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容
- 作品数:11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肠易激综合征与抑郁症的关系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运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筛选出合并抑郁症的IBS患者4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予以得舒特、多塞平联合精神心理治疗,B组单用得舒特治疗,治疗8周后再行IBS症状计分、SDS和HAMD表评分。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IBS症状计分、SDS评分、HAMD评分明显改善,A组总有效率(83.3%),优于B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IBS患者行抑郁水平评估,联合抗抑郁、精神心理治疗,可以明显改善IBS症状,提高疗效。
- 郑红郑容何岸平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抑郁症
- 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对17例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不典型,多经诊断性抗痨治疗明确诊断。15例治疗后好转,1例因发生肝损害而停药,1例死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而未完成治疗。结论: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诊断较为困难,腹水ADA、腹部CT等对诊断有较大帮助。在保肝治疗同时,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左氧氟沙星为主的抗痨治疗方案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 郑红郑容
- 关键词: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腺苷脱氨酶
- 阿托伐他汀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效应
- 2009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的治疗保护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ACI血脂正常组(A)、ACI高血脂组(AH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ACI血脂正常组(AT组)、阿托伐他汀治疗ACI高血脂组(AHT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定临床治疗效果,测定血脂。结果: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NDS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增高(P<0.05)。A、AH组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MDA血清水平明显降低,SOD血清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清除ACI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效应发挥脑保护作用。
- 郑容郑红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托伐他汀氧化应激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炎性反应因子IL-1β、TNF-α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1β(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血清水平值,探讨同型半胱氨酸、IL-1β、TNF-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病机制和作用,研究IL-1β、TNF-α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发病后的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2组:健康组(N组)与急性脑梗死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TNF-α浓度值,荧光标记免疫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同型半胱氨酸、IL-1β和TNF-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患者血浆IL-1β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IL-1β与TNF-α无显著相关性(P>0.05)。急性脑梗死组IL-1β、TNF-α与同型半胱氨酸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炎性反应过程,急性发病后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增高可能是炎性反应的促发因素。
- 郑容郑红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炎性反应同型半胱氨酸
- 消化道症状为主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胃镜成像诊断特点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消化道症状为主的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胃镜成像诊断特点。方法将该院收治的有消化道症状的GAD患者60例作为A组,有消化道症状的非GAD患者60例作为B组,分别对其进行胃镜和病理检查。结果两组胃镜成像诊断特点明显不同,A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95.00%明显高于B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检查结果相似,A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98.33%与B组90.00%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症状为主的GAD患者,胃镜成像诊断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为主,胃黏膜局部充血、隆起或充血不明显;病理检查提示不伴有胃黏膜萎缩,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为主。
- 蒋远洪朱家秀邹鲜容蒋硕郑容陈勇程从彬陈元怀柳骥绒
- 关键词:消化道症状广泛性焦虑障碍
- 黛力新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合并焦虑抑郁3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观察运用黛力新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疗效。方法运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筛选出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NERD患者32例,随机分为A组16例(实验组)和B组16例(对照组),B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pobid+莫沙必利5mgpotid治疗,A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10.5mgqd(清晨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81.3%,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提高率25.6%,优于对照组的56.3%和8.8%,两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NERD患者应注意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的评估,对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患者行常规治疗联合黛力新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可以有效缓解躯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郑红郑容
- 关键词:黛力新抑郁焦虑
- 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塞相关性分析
- 2014年
-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40例来我院健康体检的老年人设为对照组.检测他们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中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蛋白C水平.结果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蛋白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塞患者治疗后的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蛋白C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易导致脑梗塞,其值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因此临床上监测它们的浓度对疾病的诊断和控制病情的进展以及判断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郑容
- 关键词: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脑梗塞
- 69例癫痫的临床发作类型与脑电图分析
- 2014年
-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各种发作类型的脑电图表现,探讨癫痫病发作类型与脑电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6月69例确诊癫痫病患者进行统计与回顾性分析,规范记录其病史、病因种类及脑电图检查等信息。结果(1)通过对69例癫痫病患者的调查研究,本次研究对象的癫痫病发作类型有三类:症状性性癫痫,特发性性癫痫,隐源性癫痫;(2)症状性癫痫、特发性癫痫、隐源性癫痫发作频率分别为5.12±1.04、3.05±0.98、2.37±1.29次/月,其脑电图阳性率分别为92.61±0.84%、87.06±1.09%、79.20±1.34%;(3)症状性癫痫的病因有两大类:脑内疾患17例和脑外疾患10例。结论脑电图阳性率与癫痫发作次数具有相关性,脑电图检查对癫痫的诊断、分类及病因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王芬郑容明燕
- 关键词:癫痫病脑电图
- 急性脑梗死血清MMPs水平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患者治疗前后和对照组的血清基质金属蛋自酶-2(MMP-2)、基质金属蛋自酶-9(MMP-9)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l(TIMP-1)的水平,评估基质金属蛋自酶在ACI的作用机制,探讨阿托伐他汀对ACI的治疗保护机制。方法实验分为ACI血脂正常组(A)、ACI高血脂组(AH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ACI血脂正常组(AT组)、阿托伐他汀治疗ACI高血脂组(AHT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MMP-2、MMP-9和TIMP-1,生物化学法测定血脂。结果A、AH组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MMP-2、MMP-9浓度明显降低,TIMP-1浓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s水平和增高血清TIMP-1的水平,阿托伐他汀可以调节细胞外基质动态平衡防治ACI。
- 郑容郑红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托伐他汀
- 发病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发病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6例,其中63例发病前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者作为对照组,63例发病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者作为研究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为阿司匹林,两组患者入院后根据发病时间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或尿激酶(UK)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颅内出血发生情况及溶栓治疗前后血压,采用改良版Rankin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预后良好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血压,不会增加颅内出血发生风险或对预后造成明显影响。
- 郑容郭洛宁郑红
-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静脉溶栓颅内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