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旭旭

作品数:32 被引量:283H指数:11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篇体育
  • 13篇武术
  • 6篇中国武术
  • 5篇空手道
  • 4篇文化流变
  • 3篇职工体育
  • 3篇教育
  • 3篇竞技
  • 2篇散打
  • 2篇体育锻炼
  • 2篇体育活动
  • 2篇体育教育
  • 2篇体育专业
  • 2篇文化
  • 2篇武术发展
  • 2篇民族传统
  • 2篇民族传统体育
  • 2篇课程
  • 2篇高校
  • 2篇传统体育

机构

  • 31篇集美大学
  • 8篇温州大学
  • 6篇温州师范学院
  • 3篇厦门大学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作者

  • 31篇郑旭旭
  • 14篇袁镇澜
  • 6篇高楚兰
  • 5篇周永盛
  • 5篇兰自力
  • 5篇倪红莺
  • 3篇蔡传明
  • 2篇林建华
  • 1篇吴鹭江
  • 1篇杜子平
  • 1篇赵克
  • 1篇石文昭
  • 1篇谢军
  • 1篇王海州
  • 1篇陈夕彩

传媒

  • 9篇体育科学研究
  • 4篇北京体育大学...
  • 3篇中华武术(研...
  • 3篇武汉体育学院...
  • 3篇中国体育科技
  • 2篇中华武术
  • 2篇体育科学
  • 1篇体育与科学
  • 1篇漳州师范学院...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体育文史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9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日武术对佛学、佛教借鉴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观察访问法 ,就中日武术对佛教的借鉴进行比较研究。佛教的式律、佛教的禅修 ,佛教禅宗的认识论 ,为中国武术体系的健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日本武士把佛学作为文化教养的必修科目 ,特别在解决“武”之生死决斗时的“心”的问题 ,用佛教的“禅”的修炼 ,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郑旭旭袁镇澜
关键词:武术佛学佛教
空手道源于福建南拳之研究——体育文化流变的考察之一被引量:7
2016年
空手道源于何处?百年余来,日本与中国的学者均有争论。文章从历史学角度梳理近百年来的各类文献,比照近年的各类研究,从琉球与中国关系、明清册封使记载、琉球最早文字记载、刚柔流探祖、《琉球拳法·唐手》分析、松村遗训、冲绳武备誌、琉球唐手与日本武道区别、文化形成环境、唐手技术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认为琉球唐手源于福建南拳,由闽人36姓14世纪末带入琉球。明清时代册封使团的人员与琉球留学生将北方拳种注入琉球唐手,丰富了琉球唐手的技术体系。
郑旭旭高楚兰倪红莺袁镇澜周永盛
关键词:体育文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宫本武藏的《五轮书》看中国武术发展被引量:4
2009年
对日本武术名著《五轮书》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凡是武术就必须突出实战特点,并且要承认武术肯定具有一定程度的残酷性与危险性;2)在现代作为教育的武术,应多采用两人攻防形式练习,动作技术必须遵从战斗原则,求"简单"、"有效",即使是套路也应如此;3)武术在实战中须讲究战略与战术,应提倡"攻击、再攻击"的精神;4)武术的深层次理论须与人生的终极意义相结合,即通过技术练习进入哲学层次,以求得自然率直之心。这4点是值得中国武术借鉴的。
袁镇澜郑旭旭石文昭
关键词:武术实战哲理
组手与形:空手道竞赛方式的演变——体育文化流变的考察之四被引量:3
2017年
从神秘的"一击必杀"到追求"选手安全""判定明晰""趣味观赏"的现代竞技运动,空手道的竞技方式经历过种种尝试。无论是戴护具直接击打的"硬式空手道"还是不戴护具直接击打的"极真会空手道",空手道的探索者们都在寻找体现更强、更快、更高的体育竞技性与传统搏斗术的最佳结合点。提倡"形"与"组手"并举的全日本空手道联盟竞赛方式,目前成为较为权威的现代空手道竞赛方式,也被国际空手道联盟所采用,空手道也即将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空手道竞技方式的演化走向也体现了现代竞技体育的基本趋势:人本化、组织化、规范化、普及化。
周永盛郑旭旭高楚兰倪红莺袁镇澜
关键词:空手道
武术文化刍论被引量:5
1992年
本文从文化的产生和积累,文化模式及文化传播等角度探讨我国武术的特点.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它产生于中华民族这个大群体中,植根于中国这块土地的气候环境中,它的产生是生存的需要,有顽强的生命力;"打练一体"从纯竞技的角度讲是不切实际的,但作为一种文化实体延续,则必须坚持"打练一体"的模式;武术推向国际,必须坚持民族的特质,和保留自己的民族形式.武术作为文化传播,必须把握好时机.
郑旭旭
关键词:武术文化民族特质民族形式文化模式文化传播
中国散打走向奥林匹克竞技场探析被引量:2
2000年
郑旭旭
关键词:奥林匹克赛场中国散打中国武术竞技场武术管理
全文增补中
柔道走向世界的启示被引量:9
2001年
郑旭旭袁镇澜
关键词:柔道段位制创始人哲学思想
散打竞技40年的文化反思被引量:1
2019年
从竞技文化角度,反思散打竞技40年的发展,认为散打竞技是改革开放背景下形成的中国竞技文化,散打的技术源于传统武术,散打竞技是对当代武术传承的补充与完善,是武术本质属性的重现。散打只是传统武术格斗体系的一部分。作为现代竞技,散打是一种游戏,游戏规则的选择,有中国传统思维影响与审美的倾向。散打是具备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竞技项目。散打竞技的追求与奥林匹克“卓越、尊重、友谊”的核心价值是一致的。散打竞技的当代价值在于培养青少年尊重对手、尊重规则和勇敢、担当、果断、克制的品格和气质。
郑旭旭
关键词:文化反思
从空手道入奥历程再论中国武术走向被引量:3
2016年
空手道被准许进入2020年东京奥运会引发关注,文章在中日两国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学角度,梳理了空手道从福建南拳到琉球唐手发展而来的过程;认为空手道入奥有奥委会竞赛制度改革的机遇,还在于空手道演化过程中组织多元、突出格斗、简约规范、提倡终身体育等因素。建议中国武术要更加开放、突出打练并举、简约规范套路、重视礼仪培养、并用丰富有趣的竞赛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
郑旭旭袁镇澜
关键词:空手道
一个日本人对中国传统武术的追求与实践——访冲绳“天行健中国武术馆”
2007年
在日本琉球群岛的冲绳县浦添市,有一座天行健中国武术馆,馆长是日本人宫平保,总教练是中国四川省出身的宋丽。天行健中国武术馆在冲绳县有22个教学点,在美国还有一所支部。有七名辅导员,拥有800余名学生,是当地学生最多的武术馆之一,有的学生已经连续在中国武术馆中练习十六年了。而拥有800余名学生的私立武术馆,在日本已经算是殷实人家了。
郑旭旭
关键词:中国武术日本人中国传统武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