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铭

作品数:99 被引量:516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中医
  • 24篇肝炎
  • 20篇慢性
  • 18篇纤维化
  • 18篇肝纤维化
  • 12篇病毒
  • 11篇肝硬化
  • 9篇乙肝
  • 9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8篇原发性
  • 8篇中医药
  • 8篇细胞
  • 8篇疗效
  • 8篇慢性乙型
  • 7篇慢性乙型肝炎
  • 6篇药疗
  • 6篇药疗法
  • 6篇医药疗法
  • 6篇脂肪

机构

  • 88篇江苏省中医院
  • 44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东南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药...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江北人民...
  • 1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淮安市妇幼保...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 1篇上海市东方医...
  • 1篇安徽省五河县...
  • 1篇南京市祖堂山...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98篇邵铭
  • 18篇郭海燕
  • 16篇赵建学
  • 15篇陆原
  • 12篇陆玮婷
  • 12篇何晶
  • 11篇赵红兵
  • 11篇袁征
  • 10篇万凌峰
  • 10篇车军勇
  • 10篇陈广梅
  • 8篇刘丽娜
  • 8篇史会连
  • 6篇陈四清
  • 6篇乔飞
  • 5篇孙志广
  • 4篇刘沈林
  • 3篇徐祥涛
  • 3篇薛博瑜
  • 3篇沈洪

传媒

  • 12篇辽宁中医药大...
  • 8篇四川中医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河北中医
  • 3篇江苏中医药
  • 3篇祝您健康
  • 3篇湖南中医杂志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中医杂志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西部医学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第三届世界中...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年份

  • 5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12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与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结合西医保肝对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保肝对症治疗,2组疗程均为半年。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各种辅助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血清学标志物阴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单纯西医方法有一定优势。
赵建学邵铭车军勇成建山刘沈林(指导)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甘利欣香砂六君子汤乙肝方一贯煎桃红四物汤
胃癌癌前状态细胞凋亡检测方法探讨
2008年
目的探讨胃癌癌前状态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方法胃镜取活组织标本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癌前状态38例,将组织消化成单个细胞后,随机分别采用PI单染、TUNEL法、AnnexinV/PI双染后,再于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PI单染法细胞凋亡率(20.00±7.19)%,TUNEL法细胞凋亡率(39.00±12.17)%,AnnexinV/PI双染细胞凋亡率(28.00±10.62)%。任意两组比较均不同。结论三种检测方法中,AnnexinV/PI双染较为灵敏、准确、特异,另外两种方法均有缺点。
赵建学刘沈林邵铭车军勇
关键词:胃癌癌前状态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
乔松素对高脂饲养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乔松素对高脂饲养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乔松素10mg·kg^-1组(10mg·kg^-1·d^-1)和乔松素30mg·kg^-1组(30mg·kg^-1·d^-1),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法检测SREBP-1c miRNA及PPAR-αmi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乔松素治疗组可降低NAFLD大鼠FPS、INS、HOMA-IR、TC、TG、肝脏指数、AST、ALT、MDA、SREBP-1c miRNA及SREBP-1c水平(P<0.05),升高SOD、GSH、CAT、PPAR-αmiRNA及PPAR-α水平(P<0.05),且乔松素30mg·kg^-1组改善程度优于乔松素10mg·kg^-1组(P<0.05)。结论:乔松素对高脂饲养的NAFLD大鼠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REBP-1c及PPAR-α水平有关。
孙经纬邵铭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乔松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邹良材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经验被引量:5
2019年
慢性病毒性肝炎多数与湿热瘀毒有关,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肾等脏腑。邹良材临证主张运用清热解毒法、疏肝运脾法、化湿健脾法、泻肝和胃法、柔肝健脾法、双补脾肾法、养阴柔肝法、清金制木法、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重视辨证施治,用药灵活,取得良效。
陈广梅黄睿王玉兰陈四清邵铭吴超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
邵铭教授治疗肝硬化的活血化瘀法用药经验被引量:2
2019年
邵铭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血瘀既是肝硬化形成的原因,也是肝硬化病程中始终存在的病理因素,活血化瘀法应贯穿肝硬化治疗的始终。此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右胁肋下隐隐作痛,胀痛或刺痛,入夜尤甚,面色黧黑,身觉乏力。邵铭教授根据经验把化瘀类药物分为四类,分别为血中气药、活血轻药、活血重药、活血猛药。血中气药、轻药主要应用于肝硬化早期;活血重药、猛药适用于器械检查明确有肝硬化结节,肝脏表面凹凸不平的患者。临床应严格辨证论治,区分用药。
顾姣邵铭
关键词:肝硬化血瘀活血化瘀
内伤发热中医用药思路被引量:17
2014年
论述了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内伤发热病因主要是内伤饮食、劳倦、情志、病后续发等。其病机主要是痰湿、气滞、瘀结、气血阴阳亏虚。治疗不外乎清化痰(湿)热、行气、活血、补气、补血、养阴、补阳。
何晶赵红兵邵铭陈广梅万凌峰陆原
关键词:内伤发热病因病机
苦黄颗粒治疗病毒性黄疸型肝炎35例总结
2005年
目的 :观察苦黄颗粒对病毒性黄疸型肝炎辨证属湿热黄疸 (阳黄 )证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口服苦黄颗粒 ,对照组静脉滴注苦黄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综合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苦黄颗粒对病毒性黄疸型肝炎辨证属湿热黄疸 (阳黄 )
董筠邵铭徐艺姜星火
关键词:黄疸型肝炎病毒性湿热黄疸阳黄显著性差异
邵铭教授运用八味降酶汤治疗慢性肝炎被引量:2
2015年
邵铭教授认为,慢性肝炎病因可从内外因两方面考虑,外因主要为湿热疫毒浸淫,饮食不节,内因主要责之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内伤等,病理因素以湿热邪毒侵袭为主。并根据肝脾之间的病理生理之联系,秉承古人"肝病及脾"的观点,在治疗慢性肝炎时,始终注重顾护脾胃,扶正以祛邪。并自拟以清热解毒利湿药物为主、辅以健脾药物的"八味降酶汤",治疗临床以转氨酶升高为主,又有肝胆湿热内蕴者。
韩啥袁征邵铭
关键词:慢性肝炎湿热内蕴型
痰湿体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其与T细胞亚群TH-17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研究痰湿体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与非痰湿体质患者之间的特征分析及其与TH-17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南京市城乡258例因NAFLD来医院门诊就诊的NAFLD患者按照体质调查,并进行量表分析,并记录患者检查结果,分析主要痰湿体质和非痰湿体质体质类型与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痰湿体质NAFLD组和非痰湿体质NAFLD组,通过ELISA法测定T细胞亚群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3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痰湿体质组在生活方式上,易食用辛辣油腻食物(P<0.001),少动喜卧(P=0.001),从基本情况上,痰湿体质患者罹患糖尿病比例较高(P=0.03),更易身体质量指数(BMI)升高(P<0.001)。从辅助检查上,痰湿体质患者谷丙转氨酶(肝酶)更容易出现异常(P=0.04),B超提示重度脂肪肝比例高(P=0.04)。痰湿体质NAFLD组的IL-17、IL-6和TGF-β1水平高于非痰湿体质NAFLD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痰湿体质组NAFLD易BMI异常升高,出现重度脂肪肝、肝功能异常,需引起我们临床足够重视,可从生活方式调节及中医辨证论治等方面来调节。从细胞因子方面,痰湿体质NAFLD和IL-17、IL-6和TGF-β1有明显相关性,痰湿体质可能和TH-17细胞亚群及调节免疫有关。
史会连田文君刘丽娜乔飞叶丽芳邵铭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体质IL-17
新综合疗法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新综合疗法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新综合疗法组总有效率及存活率均优于旧综合疗法组;新综合疗法组之肝性脑病、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均低于旧法组;新综合疗法组显效者退黄时间少于旧法组。结论:治疗重型肝炎之新综合疗法方案较为全面、合理。
潘雪飞张长法殷杰陈小凤邵铭王前山
关键词:重型肝炎血浆置换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