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特征性超声表现及心功能评价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用超声检测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简称心弹)的心内结构及心功能改变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心弹患儿22例,年龄50d~22个月,平均(7.8±3)个月。根据左室大小分为扩张组和缩窄组,另设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一致的正常儿童22例作对照组。应用超声测量心脏房室的大小,心肌、心内膜的厚度及运动,各瓣膜血流频谱参数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心弹患儿左室心内膜明显增厚呈区域性分布且回声增强;左心收缩、舒张功能减低。扩张组多见(18例,占81 8%);缩窄组少见(4例,占18 2%)。结论:心弹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心内膜不均匀增厚并反射增强对心弹的诊断更为有利。
- 朱文燕赵艳刘芳
- 关键词: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超声检查心功能
- 一例特殊改变的EBSTEIN畸形的彩超诊断
- 2001年
- 朱文燕赵艳
- 关键词:彩超诊断超声检查三尖瓣
- 不同性别高血压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多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高血压病患者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包括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原(AGT)多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法(PCR-RFLP)检测95例高血压病患者和98例健康对照者的AT1R基因1166位点、ACE基因I/D以及AGT基因M235T基因型,比较不同性别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结果男性高血压组AT1R基因、AC/CC基因型和ACE基因DD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1166C和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GT基因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为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女性,ACE基因D等位基因频率较其对照组为高(P<0.05),余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未见差异。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多个基因位点变异与男性高血压病发病有关,只有较少基因位点多态性参与女性发病。
- 彭澍彭健龚五星方明赵艳罗礼云
-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重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性别
- 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二维和彩色多谱勒超声的特征性改变。方法超声检查120例乳腺肿块,分析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点。结果乳腺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呈毛刺状,无完整包膜,肿块内微钙化、“恶性晕”征及穿通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结论乳腺肿块超声检查探查到微钙化/“恶性晕”征/穿通血管,常常提示为乳腺癌,超声检查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朱文燕赵艳
- 关键词:乳腺肿瘤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
- 超声心动图对慢性酒精性心肌病的诊断及追踪观察被引量:2
- 1999年
- 本文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对18例慢性酒精性心肌病(CACM)患者进行观察、回顾分析。结果表明:心肌随着饮酒时间延长而由厚变薄。6例间隔5—7年复查,室间隔平均变薄4mm,左室后壁变薄2.7mm。这些变化过程与饮酒史、摄入量呈正相关。结合慢性饮酒史,依据心肌异常声学特征,可对CACM做出诊断。
- 赵艳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慢性酒精性心肌病
- 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给药4—6个月后。(1)治疗组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各项指标较给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2)治疗组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
- 石理李军刘俭雄赵艳龚群焕
- 关键词:曲美他嗪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
- 高血压患者氯沙坦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与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氯沙坦治疗前后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 方法 5 0例高血压患者氯沙坦治疗 4~ 6周 ,根据达目标血压 (以舒张压 <90mmHg为标准调整降压药每天剂量 5 0~ 10 0mg ,部分患者加双氢氯噻嗪 2 5mg) ,观察氯沙坦治疗前后肱动脉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变化。 结果 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3 78± 0 5 7)mm对 (3 82± 0 6 3)mm ,(18 7± 4 5 ) %对 (2 0 1± 7 2 ) % ,P >0 0 5〕 ,反应性血管充血引起肱动脉内径的变化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4 32± 0 71) %对(9 38± 4 1) % ,P <0 0 1)〕。氯沙坦治疗前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变化显著〔(38 6± 6 8)pmol/L对 (76 9± 15 3)pmol/L ,P <0 0 1〕。 结论 氯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 ,能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 林岫芳彭健陶军曾志为兰曦吴红赵艳
- 关键词:高血压氯沙坦药物疗法血管内皮功能
- 青壮年高血压病患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青壮年高血压病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法(PCR-RFLP)检测68例青壮年高血压病患者和84例健康对照者的AT1R基因1166位点基因型,并记录病程及基本临床指标和左室质量指数(LVM I);多元回归法分析各临床因素与LVM I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AT1R基因AC/CC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0.22∶0.11,P<0.05),1166 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12∶0.06,P<0.01)。结论AT1R基因1166位点AC/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与青壮年高血压病发病有关。
- 彭澍彭健龚五星方明赵艳
- 关键词:高血压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