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强

作品数:39 被引量:256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胆管
  • 12篇胆道
  • 11篇胆管癌
  • 10篇腹腔
  • 10篇腹腔镜
  • 9篇内镜
  • 7篇肿瘤
  • 7篇结石
  • 6篇胆囊
  • 6篇射频
  • 6篇细胞
  • 6篇消融
  • 5篇胆道镜
  • 5篇动力疗法
  • 5篇造影
  • 5篇射频消融
  • 5篇十二指肠
  • 5篇疗法
  • 5篇光动力
  • 5篇光动力疗法

机构

  • 24篇广州医学院第...
  • 15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9篇郑强
  • 38篇薛平
  • 36篇卢海武
  • 28篇温子龙
  • 14篇曹良启
  • 11篇张大伟
  • 10篇胡以则
  • 8篇彭和平
  • 6篇杨学伟
  • 5篇蒋小峰
  • 4篇谭夏苗
  • 4篇刘颂航
  • 3篇焦群
  • 2篇陈楷
  • 2篇焦兴元
  • 2篇刘晖
  • 2篇郑超
  • 2篇李悦
  • 1篇关浩
  • 1篇邵子力

传媒

  • 6篇岭南现代临床...
  • 6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华肝脏外科...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广州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全国第二届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8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五水头孢唑林钠预防胆道手术切口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卢海武薛平郑强温子龙谭夏苗刘晖汪普宁彭和平
关键词:头孢唑林钠手术切口感染胆道手术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成本效益比
内镜光动力微创疗法治疗胆管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内镜光动力微创疗法(PDT)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10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胆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内镜下支架置入术;治疗组30例,在支架置入术的基础上,给予内镜下光动力治疗。对62例晚期胆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进行随访。结果经过3年以上的随访,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3%、43.3%及20.0%;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3.8%、25.0%及9.4%,生活质量FACT-Hep量表术后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治疗组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胆红素水平、远处转移及治疗方法是影响胆管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内镜光动力微创疗法(PDT)联合支架置入术提高了胆管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了生活质量,是胆管癌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悦张大伟薛平卢海武郑强曹良启
关键词:胆管癌光动力疗法内镜治疗生存期
内镜下胆道腔内射频消融治疗胆管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腔内射频消融治疗胆管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8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胆管癌患者纳入研究,行内镜ERCP下胆道腔内射频消融,并常规放置胆道内金属支架。观察患者术后的肝功能情况、并发症及生存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胆道腔内射频消融术并放置胆道金属支架。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等胆道感染症状,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患者术后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均较术前下降;术后随访1年,5例患者出现黄疸再发,其中3例行再次腔内射频治疗,1例行鼻胆管引流后好转,1例仅行保守治疗;3个月支架通畅率为100%,6个月支架通畅率为88.9%(16/18),1年支架通畅率为72.2%(13/18);3个月存活率为100%,6个月存活率为94.4%(17/18),1年存活率为83.3%(15/18)。结论:内镜下胆道腔内射频消融治疗联合支架置入术是一种治疗胆管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郑强张大伟薛平卢海武温子龙曹良启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光动力微创疗法在胆管癌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内镜光动力微创疗法(PDT)在胆管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于2005年10月至2007年4月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开展内镜下的光动力微创治疗的15例胆管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5例患者在PDT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效果,治愈3例,好转12例,除1例出现光敏性皮炎、3例出现术后胆道感染外,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至目前为止,仍存活10例,中位生存期达243d(163~575d)。在随访期患者保持稳定的生活质量。结论内镜光动力联合微创治疗在胆管癌综合治疗中,具有创伤少、疗效好、并发症少的特点,对于提高胆管癌综合治疗的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薛平卢海武郑强温子龙胡以则
关键词:胆管肿瘤光动力疗法
经皮经肝胆道镜硬镜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94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1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scopy,PTCS)硬镜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02-01—2016-12-3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行PTCS硬镜碎石术的194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资料。分为二种方法:一步法为同时行肝内胆管穿刺和胆道镜碎石取石术,而二步法为先行肝内胆管穿刺置管引流及胆汁培养后,3~5 d后择期行胆道镜碎石取石术。结果所有病人均成功进行PTCS硬镜碎石术。其中一步法28例(14.4%),二步法166例(85.6%)。手术时间(45.0±8.0)min。用水量为(6000.0±500.0)m L。结石清除情况:完全清除81例(41.8%);非完全清除113例(58.2%),其中109例二级胆管分支内无残留结石。术后发生胆道感染13例(6.7%),出血5例(2.6%)。13例胆道感染病例中有2例并发感染性休克,其中1例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临床死亡,其余病例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162例(83.5%)病人获得随访,总体结石复发率为29.6%(48/162)。结论 PTCS硬镜碎石术对经过选择的肝内胆管结石病例有一定治疗效果,适当辅助使用软镜可能更好地减少胆道残石。二步法较一步法可能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蒋小峰张大伟卢海武温子龙郑强刘颂航杨学伟曹良启薛平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道镜硬质胆道镜肝内胆管结石
内镜技术在晚期胆胰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胆胰肿瘤(胆管癌和胰腺癌)是预后最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困难,预后差.对于不可切除胆胰肿瘤患者,内镜技术如: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ERCP),内镜下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术(EMBD...
曹良启卢海武张大伟郑强温子龙薛平
胆管癌患者胆汁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胆汁中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突变在胆管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重复片段扩增法(TRAP)和PCR-SSCP-银染法检测、分析30例胆管癌患者及10例良性胆道疾病患者胆汁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及P5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胆管癌组端粒酶阳性表达率60%,P53基因突变率50%,良性胆道疾病组无端粒酶活性表达及P53基因突变,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胆管癌组胆汁细胞学检查分级和端粒酶活性及p53基因突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胆管癌组胆汁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突变之间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胆汁中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联合检测有助于胆管癌的诊断。
郑强薛平卢海武胡以则
关键词:胆管癌端粒酶P53基因胆汁
超声联合腹腔镜射频消融术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经超声联合腹腔镜射频消融(lapar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RFA)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本科室收治的肝癌患者62例,分为三组,A组为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射频消融组(22例)、B组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组)(20例)、C组为外科手术组(20例),射频消融组采用超声引导联合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手术组行肝癌根治术,20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RFA组治疗前后以及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同时相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CD19+)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 A、B、C三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3+、CD4+数目、CD4+/CD8+比值、NK细胞数目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较正常对照组稍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A组治疗后1周,外周血CD3+、CD4+、NK数目、CD4+/CD8+比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CD8+数目显著下降(P<0.05),且术后第2周~第4周上述指标仍能维持在优于术前水平;B组治疗后1周,CD3+、CD4+、CD8+数目、CD4+/CD8+比值以及NK细胞数目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至术后第2周时CD3+、CD4+、CD4+/CD8+比值以及NK细胞数目显著高于术前(P<0.01);C组治疗后1周,CD3+、CD4+、CD8+、CD4+/CD8+比值较术前无明显变化,NK细胞数目显著低于术前,术后第2周、第3周上述指标有所改善,至术后第4周CD3+、CD4+数目、CD4+/CD8+比值以及NK细胞数目显著高于术前,而CD8+数目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 LRFA治疗后1周内,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而TACE及外科手术治疗后1周内,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受到抑制,至术后第2周行TACE治疗者细胞免疫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行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需经过4周,细胞免疫功能尚能恢复。故三种治疗肝癌的方法中,对于细胞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善作用:LRFA>TACE>外科手术。
薛平郑超曹良启卢海武郑强温子龙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免疫功能
LC联合EST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价值
2009年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一期联合治疗胆囊和胆管结石病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对16例经B超或CT、MRCP检查证实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在全麻下一期先行ERCP+EST+内镜下胆总管取石以清除胆管结石,然后行LC术。结果1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ERCP+EST+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和LC术,1例LC后经鼻胆管造影见结石残留后再次内镜取石。结论LC联合EST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可行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杨学伟薛平彭和平卢海武郑强胡以则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液K-ras、P53和P16基因联合检测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2007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液标本中K-ras、P53和P16基因联合检测对胆管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PCR-SSCP-银染法和PCR-RFLP法检测30例胆管癌患者和10例良性胆道疾病患者胆汁及十二指肠液标本中上清液及沉渣的K-ras、P53及P16基因突变状况。结果胆管癌组胆汁标本的上清中K-ras、P53和P16基因突变及三基因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56.7%、50%、33%和80%;相应的十二指肠液标本阳性率为43%、36%、20%和70%。良性胆道疾病组仅胆汁标本检出K-ras基因突变1例,良恶性疾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胆管癌3种基因突变的检出率在上清组中明显高于沉渣组(P<0.001),对于胆管刷检阴性的胆管癌患者,联合检测胆汁中3种基因突变的阳性率仍高达66.67%。结论十二指肠液K-ras、P53和P16基因联合检测有助于胆管癌的诊断。
薛平郑强卢海武胡以则
关键词:胆管癌K-RASP53P16十二指肠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