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林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大庆油田抗盐聚合物驱矿场试验被引量:12
- 2021年
- 在大庆油田现有条件下,采用清配污稀聚合物溶液驱油与采用清配清稀聚合物溶液驱油相比,前者不仅导致聚合物用量增加,而且致使聚合物驱驱油技术效果变差,经济效益下滑。因此,在清配污稀聚合物驱区块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研究如何降低聚合物用量,改善聚合物驱技术效果,提高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对比评价了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LH2500抗盐聚合物和常规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LH2500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盐性、耐热稳定性、黏弹性和注入能力。天然岩心驱油实验表明,清配污稀LH2500聚合物驱比常规聚合物驱多提高采收率4.9百分点,同时降低聚合物质量浓度100 mg/L。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清配污稀LH2500抗盐聚合物驱现场试验,并与相邻对比区清配清稀常规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进行了对比,两者沉积环境相同,油层发育特征相似,剩余油饱和度和投产初期综合含水率相近。截止到2020年11月,试验区抗盐聚合物驱阶段提高采收率18.6百分点,比对比区常规聚合物驱多提高采收率3.7百分点。
- 韩培慧韩培慧张东郭松林潘峰
- 关键词:抗盐聚合物聚合物驱矿场试验大庆油田
- 二类油层聚驱微观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二类B油层目前已经成为大庆油田的主要开采对象,其地质储量占二类油层的45.8%。针对二类B油层开采差异较大的现象,建立了黏弹性聚合物-原油两相数学模型,并采用对数构象法进行变换;利用VOF法追踪聚驱过程中的两相界面,得到了黏弹性聚合物-原油两相流的数值模型;通过二类油层微观模型研究孔隙结构和聚合物黏弹性对微观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非均质性越强,微观驱油效率越低,孔隙参数较好的二类A油层的驱油效率高于二类B油层2.10%;随着黏度的增加,微观驱油效率增大,黏度比(聚合物与原油的黏度比)为1.5∶1、2.0∶1和10.0∶1的方案驱油效率比黏度比为1.0∶1的方案高0.59%、0.80%和4.10%;随着弹性的增加,微观驱油效率增大,但当松弛时间大于13 s后,微观驱油效率略有降低,说明聚合物的弹性对驱油效率的贡献存在最优值。研究结果为大庆油田二类B油层聚驱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 何源媛钟会影郭松林杨庭宝
- 关键词: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孔隙结构黏弹性驱油效率
- 哈萨克斯坦盐上油藏聚驱前调剖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盐上稠油油藏已进入天然能量开采后期,采出程度30%。在油藏温度22℃,地下原油黏度118mPa.s,包括4注(新钻井)7采(包括中心井1口)的试验区设计进行聚合物驱。聚驱前水驱动态和示踪剂测试表明油藏非均质严重,有2口井必须进行调剖处理。调剖剂初步筛选排除了大庆油田广泛使用的有机交联两性聚合物冻胶,优选出的铬冻胶配方(以g/L计)为:大庆抗盐聚合物(M=3.5×107~4.0×107)2.5+铬酸盐交联剂0.6+复合硫酸盐稳定剂2.4+NaHCO32.0,用清水配液。该试验区于2004年12月至2006-05-06水驱,2006-05-10按调剖半径20m、调剖厚度2m、调剖方向数4对2口井进行铬冻胶调剖,结果使该2口井的注入压力上升,注入剖面大幅改善,4口注入井的视吸水指数超于接近或一致。2006年7月开始注聚合物,注入1.5g/L抗盐聚合物溶液0.25PV,注入期1年,井口黏度700~1700mg/L。2007年7月转后续注水,至2008年8月已提高采收率4.03%,预计最终提高采收率6%。
- 郭松林
- 关键词:调剖剂深部调剖聚合物驱低温油藏稠油油藏
- 大庆油田体膨颗粒调剖剂参数测定研究及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体膨颗粒调剖剂已在大庆油田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保证体膨颗粒调剖剂的质量和应用的规范性,建立其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方法,应用该套装置对体膨颗粒调剖剂的抗压强度进行测试,可以筛选出适合油田应用的体膨颗粒调剖剂,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郭松林
- 关键词:调剖剂抗压强度
- 大庆油田二类B油层聚驱剖面动用规律及其改善
- 2024年
-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开发对象转向性质较差的二类B油层,现有聚合物与油层适应性不强,剖面动用规律不明确,不同地区聚驱开发效果差异较大。针对上述问题,应用矿场剖面数据统计和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二类B油层剖面动用规律和剖面改善方法。结果表明:从吸水层动用情况来看,喇嘛甸地区由于发育厚层河道砂,油层物性好,油层有效厚度动用比例最高,油层以多次动用为主,突进层多,相对吸液量高;萨中和萨南地区河道砂发育规模小,薄砂层较多,物性差,有效厚度动用比例较低,但聚驱后,有效厚度动用比例相比水驱分别增大了12.5%和15.4%,渗透率为100~300 mD的储集层吸入剖面改善明显;从未吸水层动用来看,二类B油层纵向非均质性强,导致层间有效厚度未动用比例较高,剖面改善应以均衡层间动用为主;抗盐聚合物高、低质量浓度交替注入可延缓含水率上升时间,增加低渗透层吸液量,聚驱采出程度提高显著。在喇嘛甸北北块A区开展了DS1200抗盐聚合物和高、低质量浓度交替注入试验,降水增油效果好,可为大庆油田二类B油层聚驱剖面改善提供技术指导。
- 周丛丛曹瑞波孙洪国樊宇郭松林梁国良
- 关键词:大庆油田吸水剖面驱油实验抗盐聚合物
- 高矿化度油藏聚驱适应性研究
- 2023年
- 针对区块地层水总矿化度和二价阳离子浓度偏高,开展了十余种抗盐聚合物的粘性、流变性和稳定性筛选评价,通过物理模拟实验优化出了最佳聚驱体系配方。不同聚合物溶液表现出浓度越大,粘度保留率越低的规律。KY51的驱油能力最强。
- 郭松林吕昌森崔长玉
-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流变性粘度
- 大庆油田过渡带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适应性被引量:3
- 2015年
- 为研究大庆油田过渡带提高采收率方法,通过对大庆油田A区块过渡带与纯油区近5年开发指标对比,采用岩心驱油实验,数值模拟等方法,考察了过渡带地区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过渡带地区与纯油区相比整体水驱开发效果较差,三、四条带水驱效果明显低于一、二条带的。一、二条带聚合物岩心驱油实验可提高采收率12%以上,三元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20%以上,一、二条带适合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而三、四条带适合三元复合驱。一、二条带适合采用五点法井网开采,而三、四条带适合采用九点法井网开采。一条带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最优注采井距为106m,三条带注采井距为75m。
- 吕昌森郭松林张晓芹崔长玉
- 关键词:过渡带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五点法
- 交联聚合物转变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被引量:11
- 2000年
- 由于大量的凝胶体系和影响凝胶强度的油田特定参数的存在,必须从各种凝胶中选出适合油田应用的一种。为了快速量化凝胶强度而设计的一种装置,叫做转变压力装置,是专门为筛选大量凝胶体系而设计的。转变压力装置有一个筛网部件,是由5个100目的筛网组成。测试溶液流过筛网部分,在转变压力测试中给溶液加压,迫使它通过筛网。通过绘制流量与压力曲线图,获得了转变压力。转变压力与凝胶强度成比例,并且用于定量的比较各种凝胶。文章中给出了获得转变压力的说明。
- 李颖牛金刚陈福明郭松林王华
- 关键词:交联凝胶高聚物驱油
- 交联聚合物成胶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8
- 2001年
- 交联聚合物是聚丙烯酰胺与交联剂通过分子内交联和少量的分子间交联所形成的微凝胶体系。研究了影响铝体系交联聚合物成胶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水质、聚合物剪切率、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浓度、聚铝比、聚合物水解度等,取得了一些重要认识。
- 郭松林陈福明李霞
- 关键词:交联聚合物粘度聚合物驱油水解度成胶性能
- 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体系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为提高注聚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研究了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配方优化。影响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水质、复合离子聚合物浓度、复合离子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交联剂浓度、复合离子聚合物体系剪切率、pH值以及实验配制方式等。对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配方进行优化,主要考虑从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等方面进行筛选,拟在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的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在油田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 李霞李颖郭松林
- 关键词: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交联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