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郁万江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CT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样
  • 1篇动脉瘤样骨囊...
  • 1篇对比造影
  • 1篇异常增殖
  • 1篇异常增殖症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增厚
  • 1篇增殖
  • 1篇增殖症
  • 1篇双对比造影
  • 1篇皮质
  • 1篇气钡双对比
  • 1篇气钡双对比造...
  • 1篇族性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病

机构

  • 5篇青岛医学院
  • 1篇青岛市第八人...

作者

  • 5篇郁万江
  • 3篇刘吉华
  • 2篇徐爱德
  • 1篇赵禾身
  • 1篇吕世娟
  • 1篇韩迅德
  • 1篇王松

传媒

  • 2篇青岛医学院学...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诊断被引量:3
1997年
①目的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诊断特征。②方法对10例经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8例典型的动脉瘤样骨囊肿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蜂窝状囊实性软组织肿块,骨性包壳内缘见多弧状压迹。1例出现液-液平面,2例出现不规则细条状钙化。④结论边界清楚的骨质破坏区内蜂窝状囊实性肿块征象较液-液平面征象更有诊断价值。
王凯郁万江郁万江
关键词:骨囊肿动脉瘤CT
无插管倾斜法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的效果评价
1998年
1目的 探讨无插管倾斜法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2方法 随机选取 5 0例行全消化道检查的病人 ,采用无插管倾斜法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对其进行检查。跟踪观察各组小肠的气钡双对比效果并摄片 ,记录检查时间。 3结果  5 0例病人均取得满意的气钡双对比效果。其中 35例服用胃复安者完成检查用时 5~ 10 m in,未服用者用时 10~ 15 min.4结论 无插管倾斜法气钡双对比造影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 ,可作为插管法的替代方法 。
郁万江孙全伟
关键词:放射造影术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8例CT分析被引量:7
1996年
目的;分析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表现特点,阐述其诊断优势。材料和方法:对1991年以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骨纤的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X线平片对比、结果:CT在骨纤的诊断上有以下优势:1.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病变的部位和范围;2可以更好地反映其病理基础;3.更有利于鉴别诊断。结论:CT是骨纤诊断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在颅有和股骨颈等部位的骨纤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郁万江刘吉华徐爱德王松
关键词:骨纤维异常增殖症CT表现
家族性泛发性骨皮质增厚症三例被引量:2
1994年
家族性泛发性骨皮质增厚症三例吕世娟,郁万江,赵禾身泛发性骨皮质增厚症,又称骨内膜增生症或Van-Buchem病,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全身性骨胳广泛硬化的疾病,较为少见。我们遇到3例,同属于一个家族。例1男,75岁。主诉腰腿痛40余年,近15年听力...
吕世娟郁万江赵禾身
关键词:骨皮质增厚症泛发性X线诊断
髋关节病变 CT 检查价值初探被引量:1
1997年
①目的探讨CT检查对髋关节病变的价值和适应证。②方法回顾性阅读82例髋关节病变病人的CT扫描片和X线平片,逐一记录关节不同部位的异常情况并行统计学处理。③结果CT和X线平片显示有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异常者分别为56和11个关节,前后部关节间隙异常者分别为36和0个关节,前后部骨性关节面异常者分别为38和0个关节;关节内游离体显示数目分别为35和12枚;邻关节骨内病灶显示数目分别为98和53个,其中大小、位置及边界明确者分别为93和13个,可确定内部成分(气体、液体、软组织、钙化和骨化)者分别为90和7个。④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CT在显示髋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关节前后部间隙和关节面,关节内游离体和邻关节骨内病灶方面有明显优势。因此,对临床和X线平片可疑髋关节肿胀、肿物、关节内游离体,邻关节骨内病灶,化脓性髋关节炎和股骨头缺血坏死或上述病变难以确定部位、范围和程度而需决定治疗方案者,应采用CT检查。
刘吉华徐爱德韩迅德韩迅德
关键词:髋关节病变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