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燕

作品数:16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氧合
  • 4篇外膜
  • 4篇颅脑
  • 4篇脑损伤
  • 3篇体外膜肺氧合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膜肺
  • 3篇肺氧合
  • 2篇动脉
  • 2篇血液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伤患者
  • 2篇术后
  • 2篇通气
  • 2篇内压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综合征

机构

  • 16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6篇郭燕
  • 13篇刘小军
  • 11篇祁绍艳
  • 7篇王文涛
  • 6篇楚紫栋
  • 3篇卢艳秋
  • 3篇刘英
  • 2篇陈春艳
  • 2篇周明锴
  • 2篇刘慧
  • 2篇祁景
  • 1篇任钰鑫
  • 1篇刘爱萍
  • 1篇付艳芹
  • 1篇张东铭
  • 1篇张苏河
  • 1篇时利可
  • 1篇王艮卫
  • 1篇刘晓静
  • 1篇刘新江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临床研究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岛素强化治疗应用于ICU获得性肌无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获得性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在180~200mg/dl,研究组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在80~110mg/dl,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记录并比较2组原发疾病后第1、2、3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肌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BMI)及2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不同测量时间点MRC、BM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控制ICUAW的发生及发展,改善患者预后。
郭燕祁绍艳刘小军
关键词:胰岛素血糖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时机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长,病情重,后期并发症多。呼吸衰竭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方式增加患者氧储备,满足机体氧耗需要,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使用呼吸机通气的具体时机存在较大争议^([1-3])。我们对2013-07—2015-07入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3-07—2015-07我院ICU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78例,男43例,女35例;年龄20~70岁,平均51.6岁;GCS评分3~8分,其中6~8分25例,
时利可周明锴祁绍艳刘小军刘英郭燕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呼吸机辅助通气病死率
液体负平衡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液体负平衡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情况、氧合状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10—2021-12收治的83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液体负平衡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机械通气情况[(吸入氧浓度(FiO_(2))、平台压(Pplat)、呼气末正压(PEEP)、呼吸机使用时间)],氧合状况[治疗前后氧分压(PaO_(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_(2)]、氧合指数(OI)],血流动力学指标[心排血量(CO)、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等临床资料。结果脱机时,2组患者机械通气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O_(2)、OI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P(A-a)O_(2)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O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CVP和MAP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体负平衡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疗效满意,明显降低了机械通气指标,缩短了呼吸机使用时间,升高了PaO_(2),OI和CO,降低了P(A-a)O_(2),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王文涛秦绍杰雷汶璐郭燕祁绍艳刘小军
关键词:液体负平衡重型颅脑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
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早期发现迟发性血肿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早期发现迟发性血肿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09—2017-09 80例颅脑外伤术后迟发性血肿并再次手术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测定患者颅内压,观察组给予连续性颅内压监测,比较2组患者迟发性血肿发现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在12h内发现迟发性血肿例数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颅内压监测可以早期发现颅脑外伤术后迟发性血肿,有利于患者及时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楚紫栋郭燕王艮卫祁绍艳刘小军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迟发性血肿颅脑外伤颅内血肿清除术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成人腹腔内高压患者器官功能、腹腔内压及胃肠道症状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腹腔内高压(IAH)患者器官功能、腹腔内压力(IAP)及胃肠道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6例成人IAH患者,将前期接受传统临床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后期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联用CBP治疗的4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器官功能、IAP及胃肠道症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IAP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灌注压(APP)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胃肠道症状出现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CBP联合传统临床治疗应用于IAH患者中可有效降低IAH,促进器官功能恢复,减轻胃肠道症状。
王文涛秦绍杰雷汶璐郭燕祁绍艳刘小军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腹腔内高压器官功能胃肠道症状
盐酸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29
2020年
目的应用盐酸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2月—10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溶栓、抗凝、脱水降颅内压、营养神经、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盐酸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BI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状况,评估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及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BI评分分别为(51.29±2.83)cm/s、(53.54±2.97)cm/s和(74.83±4.73)分,高于对照组(49.23±2.91)cm/s、(51.07±3.28)cm/s和(70.58±4.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为(21.36±3.35)分,低于对照组(24.55±3.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APTT分别为(3.91±0.72)mPa·s、(10.14±0.95)mPa·s、(1.17±0.20)mPa·s、(4.36±0.35)和(22.83±0.96)s,均低于对照组(5.14±0.75)mPa·s、(11.25±0.98)mPa·s、(1.69±0.24)mPa·s、(5.75±0.39)和(25.74±0.9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盐酸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脑部血流,改善血液流变学状况,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
祁景刘小军祁邵艳卢艳秋刘英郭燕
关键词:盐酸川芎嗪奥扎格雷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ICU中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患者超滤量调整的评估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对ICU中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患者超滤量调整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行CRRT患者37例,分为正常血压水平组(A组,18例),低血压水平组(B组,19例),所有患者入选时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连续监测监测透析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在透析前,透析开始30',4h,24h,48h,记录胸腔液体量(TFC)、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排量(CO),心指数(CI),每搏量(SV);根据各项指标逐渐调整患者超滤量,已达到最佳透析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行CRRT后,TFC均发生明显降低,②B组患者出现MAP,CO,CI下降,及时调整超滤量,可预防低血压进一步发生。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可以准确评价ICU行CRRT患者容量状态,对进一步稳定重症患者循环功能和内环境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郭燕刘小军祁绍艳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早期富含精氨酸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研究早期富含精氨酸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43例(精氨酸),主要评价两组患者术后7 d的免疫学指标、营养学指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实验组CD4+含量、CD4+/CD8+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IgA、IgG、IgM均有所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均有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含精氨酸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
楚紫栋刘慧王文涛郭燕祁绍艳刘小军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精氨酸免疫营养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难治性心源性休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难治性心源性休克(R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6例RCS患者被分为3组:IABP组(n=34)、ECMO组(n=32)及联合(IABP+ECMO)组(n=30)。在常规抗休克用药基础上分别应用IABP、ECMO及IABP+ECMO支持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h、1天、2天、3天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O2)、动脉血乳酸、心肌钙蛋白I(cTnⅠ)、脑利钠肽(BN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管活性药物(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用量的变化、并发症及临床转归(撤机成功率及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治疗3天后,3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逐步改善,而联合组上述指标的改善较IABP组及ECMO组更显著(P〈0.05或P〈0.01);ECMO组的心率、MAP、CVP、SO_2、动脉血乳酸、cTnⅠ、LVEF及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用量等指标的改善优于IABP组(均P〈0.01);IABP组BNP、LVED的改善优于ECMO组(P〈0.05,P〈0.01);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IABP组和ECMO组(χ^2=15.875,P〈0.001;χ^2=4.504,P=0.034);ECMO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IABP组(χ^2=3.957,P=0.047);联合组撤机成功率高于IABP组和ECMO组(χ^2=16.063,P〈0.001;χ^2=5.792,P=0.016);3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BP+ECMO联合治疗在改善RCS患者血液动力学方面优于IABP和ECMO,但联合治疗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率,影响了临床预后的改善;降低并发症成为提高联合治疗疗效的关键。
刘晓静王生锋刘小军祁绍艳卢艳秋郭燕楚紫栋王文涛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疗效
经皮置管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支持撤机后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经皮置管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支持(V-A ECMO)撤机后的血管事件和发生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77例成功撤机的V-A ECMO患者。将发生血管事件患者纳入病例组,未发生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V-A ECMO撤机后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2015—2023年,共有124例患者成功撤机,其中77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15例(15/77,19.48%)发生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CaDVT);7例出现动脉血管并发症(9/77,9.09%),其中3例为下肢动脉闭塞,涉及双侧胫前动脉、双侧胫后动脉远端和足背动脉节段,2例为股动脉血栓,均接受了动脉取栓术,2例为股动脉瘤。年龄≥60岁、ECMO前6 h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ECMO运行时间、ECMO撤机后感染与血管并发症相关。结论V-A ECMO患者撤机后的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和动脉并发症。年龄≥60岁、ECMO运行时间和ECMO撤机后感染是撤机后发生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郭燕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撤机血管事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