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仰发

作品数:55 被引量:427H指数:8
供职机构: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专利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矿业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支护
  • 21篇巷道
  • 12篇围岩
  • 11篇锚杆
  • 9篇巷道支护
  • 8篇应力
  • 8篇煤层
  • 7篇顶板
  • 7篇压裂
  • 7篇支护装置
  • 7篇水力压裂
  • 7篇巷道围岩
  • 6篇锚杆支护
  • 5篇支护结构
  • 5篇瓦斯
  • 5篇瓦斯突出
  • 5篇卸压
  • 5篇临时支护
  • 5篇临时支护装置
  • 5篇截割

机构

  • 45篇天地科技股份...
  • 13篇煤炭科学研究...
  • 8篇沈阳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煤新集能源...
  • 2篇中煤科工开采...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新汶矿业集团...
  • 1篇华亭煤电股份...
  • 1篇沈阳百达建建...

作者

  • 55篇郑仰发
  • 28篇姜鹏飞
  • 25篇杨建威
  • 18篇王子越
  • 10篇吴志刚
  • 9篇孙晓冬
  • 9篇马兆瑞
  • 8篇鞠文君
  • 7篇康红普
  • 7篇吴拥政
  • 6篇朱广轶
  • 5篇褚晓威
  • 5篇张振峰
  • 5篇张镇
  • 4篇祝凌甫
  • 3篇范明建
  • 3篇高富强
  • 3篇杨磊
  • 2篇付玉凯
  • 2篇李建波

传媒

  • 3篇煤炭学报
  • 3篇采矿与安全工...
  • 2篇中国矿业
  • 2篇煤矿开采
  • 2篇沈阳大学学报...
  • 1篇煤炭技术
  • 1篇煤炭工程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煤矿安全
  • 1篇矿山工程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2
  • 5篇2021
  • 16篇2020
  • 10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合顶板沿空巷道煤柱宽度优化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11
2022年
复合顶板沿空巷道在回采扰动下,煤柱尺寸选取时应充分考虑其顶板结构的特殊性,巷道支护设计时应更注重复合顶板的控制,并尽可能增加巷道护表面积。以新源煤矿2203轨道平巷为研究对象,在理论计算最小煤柱尺寸范围在6.07~7.12m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采动影响下不同尺寸煤柱受力及变形特征,得出区段煤柱为8m时,一次回采扰动后煤柱中部仍有弹性核心区,支护加固后可以保证二次回采超前动压影响下的巷道安全性,煤柱承载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研究成果在新源煤矿2203轨道平巷进行了工业性应用,围岩控制效果较好,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顺利生产。
任硕任硕李治国郑仰发
关键词:复合顶板动压巷道区段煤柱
一种带卸压功能的锚固剂泵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卸压功能的锚固剂泵送装置,所述带卸压功能的锚固剂泵送装置包括集成缸体、第一柱塞、第二柱塞、活塞杆、联动件、第一弹簧复位柱塞缸和第二弹簧复位柱塞缸等。所述联动件与所述活塞杆、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中的每一...
曹晓明康红普姜鹏飞王子越罗超陈志良刘畅郭吉昌韦尧中杨建威何宗科郑仰发
特厚煤层小窑破坏区域工作面复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通过采用包括地面物探、井下电磁法探测、巷道超前探测在内的综合探测技术,对矿井9煤小窑破坏区域进行详细探测。考虑到矿井9煤特厚煤层工作面两巷与小窑破坏区域的空间位置、围岩结构状况的不同,分别采用包括"超前预注浆+架棚支护"、"高预紧力强力锚网支护+工字钢棚复合支护"等方式,对小窑影响区域的巷道进行支护与加固。现场试验表明,经过支护与加固的小窑破坏区域巷道段,成功抵抗了煤层复采期间的各种压力,巷道围岩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实现了特厚煤层小窑影响区域残留煤炭资源的安全复采。
范明建高福全卢熹郑仰发
关键词:特厚煤层巷道支护
千米深井软岩大巷围岩锚架充协同控制原理、技术及应用被引量:52
2020年
针对煤矿千米深井高应力、软岩大巷围岩强时效大变形难题,以中煤新集口孜东矿软岩大巷为工程背景,根据井下实测数据与支护状况,分析了不同支护方式下巷道围岩大变形、支护构件破坏与失效特征。采用理论计算得出U型钢支架在均布载荷和不同类型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垂直反力、水平推力及弯矩,揭示了充填体对提高U型钢支架发挥其承载能力的作用机制;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锚网喷、锚网喷+钢管混凝土及锚架充3种支护方式控制围岩变形与破坏的效果,阐明了千米深井软岩大巷锚架充协同控制原理。在引进与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支护材料与构件、充填材料与系统、自动架棚机、单轨吊巷道锚杆支护平台的锚架充协同控制技术。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口孜东矿软岩大巷锚架充协同控制方案与参数,并进行了井下试验与推广应用。结果表明,锚架充协同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千米深井软岩大巷围岩大变形,特别是强流变,保持巷道长期稳定。与原支护相比,巷道变形量降低90%以上,同时节约了巷道维护成本,为千米深井软岩大巷围岩控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最后,对锚架充协同控制技术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姜鹏飞康红普康红普刘庆波杨建威高富强杨建威张群涛高富强王海涛
关键词:千米深井软岩大巷U型钢支架架后充填
盾构式快速掘进系统的主动临时支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掘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盾构式快速掘进系统的主动临时支护装置。该主动临时支护装置包括安装于护盾外圈的充气型支护圈,所述充气型支护圈包括:充气组件和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可转动式安装于所述护盾外圈,所述充气...
姜鹏飞王子越刘畅郑仰发杨建威
文献传递
矿区地质动力区划趋势面分析的可视化软件系统
2010年
地质动力区划是矿区防治多种地质灾害的新方法。基于趋势面分析理论和3次样条插值函数及VB调用CAD二次开发成图技术,构建了地质趋势面分析的可视化软件系统。综合矿区地质地形图、震中分布图、地下勘察及地应力测量结果,软件系统可有效区划出活动断裂,从而为煤矿开采设计与瓦斯动力事故等灾害预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朱广轶郑仰发张华兴
关键词:地质动力区划可视化系统
锚杆拱形托板承载力试验与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为深入认识拱形结构对钢托板力学特性的影响,及其与不同锚杆匹配的承载适用性,基于球壳结构弹性力学与极限平衡分析构建了2种拱形托板承载力理论关系式,结合工程实践详细论述了其中5个影响参数。采用实验室加载试验研究了不同板厚、不同拱高的方形托板承载力与变形特征。结果表明:托板承载力与钢板厚度、拱高与拱底圆直径之比呈正增长关系;试验承载力较好地验证了理论计算式的适用性;此外,调向球垫尺寸与强度对托板承载与支护的充分发挥非常重要。综合以上研究与煤炭行业标准,提出常用锚杆规格与拱形托板尺寸的合理匹配表,以供矿山支护工程参考使用。
郑仰发康红普鞠文君张剑李建波
关键词:锚杆支护承载力
水力压裂弱化卸压施工方法及施工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力压裂弱化卸压施工方法及施工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施工探测钻孔,并通过所述探测钻孔获得需要压裂的目标层位;通过采区大巷施工绕道至所述目标层位,并掘进水平工艺巷;进行水平钻孔施工和钻孔压裂弱化施工,直至完成所...
孙晓冬郑仰发郑建伟姜鹏飞马兆瑞赵凯凯
深井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59
2021年
针对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量大、变形持续时间长、巷道难支护等问题,以口孜东矿沿空巷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调研、地应力测试、矿物成分分析及巷道围岩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揭示高地压、强扰动是巷道产生大变形破坏的主要动力源,低抗载性围岩破裂加剧了巷道围岩的结构风化和强度劣化,加剧了巷道扩容变形,构成巷道产生大变形的主要内因;巷道断面不合理,支护强度低,加剧了巷道围岩扩容变形,构成巷道大变形的主要外因。从巷道破坏模式方面分析巷道5种典型变形破坏特征及发生机制;通过现场观测,揭示巷道表面变形的空间非对称性、不同深度围岩变形的跳跃性,以及巷道围岩内部结构劣化的非均匀性和跳跃性;总结了巷道大变形机理是高应力驱动下塑性区劣化后的围岩产生显著的流变与强烈的扩容变形,加速了巷道的变形失稳。提出口孜东矿沿空掘巷以“高预应力主动支护、注浆改性加固、强帮护顶”为核心的沿空掘巷支护技术,现场监测表明,该支护方案可有效控制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
程利兴康红普姜鹏飞姜鹏飞杨建威李文洲伊康
关键词:千米深井大变形软岩巷道沿空掘巷
极近距离煤层变厚度顶板下部回采巷道综合控制技术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三交河矿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变厚度顶板下部煤巷布置及合理支护的技术难题,通过上部残留煤柱应力扩散分析与提高掘采回收效率考量,确定601首采面两巷采用反向大错距的布置方案。在开展现场巷道顶板窥视、锚固力测试与预紧扭矩转化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不同地质条件的煤巷差异化支护方案:架棚-锚杆联合支护、锚杆-锚索支护及锚杆-钢带-锚索支护。在井下实施了两条回采巷道的全进尺支护示范,监测结果表明:掘巷期间锚杆锚索工作载荷快速稳定,预紧力设计合理,围岩最大变形量30mm;回采期间超前巷道顶板最大下沉93mm。相关回采巷道综合控制技术保障了近距离下部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
郑仰发张剑林健李中伟李建波
关键词:极近距离煤层巷道布置锚杆支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