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掌
- 作品数:7 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病毒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09年
-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包括70余种病毒,其中20多种病毒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登革、乙型脑炎、蜱媒脑炎、黄热、西尼罗、圣路易脑炎、库宁、墨累谷脑炎、罗西奥、波瓦生、科萨努尔森林病、鄂木斯克出血热、韦塞尔斯布朗病、跳跃病、伊利乌斯等黄病毒可引起人类脑炎和出血热等严重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仍属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就黄病毒的分类、生物学特性、主要疾病及其分布、宿主、媒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邓掌张海林
- 关键词:虫媒病毒黄病毒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
- 云南省脑炎患者脑脊液中检测到基因Ⅰ和Ⅲ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调查云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者感染乙脑病毒(JEV)基因型状况。方法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医院和大理州医院采集脑炎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20份和脑脊液标本11份,用RT-PCR法检测JEV核酸,阳性者进行JEV-PreM/C区基因序列测定,用核苷酸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用RT-PCR法从11例脑炎患者脑脊液标本中检测到JEV核酸阳性3份(JB114、JB135和DLN24),而20例脑炎患者血清标本均为阴性。3株病毒的PreM/C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JB114、JB135与JEV基因Ⅰ型代表株同源性高达98.3%和99.2%,而与Ⅱ、Ⅲ、Ⅳ型仅为82.5%~84.6%;DLN24与基因Ⅲ型代表株同源性为94.6%,而与基因Ⅰ、Ⅱ、Ⅳ型分别为85.0%、82.5%和80.4%。进化树分析显示,JB114和JB135位于基因Ⅰ型分支中,DLN24位于基因Ⅲ型分支上。结果表明,来自西双版纳的JB114和JB135病毒株属于基因Ⅰ型,来自大理的DLN24病毒株为基因Ⅲ型。结论云南省乙脑患者中分别存在基因Ⅰ型和Ⅲ型JEV感染的病例,表明云南省存在这两个基因型病毒的共同流行。
- 袁军付士红张海林邓掌范建华杨卫红王静林曹玉玺冯云章域震李园园李鸿斌王宇朱进王力华梁国栋
-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基因型
- 云南省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相关病毒IgM抗体检测及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调查云南省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的发病病因。方法在云南省部分地区采集病毒性脑炎和不踞原因发热患者血清和脑脊液标本,用ELISA法检测患者标本中包括虫媒病毒、肠道病毒和呼吸道病毒中15种病毒的IgM抗体。结果在云南省共采集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标本526份,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标本221份。经ELISA法检测,病毒性脑炎患者标本中乙型脑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版纳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登革热病毒和罗斯河病毒的IgM抗体阳性率依次为50.95%(阳性数=268)、21.48%(113)、19.58%(103)、7.41%(39)、3.04%(16)、1.71%(9)、1.00%(5)和0.38%(2);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中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版纳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罗斯河病毒和巴马森林病毒的IgM抗体阳性率依次为21.27%(47)、20.36%(45)、13.12%(29)、12.67%(28)、11.76%(26)、4.52%(10)、1.81%(4)、1.81%(4)和0.45%(1)。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版纳病毒、罗斯河病毒和巴马森林病毒感染以7一lO月为主,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感染以7—8月居多。结论乙型脑炎病毒是云南省夏秋季病毒性脑炎流行的主要病原体,柯萨奇、埃可和单纯疱疹病毒是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重要病原;登革、版纳、单纯疱疹和腮腺炎病毒是不明原因发热的重要病毒病原并可能存在罗斯河和巴马森林等蚊媒病毒的流行。
- 邓掌付士红曹玉玺袁军杨卫红章域震冯云张海林梁国栋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不明原因发热IGM抗体
- 云南省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病毒病因研究
- 1目的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疆,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垂直气候明显,具有的虫媒传染病宿主和媒介蚊虫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存在着多种虫媒病毒及其相关性疾病的分布和流行。长期以来云南省是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
- 邓掌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不明原因发热病毒病因IGM抗体虫媒病毒
- 中国新疆部分地区蚊传黄病毒感染调查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了解新疆部分地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蚊传黄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喀什地区伽师县和麦盖提县、北部伊犁地区察布查尔县不明原因发热人群血清标本进行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IgM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阳性的血清标本平行进行以上3种病毒的交叉中和试验。结果新疆南北部地区641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急性期血清中,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率0.62%(4/641),登革病毒IgM抗体阳性率2.96%(19/641),西尼罗病毒IgM抗体阳性率1.72%(11/641)。ELISA检测阳性患者血清中有6例存在乙脑病毒、登革病毒、西尼罗病毒中和抗体,滴度介于1∶10~1∶40之间。结论新疆发热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可以检测到乙脑病毒、登革病毒、西尼罗病毒IgM抗体,部分病例血清中存在中和抗体。
- 吕志付士红李铭华张松高春代高晓艳邓掌陈维欣梁国栋
-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西尼罗病毒不明原因发热
- 全球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流行状况及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37
- 2009年
-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属再肆虐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危害较大。现就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在全球的流行状况以及病原学、实验室诊断、监测和防治措施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邓掌张海林
-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病毒
- 云南中缅边境一起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35
- 2013年
- 目的调查云南中缅边境一起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状况及其流行病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医院就诊和口岸入境人员中登革热、疑似登革热和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标本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ELISA检测登革病毒IgM抗体,RT-PCR检测登革病毒核酸,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登革病毒PrM-C和NS5区的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2008年7—11月在云南省瑞丽市共采集急性期患者血清标本103份,经登革病毒IgM抗体和核酸检测,49例确诊为登革热。其中除1例为当地感染病例,其余48例均为输人性病例,其中18例来自缅甸木姐市居民,30例为中国居民到缅甸经商或务工返回后发病者。从缅甸输入病例血清中获得2株病毒(RLB61和RLC31)的PrM-C和NS5区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RLB61株为登革1型病毒,RLC31株为登革3型病毒,与东南亚登革病毒流行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经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证实瑞丽市边境地区发生输入性登革热暴发,并间接证实缅甸木姐市2008年存在登革1和3型病毒流行。
- 张海林付士红邓掌袁军姜红月李铭华高晓艳王静林刘永华尹正留杨卫红章域震冯云王环宇梁国栋
-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分子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