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俊红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能量流
  • 3篇热电
  • 3篇热系统
  • 3篇储热
  • 2篇散裂中子源
  • 2篇散热
  • 2篇热电联产
  • 2篇热电联产机组
  • 2篇热负荷
  • 2篇中子
  • 2篇中子源
  • 2篇供热
  • 2篇供热负荷
  • 2篇放热
  • 2篇抽凝式
  • 2篇抽汽
  • 2篇储热系统
  • 1篇调度
  • 1篇散热设计
  • 1篇散热系统

机构

  • 8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网辽宁省电...
  • 1篇国网辽宁省电...

作者

  • 8篇陈群
  • 8篇郝俊红
  • 4篇陈磊
  • 4篇闵勇
  • 3篇徐飞
  • 2篇纪全
  • 2篇陆友莲
  • 2篇胡康
  • 1篇赵甜
  • 1篇许云超
  • 1篇戴远航
  • 1篇王怡飞
  • 1篇徐飞
  • 1篇付荣桓

传媒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能量流法的换热系统变负荷最优运行研究
2019年
相比传统固定节点参数的控制方法,根据热负荷的动态变化实现换热系统最优运行的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系统能耗。本文基于并联换热系统实验平台,应用能量流法和流阻分析分别构建换热系统传热和流动的整体约束,将系统最优运行的参数获取转化为一定热负荷下系统总泵功最小的拉格朗日条件极值问题,通过构建和求解拉格朗日函数,实现变负荷下换热系统的最优运行,从而为换热系统的实时最优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邵卫刘一涛袁野高源郝俊红张孟起陈群
关键词:换热系统控制策略
用于抽凝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储热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抽凝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储热系统,包括:储热换热器、放热换热器、储热装置、循环泵和控制阀。储热换热器、储热装置、循环泵和控制阀组成储热回路;放热换热器、储热装置、循环泵和控制阀组成放热回路。其中,储热换热...
陈群胡康徐飞郝俊红陈磊闵勇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能量的整体输运模型被引量:40
2017年
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是电力和热力等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电力和热力两种异质能源系统在传统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上的差异性,引入理论,结合热电比拟方法,从热量输运的驱动力和阻抗的角度揭示了热系统中基本元件的本构关系,并从能量流的视角对其重新建模,结合热系统的拓扑结构,提出热系统的能量流模型来描述系统中热量的整体输运规律。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能量平衡特性和热量输运的不可逆性,提出了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整体能量流模型,统一了电能传输和热能输运的研究视角,揭示了系统中能量的整体输运规律。最后,针对一个简单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以最小化系统总煤耗为目标,应用能量流和互为边界的方法分别预测了风电出力情况,结果表明能量流法预测的风电出力更准确,从而验证了能量流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陈群郝俊红陈磊戴远航徐飞闵勇
关键词:能量流
散裂中子源靶体系统的散热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散裂中子源靶体系统的有效散热设计是其能否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之一。本文对靶体系统的钨靶和冷却水流道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建立物理模型,对其散热特性以及冷却水的流动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文设计的冷却系统作用下,钨靶的最高温度为200℃,冷却水最高温度为132.1℃,冷却水进出口压差为16.2 kPa,并且冷却水流量分配均匀,能够有效地冷却靶体,使靶体稳定运行。
郝俊红陈群陆友莲纪全
关键词:散裂中子源冷却水系统散热设计
热特性对含储热电–热联供系统的综合调度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储热装置的热特性分析是实现电?热联供系统中电、热综合调度的关键之一。针对含储热的电?热联供系统,应用能量流法构建包含储热、传热和漏热过程在内的系统整体能量流模型,获得系统中电能、热能的整体传输约束。并且,以最小化系统总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分析储热装置热特性对运行成本和风电消纳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储热性能(储热介质最高温度或装置总体积)、传热性能(循环水最大质量流量、换热器面积)和隔热性能(隔热材料厚度),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风电消纳,降低总运行成本。其中,增加储热介质的温度上限和传热装置的总体积可使循环水的平均质量流量分别降低15.3%和17.4%,并且存在最佳的换热器面积和循环水流量上限使得总运行成本最低,可为制定含储热电?热联供系统的综合调度方案提供依据。
郝俊红陈群葛维春陈磊徐飞闵勇
关键词:储热能量流热特性
基于(火积)理论的热系统分析和优化的能量流法被引量:9
2017年
熵产、炳损最小等准则函数法及传统能量流法是热系统性能优化的常用方法,但这些方法难以整体揭示热系统中的部件特性和拓扑特征,增加了系统整体分析和优化的难度。本文基于(火积)理论,利用流体进口温差(或算数平均温差)为特征温差重新定义了换热器的热阻,揭示了热量输运中驱动力和阻抗的本构关系,提出了换热器稳态性能分析的能量流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双回路热管理系统,根据其拓扑特征及换热器的热阻构建了系统的能量流模型;基于基尔霍夫定律,揭示了系统中包含传递和输运两种阻力的热量整体输运规律。最后,应用拉格朗日乘子法优化该系统,获得了系统中换热器的最小总热导及热容量流的最佳分配,说明了本文基于(火积)理论提出的新能量流法在热系统分析和优化中的先进性。
陈群郝俊红付荣桓王怡飞赵思玉赵甜
关键词:热系统能量流热阻
散裂中子源靶体散热系统的流场优化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冷却水是散裂中子源靶体散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其在钨靶狭缝出口处形成的不稳定漩涡会对靶体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应用流体流动的场协同理论,获得了流速分布均匀且无漩涡的最佳流场,并以此为指导,对冷却水流道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冷却水在优化设计后的流道结构中流动时,漩涡尺寸减小,涡量、速度和压力随时间的脉动基本消失,并且在每个并联狭缝内的冷却水流量均匀,能够在满足靶体散热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靶体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郝俊红陈群许云超陆友莲纪全
关键词:散裂中子源流道设计场协同理论
用于抽凝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储热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抽凝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储热系统,包括:储热换热器、放热换热器、储热装置、循环泵和控制阀。储热换热器、储热装置、循环泵和控制阀组成储热回路;放热换热器、储热装置、循环泵和控制阀组成放热回路。其中,储热换热...
陈群胡康徐飞郝俊红陈磊闵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