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江丽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杆菌
  • 2篇志贺氏菌
  • 2篇双歧杆菌
  • 2篇基因
  • 2篇福氏志贺氏菌
  • 2篇GST
  • 2篇长双歧杆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间相互作...
  • 1篇电泳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志贺菌
  • 1篇质粒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功能
  • 1篇宿主
  • 1篇宿主细胞
  • 1篇突变株
  • 1篇群体感应系统
  • 1篇主细胞

机构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吉林大学
  • 2篇江南大学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赵江丽
  • 5篇姜铮
  • 5篇袁静
  • 4篇何湘
  • 3篇黄留玉
  • 3篇刘大伟
  • 3篇王芳
  • 2篇陈宣男
  • 2篇郭燕红
  • 2篇邵长林
  • 2篇王芳
  • 1篇廖祥儒
  • 1篇刘威
  • 1篇甄清
  • 1篇赵红庆
  • 1篇马红芳
  • 1篇苑锡铜
  • 1篇魏晓
  • 1篇王雪松
  • 1篇钟辉

传媒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福氏志贺氏菌2a 301株效应蛋白IpaH9.8功能研究
志贺氏菌属(Shigella spp.)又称为痢疾杆菌,是一类不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菌,临床上可引起细菌性痢疾。志贺氏菌属共有四个种48个血清型,包括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ysenteriae)、福氏志贺...
赵江丽
关键词:福氏志贺氏菌基因敲除磷酸化
文献传递
志贺氏菌福氏2a 301株ipaH4.5突变株的构建及生物学功能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λ-Red重组系统对福氏2a志贺氏菌301株ipaH4.5基因进行缺失突变,构建了福氏2a志贺氏菌301株ipaH4.5基因缺失突变株?ipaH4.5,利用低拷贝质粒构建ipaH4.5缺失突变株的回复突变株△ipaH4.5HF。PCR方法证实了ipaH4.5基因的缺失和回复。对野生株、突变株和回复突变株的生长代谢及细胞侵袭能力进行比较;ELISA方法检测3株菌侵袭鼠J774巨噬细胞后培养上清中炎性因子的水平。生长代谢实验表明缺失和回复ipaH4.5不影响志贺氏菌的生长速度,侵袭实验表明缺失和回复ipaH4.5也不影响志贺氏菌对HeLa细胞和鼠J774巨噬细胞的侵袭能力,表明ipaH4.5基因与志贺氏菌的生长代谢和侵袭能力无关;鼠J774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提示该基因在志贺氏菌侵入细胞后抑制宿主细胞炎症反应。
王芳王芳赵江丽何湘姜铮刘大伟陈宣楠袁静
关键词:福氏志贺氏菌基因缺失生物学功能
长双歧杆菌NCC2705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分子AI-2的检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用生物学方法检测长双歧杆菌NCC2705是否产生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分子AI-2。方法:将长双歧杆菌NCC2705不同时间点的培养上清分别加至AI-2特异报告系统哈氏弧菌BB170中,以空白培养基上清为对照,用荧光光度计对哈氏弧菌发光强度进行计量,推测出长双歧杆菌NCC2705上清中是否含有分泌的AI-2,并由此推断AI-2的活性。结果:通过微孔板检测系统对加入长双歧杆菌NCC2705培养上清的哈氏弧菌BB170进行检测,发现双歧杆菌上清的加入增强了哈氏弧菌BB170发出的荧光强度。结论:长双歧杆菌NCC2705中存在依赖于luxS/AI-2的群体感应系统,并能够分泌有活性的AI-2,为进一步研究长双歧杆菌NCC2705AI-2及luxS基因的功能打下基础。
姜铮陈宣男王雪松刘大伟郭燕红赵江丽邵长林袁静何湘
关键词:长双歧杆菌NCC2705
福氏志贺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子IpaH4.5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IpaH家族是福氏志贺菌Ⅲ型分泌系统(T3SS)效应子的成员,但功能不清,特别是对IpaH4.5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拟探讨IpaH4.5的功能。方法:克隆了福氏志贺菌2a 301株的IpaH4.5基因,构建了带Flag和GFP标签的IpaH4.5真核表达载体。通过Western印迹和共聚焦确定IpaH4.5在真核细胞293T中的表达和定位,通过报道基因的方法观察IpaH4.5对宿主细胞NF-κB途径的影响。结果:Western印迹证实IpaH4.5在真核细胞中有表达,激光共聚焦确定IpaH4.5在真核细胞中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通过报道基因观察到它可以抑制宿主细胞的NF-κB途径。结论:发现IpaH4.5可以抑制NF-κB途径,为进一步研究IpaH4.5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王芳王芳马红芳何湘苑锡铜姜铮刘大伟赵江丽赵红庆袁静钟辉
关键词:福氏志贺菌宿主细胞NF-ΚB途径
病原微生物胞内寄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病原菌胞内寄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现对病原微生物胞内寄生的侵袭途径、胞内生境以及不同病原体胞内生存致病的特点,以及近年来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赵江丽陈宣男姜铮王芳袁静甄清
长双歧杆菌BL0033与BL0034的相互作用研究
2010年
目的克隆表达B.longum NCC2705果糖ABC转运系统中BL0033、BL0034及其截短突变体,验证两蛋白的体外相互作用,并确定介导彼此相互作用的功能区域。方法将bl0033与bl0034基因克隆至载体pGEX-4T-1和pET32a并在E.coli中表达,采用谷胱甘肽-Sepharose 4B和镍柱分别对GST和His融合的蛋白进行纯化,GST pull-down验证BL0033与BL0034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了进一步确定BL0033和BL0034的作用位点,根据BL0033和BL0034基序特征构建截短突变体,GST pull-down实验检测截短体与完整蛋白结合的能力,确定介导相互作用的区域。结果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融合蛋白的可溶性表达,经亲和层析获得了融合蛋白。GST pull-down实验证实BL0033与BL0034存在相互作用,其中BL0033的截短体1~23 aa能与BL0034结合,而截短体36~314 aa丧失了与BL0034的结合能力;BL0034的3个截短体中BL0034/8~244 aa、BL0034/33~220 aa能与BL0033相互作用,而BL0034/289~481 aa与BL0033没有作用。结论证实了BL0033与BL0034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确定BL0033的1~23 aa基序与BL0034的33~220 aa基序是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构域,为进一步研究B.longum NCC2705果糖ABC转运系统的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郭燕红刘大伟孙忠科邵长林何湘王雪松姜铮赵江丽刘威魏晓廖祥儒袁静
关键词:GST蛋白间相互作用
痢疾杆菌GST-IpaH4.5载体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011年
目的构建痢疾杆菌GST-IpaH4.5融合蛋白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E.coli)中诱导表达。方法以痢疾杆菌福氏2a 301株全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痢疾杆菌ipaH4.5基因,在ipaH4.5的上游加上BamHⅠ酶切位点,下游加上XholⅠ酶切位点,将ipaH4.5基因定向插入质粒pGEX-4T-1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IpaH4.5并转化E.coliDH5α,筛选阳性重组子,限制性内切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DNA序列正确后提取质粒转化E.coli BL21,筛选阳性转化子,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结果。结果成功构建IpaH4.5原核表达质粒pGEX-IpaH4.5并表达出大小约86 000Mr的GST-IpaH4.5融合蛋白。结论 GST-IpaH4.5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纯化IpaH4.5蛋白和研究其在痢疾杆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王芳何湘赵江丽姜铮袁静黄留玉
关键词:质粒原核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