目的基于肌肉协同和运动协同方法,对比正常老年人,对近1年内有跌倒史的老年人进行步态分析,从而分析该类老年人下肢步态运动特征,为该类高跌倒风险老年人再次跌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14名健康老年人(EC)以及9名曾有跌倒史的老年人(FE),所有受试者均以自然舒适的速度在测力台上完成行走,采集表面肌电信号和运动数据(关节角)、足底压力(COP)、地面反作用力(GRF)。采用非负矩阵分解对表面肌电信号和关节角度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两组肌肉协同和运动协同的差异。结果研究结果提示在步态中,曾有跌倒史老年人的肌肉协同和运动协同数量与老年人无显著差异,提示神经肌肉调控没有发生显著改变。但肌肉协同和运动协同的空间组分发生了改变,包括控制髋关节的肌肉权重增加,控制踝关节的肌肉权重降低;髋关节自由度的权重上升,而踝关节的自由度权重下降。协同各模块间相似性结果提示有跌倒史老年人的模块间独立性较高。结论跌倒并不会改变老年人运动模块的复杂性,但确实会影响肌肉协同和运动协同空间组分的构成。
- 钱蕾刘瑞平欧阳钧
- 关键词:表面肌电信号非负矩阵分解步态分析神经肌肉步态特征
- 椎弓根延长术对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 目的 利用生物力学方法探讨椎弓根延长术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包括运动范围(ROM)、小关节压力(FJL)以及螺钉拔出力(PPF)方法 ①16个新鲜腰椎标本(L2-S1),分别在L4、L5节段行椎弓根延长术,测量完整状态、延...
- 钱蕾
- 关键词:腰椎稳定性生物力学分析有限元分析
- 基于肌肉协同的下肢运动意图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肌肉协同的下肢运动意图识别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将从被识别者检测得到的第一协同结构矩阵,与表示下肢运动过程中标准的肌肉协同的结构矩阵即第二协同结构矩阵进行相似性评估,可以通过皮尔逊相关...
- 刘瑞平欧阳钧钱蕾
- 腰椎椎弓根延长术中不同离断部位对椎管容积影响的数字化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应用数字技术分析腰椎椎弓根离断的位置对延长后的椎管容积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正常腰椎CT数据集,应用Mimics 14.0软件,以双侧椎弓根上缘所在平面为参考面对数据集进行重新定义分割,三维重建第4、5腰椎椎体及椎管数字解剖模型.分别在椎弓根与椎体连接的部位、椎弓根与椎板连接的部位垂直于椎弓根轴线模拟分别离断双侧椎弓根,并对离断后的椎弓根向后延长,置入椎弓根螺钉等仿真手术操作.测量截断平面的椎管面积和前后离断截面间的距离.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第4腰椎节段,椎弓根前部离断椎管截面面积较后部小36.703 mm^2,前后截面间距离为4.003 mm±0.723 mm;在第5腰椎节段,椎弓根前部离断椎管截面面积较后部大11.718 mm2,前后截面间距离为3.278 mm±0.576mm.结论:在第4腰椎节段,椎弓根后端离断对椎管容积增大的有效性要优于前端离断,在第5腰椎节段,则反之.但根据脊柱“三栓理论”,在后部截骨理论上可以给脊柱前柱提供更好的力学稳定性,并且后部截骨在离断过程中对椎管及其周围的组织、尤其是对神经的损伤风险较小,所以总体评价椎弓根后端离断要优于前端离断.
- 房亚峰吴卫东张晋元钱蕾李鹏孙培栋欧阳钧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数字仿真
- 腰椎弓根延长术截骨部位与神经根关系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腰椎弓根延长术截骨部位与其毗邻神经根的解剖关系,为腰椎弓根延长术离断椎弓根提供解剖数据。方法16例成人防腐脊柱标本,自T12-S1去除软组织、棘突、椎板、关节突关节、横突,充分暴露硬膜囊、神经根和腰椎弓根,精细磨削椎弓根至椎弓根-椎体连接处,测量该部位椎弓根上缘至上位神经根下缘的间距(PSRD),椎弓根下缘至下位神经根上缘的间距(PIRD),椎弓根内缘至硬膜囊外缘或内侧神经根外缘的间距(PMRD),椎弓根外缘至外位神经根内缘的间距(PLRD),所有解剖参数都做双侧测量。结果腰椎弓根至上、下、内、外神经根的间距范围分别是4.9~8.6mm,1.0~2.5mm,0~1.6mm,0.7~11.5mm,左、右两侧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之间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弓根截骨延长时,截骨部位的内缘和下缘毗邻的神经根相对于上缘和外缘损伤可能性大,透视下对椎弓根内缘和下缘截骨时要十分小心。
- 李鹏肖钊明钱蕾房亚峰欧阳钧
- 关键词:腰椎弓根神经根
- 腰椎弓根延长术对腰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 欧阳钧钱蕾李鹏孙培栋付茂庆
- 腓骨骨折或缺损对下肢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传统解剖学观念认为腓骨的主要功能是组成踝关节及作为肌肉附着点,而胫骨单独承担膝关节传递至踝关节的重力,腓骨鲜有承重作用[1]。因此腓骨作为"非承重"骨,当发生骨折或缺损造成其连续性缺失时,除远端腓骨骨折外,临床上多数情况下可不行腓骨骨折固定或缺损修复[2]。与此同时,腓骨因其丰富的血供及良好的几何形态等特点作为自体骨移植骨供体,广泛应用于修复骨缺损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 王乙琲许道荣付茂庆钱蕾江春宇欧阳钧
- 关键词:腓骨骨折下肢功能自体骨移植附着点骨缺损腓骨远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