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物
  • 2篇用药
  • 2篇综合征
  • 2篇疗效
  • 2篇疗效比较
  • 2篇卵巢
  • 1篇心病
  • 1篇心房
  • 1篇心房功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大鼠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功能
  • 1篇癣菌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布替萘芬
  • 1篇盐酸布替萘芬...
  • 1篇氧化酶

机构

  • 5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11篇邢人鑫
  • 2篇谭刚
  • 2篇冯敏
  • 1篇邓成莲
  • 1篇李永芳
  • 1篇王欢
  • 1篇谭刚
  • 1篇冯敏
  • 1篇苟元彬
  • 1篇邢薇
  • 1篇李光志
  • 1篇杨秀云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医药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ab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铂类药物化疗耐药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通过检测Gab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癌铂类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该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手术切除的107例患者浆液性卵巢癌组织、12例膀胱癌根治术中切除正常卵巢组织中Gab2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Gab2表达与临床分期,以及与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组织中Gab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且与肿瘤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有关,分期越晚表达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卵巢癌患者化疗敏感,46例发生耐药,化疗耐药患者Gab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敏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b2可能成为预测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有效指标之一。
冯敏邢人鑫邢薇苟元彬李光志
关键词:卵巢肿瘤顺铂耐药
扩心病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病因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异常、各种代谢异常、抗肿瘤药、家族遗传性等有关^[1]。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腔扩大、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其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是医学治疗领域中的一大难题。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不少学者针对其可能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临床症状提出各种临床治疗方案。本文就此复习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作一概述如下。
谭刚邢人鑫李永芳
关键词:扩心病
siRNA沉默Twist1增强吉西他滨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2015年
目的通过抑制Twist1来观察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变化。方法通过靶向人Twist1基因小干扰RNA(siRNA)抑制Twist1的表达;用Western法检测Twist1的表达、Annexin V/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吉西他滨诱导的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及可能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线粒体途径;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的电位。结果 Twist1沉默显著增加了Panc-1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JNK/线粒体的途径被激活,Twist1 siRNA诱导线粒体膜去极化同时显著上调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Fis1并降低融合相关蛋白Mfn1的表达。Twist1 siRNA提高了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进一步增加ROS。结论 siRNA介导的Twist1沉默在PANC-1细胞对吉西他滨化疗耐受中扮演了关键角色,Twist1沉默可能作为胰腺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邢人鑫冯敏
关键词:胰腺癌TWIST1吉西他滨小干扰RNA辣根过氧化酶
我院2009-2012年用药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客观评估该院近年来用药情况,为合理调控用药结构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医院2009-2012门诊急诊药房及住院药房用药情况和配方数据量,从药品总金额、药理分类、用药金额、抗微生物药品等几方面比较分析。结果药品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8.07%,处方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3.27%;抗微生物药品金额年增长率17.75%,应用较多的前15种药品金额年平均下降5.03%,非抗生素比例年平均增长率9.65%。结论该院2009-2012年用药情况基本符合合理用药要求,有待进一步改善。
邢人鑫
关键词:用药分析金额排序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3年
分析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将在我院确诊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者纳入研究,并行分组处理,分组依据:入院先后顺序(2021.5~2022.5),共计48例进行分组,组别设置:对照组、观察组,开展护理措施: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对护理后的满意度、并发症、负性情绪评分(护理前、后)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而护理后以观察组评分更低,各数据对比均显示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对于患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患者来讲意义重大,可推广。
冯敏邢人鑫王欢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预后
我院2010年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应用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我院2010年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应用状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全年8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药物的情况。结果在使用药物上,枸橼酸铋钾占总使用品种次的构成首位;36.0%的被调查病例使用1种抗菌药品,34.0%使用2种消化性溃疡药物;800例患者中共有30例进行了不合理使用消化性溃疡药物,发生率为3.75%,多为疗程不当造成。结论我院2010年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应用以枸橼酸铋钾为主,多为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虽然比较低,但是还需要严格控制与使用。
邢人鑫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药物枸橼酸铋钾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
盐酸布替萘芬乳膏与酮康唑乳膏治疗皮肤癣菌感染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布替萘芬治疗皮肤癣菌的疗效。方法选取有效皮肤癣菌病例189例,男108例,女81例,体癣43例,股癣38例、手足癣74例,花斑癣34例,年龄(38±25)岁,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95例,男性61例,女性34例,体癣23例,股癣20例、手足癣37例,花斑癣15例,使用盐酸布替萘芬乳膏为治疗组;B组94例,男性47例,女性47例,体癣20例,股癣18例、手足癣37例,花斑癣19例,使用酮康唑乳膏为对照组。疗程4周。结果 A组平均治愈率为100%,真菌菌检转阴率为93.7%;B组平均治愈率80.6%,真菌菌检转阴率为60.2%;停药8周后随访或检查,A组复发率为0,B组复发率为30.7%;说明布替萘芬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替萘芬是治疗皮肤癣菌的有效药物,且优于酮康唑。
邢人鑫
关键词:布替萘芬酮康唑皮肤癣菌疗效比较
通塞脉片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治疗效果及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究通塞脉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功能、心肌损伤、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大鼠73只,以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式建立AMI大鼠模型,成功造模的AMI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组(MAPK抑制剂10 mg/kg)、通塞脉片低剂量组(通塞脉片0.28 g/kg)、通塞脉片高剂量组(通塞脉片0.56 g/kg)、通塞脉片高剂量+p38 MAPK抑制剂组(通塞脉片0.56 g/kg+MAPK抑制剂10 mg/kg),每组12只;另取12只正常大鼠同造模方法进行相同的手术操作但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作为假手术组。各组给予相应干预14 d,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胶原组织Ⅰ型(CollagenⅠ)和心肌胶原组织Ⅲ型(CollagenⅢ)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38 MAP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p38 MAPK抑制剂组、通塞脉片低剂量组、通塞脉片高剂量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的缓解,LVEDV、LVESV、cTnI、LDH、TNF-α、IL-6、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CollagenⅠ、CollagenⅢ、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p38 MAPK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LVEF、LVFS、IL-10显著升高(P<0.05)。与p38 MAPK抑制剂组和通塞脉片高剂量组比较,通塞脉片高剂量+p38 MAPK抑制剂组LVEDV、LVESV、cTnI、LDH、TNF-α、IL-6、CVF、CollagenⅠ、CollagenⅢ、p-p38 MAPK/p38 MAPK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LVEF[(64.31±7.78)%vs(52.89±7.05)%、(57.40±7.42)%]、LVFS[(34.51±5.29)%vs(27.02±5.01)、(25.04
郭怀蕾谭刚杨秀云邢人鑫
关键词:通塞脉片心肌梗死心室功能心房功能心肌损伤
金刚藤口服液基于免疫调节对大鼠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从免疫调节角度研究金刚藤口服液对大鼠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未交配的SPF级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金刚藤胶囊)组、金刚藤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实验第1天,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戊巴比妥麻醉,采用双侧输卵管注入30%苯酚胶浆生理盐水溶液,制作大鼠盆腔炎模型。造模后正常组和模型组ig给予纯净水,其余各组ig给予药物,其中阳性组日给药量为540 mg·kg-1,金刚藤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日给药量分别为:15 mg·kg-1、30 mg·kg-1、60 mg·kg-1,每天1次,共ig治疗20天。第21天断颈处死动物,ELISA法测定各实验组大鼠血浆IgA、IgM和IgG含量;剖取子宫,称重后做病理形态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重量系数[(11.7±1.92)mg·g-1]极显著增大(P<0.01),血浆IgA[(27.99±5.49)μg·mL-1]、IgM[(21.94±1.98)μg·mL-1]和IgG[(4.85±1.97)μg·mL-1]含量均有极显著减少(P<0.01);子宫炎症性病变显著加重;与模型组比较,金刚藤口服液组可显著减小大鼠子宫重量系数(P<0.05),增加血浆IgA、IgM和IgG含量(P<0.05),且能减轻子宫炎症性病变。结论:金刚藤口服液可通过调节大鼠血浆免疫球蛋白浓度而对慢性盆腔炎产生治疗作用。
邢人鑫
关键词:免疫调节慢性盆腔炎
中剂量激素抢救维甲酸综合征一例
2008年
维甲酸综合征是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时出现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我们成功抢救1例维甲酸综合征患者,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2岁。因确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年多,皮肤紫癜2d、第2次复发于2007年8月15口收住院。3年前患者凶皮肤出血点、紫癜入院。结合外周血常规、骨髓常规及组织化学等检查确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谭刚邢人鑫邓成莲
关键词:维甲酸综合征激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