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德才
- 作品数:13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论地方高等院校定位
- 2007年
- 文章认为,地方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科学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 车德才暴励
- 论地方医学院校竞争优势的形成
- 2007年
- 地方医学院校受地域和办学资源的局限在今后的发展中受到限制,但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也为地方医学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地方医学院校只要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重视文化建设,就可能形成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 车德才暴励
- 关键词:地方医学院校竞争优势文化建设
- 山西的蜱类及硬蜱科种检索表编制〈附微小牛蜱畸型五例〉被引量:3
- 1996年
- 本文介绍了在山西各地调查发现的蜱类,包括硬蜱科6属17种,软蜱科2属2种.并对硬蜱科种类编制了以雌蜱形态为主的检索表.讨论了蜱类在传播人兽共患病中的作用.报告了发现在山西区域的五例微小牛蜱畸形虫体.
- 刘明社车德才黄克峻
- 关键词:蜱类检索表微小牛蜱畸型
- 一种改良的抗酸染色法被引量:1
- 1998年
- 通过对萋尼(Ziehl-Nelsen)二氏三步抗酸染色法进行改良,形成了一种改良后的两步抗酸染色法。改良后的两步抗酸染色法具有简单、省时。
- 李水仙武延隽车德才
- 关键词:结核杆菌抗酸染色法脱色
- 植物五大类激素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4
- 1996年
- 本文从激素的不可代替性、对抗性、协同性和同一性,阐述了植物五大类激素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激素的生理作用.
- 范玉清车德才
- 关键词:植物激素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乙烯
- 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肝衰竭与Th1/Th2失衡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Th1/Th2失衡与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肝衰竭的关系。方法:30只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AHF组),另取30只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N组)。两组动物于建模后3h、6h、12h、24h、48h、72h各取5只动物检测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与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动物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的变化。结果:AHF组肝组织显示炎细胞浸润和明显坏死的急性肝衰竭特征,且各时间点血清ALT值均明显高于N组(P<0.05);AHF组与N组相比血清内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增高在3h(P<0.01)、6h(P<0.01);Th2型细胞因子(IL-4)水平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中,存在Th1/Th2失衡,机体内发生了促炎反应,对此急性肝衰竭早期损伤起重要作用。
- 车德才赵中夫李水仙武延隽张芸
- 关键词: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急性肝衰竭TH1/TH2IFN-Γ/IL-4
- DNA疫苗在寄生虫病疫苗研制中的前景被引量:3
- 2000年
- 李水仙车德才
- 关键词:DNA疫苗寄生虫病基因疫苗
- 山西上党地区汉族肤纹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报道中国中原山西省上党地区汉族群体肤纹模式样本的参数。样本包括500名男性和500名女性。技术分类用《ADA标准-CDA版本》,项目参数用《CDA标准》。分析了指纹总嵴线数(TFRC)、指三角a和b间嵴线数(a-bRC)、手掌轴三角t到指三角a和d角度(atd)、轴三角t百分距离(tPD)、指纹、指间纹、手大小鱼际、猿线、指三角等项目的二级模式样本。还分析了同名指指纹对应的情况,非随机组合的现象。山西东南部自古称为"上党",地处黄河流域中下游广大的中原地带的中心区域,在远古时期就有原始人类聚集生息,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是研究中原汉族肤纹参数的较具代表性地域。我们建立中原汉族肤纹的模式样本,为体质人类学等学科研究提供较完整的资料。
- 聂晨霞张海国车德才马红莲赵双盖东征裴陆田王燕莎张联珠武斌
- 关键词:汉族肤纹体质人类学
- 人兽传染病核酸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1
- 1998年
- 李水仙车德才
- 关键词:传染病核酸疫苗
- 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TNF-α和IFN-γ/IL-4表达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IFN-γ/IL-4)在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肝衰竭中的表达。方法取30只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AHF组);另取30只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组(N)。2组动物于建模后3,6,12,24,48,72 h各取5只动物检测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动物血清中TNF-α和IFN-γ/IL-4水平的变化。结果结果显示,AHF组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明显坏死的急性肝衰竭特征,且各时间点血清ALT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HF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内TNF-α在3 h(P<0.01)、6 h(P<0.05)增高;IFN-γ在3 h(P<0.01)、6 h(P<0.01)增高;IL-4水平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中,TNF-α和IFN-γ对急性肝衰竭早期损伤起重要作用;IL-4可能不参与此种动物模型的病理过程。
- 车德才李水仙武延隽赵中夫张芸
- 关键词:D-氨基半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