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成文

作品数:77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7篇咏物
  • 12篇咏物词
  • 8篇宋词
  • 8篇辛弃疾
  • 7篇文化
  • 6篇宋代
  • 6篇唐宋
  • 6篇稼轩
  • 5篇宋代咏物词
  • 5篇唐宋词
  • 5篇文学
  • 5篇北宋
  • 4篇竹山词
  • 4篇《竹山词》
  • 3篇杜甫
  • 3篇艺术
  • 3篇诗学
  • 3篇清真
  • 3篇情怀
  • 3篇文化观

机构

  • 28篇广东外语外贸...
  • 2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0篇湖北大学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文学遗产》...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76篇路成文
  • 3篇李珺
  • 2篇陶文鹏
  • 1篇刘尊明
  • 1篇焦颜成
  • 1篇杨晓妮

传媒

  • 9篇聊城大学学报...
  • 5篇湖北大学学报...
  • 5篇南阳师范学院...
  • 4篇文史知识
  • 3篇江海学刊
  • 3篇中原文化研究
  • 2篇学术研究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词学
  • 1篇文学遗产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文献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文艺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语文月刊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山欲共高人语 联翩万马来无数——论稼轩词与山
宋代伟大词人辛弃疾经常咏山,山是他恢复情结与归隐情结的寄托。在他的笔下,山具有奇崛沉雄之气,奔腾飞动之势,灵秀雍容之韵。他以山喻愁,以山为友,更以山为精神的家园和自我的象征。在中国词史上,辛稼轩是最擅长写山的词人,他本身...
陶文鹏路成文
关键词:辛弃疾稼轩词
文献传递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口多微辞,所学于师”解——兼谈宋玉对汉赋文体特点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登徒子指责宋玉"口多微辞",宋玉以"所学于师"回应。因"口多微辞,所学于师"并非宋玉与登徒子辩驳的重点,因而向为人所忽略。但仔细诵读此赋,再结合由屈原、宋玉及此后的司马相如、扬雄等人所构建的辞赋发展史,则"口多微辞,所学于师"实包含深意。即《登徒子好色赋》除辩"好色"外,本身包含带有讽谏意味的"微辞";宋玉从屈原的遭遇,感受到"直谏"的风险,因而有所避忌,在与楚王的问对中,选择另一种相对温和的"微辞"姿态。此种姿态对此后司马相如、扬雄等汉赋大家的创作以及汉赋欲讽反劝、劝百讽一的文体特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路成文
关键词:《登徒子好色赋》汉赋文体特点
清真三首“萧娘词”创作时地及相关情事考辨被引量:1
2010年
周邦彦《清真集》中有三首词言及"萧娘"。萧娘究属何方人氏,其与清真之间的恋情究竟若何,这三首"萧娘"词又分别作于何时何地?笔者通过细读文本,并考诸清真行实,认为三首词分别作于不同时间、地点,而不是孙虹女士在《清真集校注》及《周邦彦与萧娘和桃叶的两段爱情传奇》中所推断的那样全都作于熙宁七年(1074)秋离开长安之时。这三首词所体现出来的清真与"萧娘"之间的恋情颇为诚笃,而非如孙虹女士所推测的那样均作于周邦彦遭萧娘离弃"爽约"怅然离开长安之时。
路成文
唐宋词释"懒"——兼谈稼轩之"懒"被引量:2
2005年
辛弃疾赋闲家居时期创作的词中,多次使用"懒"这一心理-情感意象。以唐宋词中的"懒"意象为 参照,唐宋词中的"懒"意象包含三个层面:其一,表现慵懒无聊的美人情态,心理基础在"怨";其二,表达逍遥 闲散的生活姿态,心理基础在"倦";其三,寄寓壮志难酬的孤愤情怀,心理基础在"愤"。其中前两类在唐宋词中 比较普遍,第三类则为稼轩所特有。
路成文
关键词:唐宋词辛弃疾
《橘颂》、《赋篇》结构模式探源
2009年
在追索我国古代咏物文学之起源的过程中,发现我国最早的"咏物体"作品——屈原的《橘颂》和荀子的《赋篇》在结构模式上具有同构性,即重言而递进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与先秦诸子纵横家论辩之辞所常用的表述方式和技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同构关系。今不辞浅陋,对这一现象进行揭示和分析。
路成文
人生的炼狱——周邦彦“羁游荆襄”时期经历、创作、心态综考
2011年
周邦彦为宋代词坛巨擘,然因史料缺失,其生平仕履、游踪所至,尚不能尽得其详。比如其究竟何时及因何游历荆州(或荆襄),便有两种分歧极大的说法。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据《清真集》中部分相关词作推测"其时在教授庐州之后,知溧水之前",陈思《清真居士年谱》则据《清真集》中相关作品推断清真是在少年时代(十九-二十一岁,未成年、未入官、未入太学之前)游学荆州。平心而论,王国维的推测较为审慎,故为词学界广泛接受和认可,如罗忼烈、钱鸿瑛、刘扬忠。
路成文
论《七发》结构模式之渊源及其演变被引量:1
2000年
七体简称“七”,是一种完全基于模拟机制的文体,它的成立乃在于后世文人惊羡于枚乘《七发》的巨丽,因而纷纷效仿,最后竟成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史上引人注目的一体。《七发》
路成文
关键词:《七发》枚乘七体文人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渊源
论吴文英咏物词的隐喻性与象征性被引量:4
2003年
吴文荚咏物词具有强烈的隐喻性和象征性。这两种特性的获得,植根于吴文英咏物词创作中所特有的一种心理机制,即将吟咏对象幻化为自己所思虑的对象。通过这种幻化,咏物词具有了隐喻性,吟咏对象亦具有了象征意义,作者之情事、感念借咏物传达出来。
路成文
关键词:咏物词隐喻性象征性文学创作心理机制
宋代上梁文初探被引量:9
2008年
上梁文是一种施用于建筑物"上梁"仪式的实用性文体。上梁文首见于北朝温子升,唐五代主要流行于敦煌民间民俗中,北宋前期,经王禹、杨亿等人改造,成为一种重要的文章类型。早期上梁文大多具有模式化倾向,苏轼贬放惠州期间写作的《白鹤新居上梁文》,使上梁文的精神实质发生了重大转型。自此以后,上梁文的写作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倾向,成为南宋文人抒情写意、言志言趣的重要载体。
路成文
关键词:个性化表现
宋代咏物词的创作姿态——以柳永、苏轼、周邦彦、辛弃疾为代表
咏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作类型,与叙事、抒情类作品有一个较大的不同,就是它存在两个'主体',即作为创作主体的作者和作为表现之主体的对象物。所谓'创作姿态',也就是这两个主体在创
路成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