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燕
- 作品数:19 被引量:45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更多>>
- 商鞅变法与中国的法治之路被引量:1
- 2001年
- 商鞅的变法革新有其成功独到之处。其成功的变法经历 ,似乎对新时代预示着一条“成法”、“刚法”、“亲法”
- 赵春燕
- 关键词:商鞅社会变革法治依法治国
- 美国警察与执法
- 2001年
- 对西方现代警察体制的分析借鉴是以完整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美国警察制度可谓错综复杂,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均在此留下了投影。文章正是从地方到联邦,由传统沉淀到经济发展,对这一庞杂的执法迷宫作了多层次的展示。
- 赵春燕
- 关键词:警察体制执法工作犯罪侦查执法部门
- 我国审前羁押体制改革的方案与论证被引量:7
- 2004年
- 关于我国目前审前羁押体制的改革 ,学者们提出司法审查式、检察监督式和独立式等几种改革方案。对第三种方案 ,应进行进一步的实施设计 ,如目前的看守所应逐步地剥离出来归司法行政部门 ,应加强检察机关的审查职能及相应的羁押登记和讯问监督制度。这样的改革从羁押制度本身的发展规律、司法行政机关本身的发展以及我国目前的司法环境等方面考虑应当说是可行的。这种改革将可以进一步促进整个羁押活动的合理化与专业化 ,将进一步优化国家权力配置 ,将会进一步提高刑事诉讼的效率 ,也必将极大程度上保障被羁押者的人权。
- 赵春燕
- 关键词:刑事诉讼审前羁押
- 从世界人权标准看我国的审前羁押现状——审前羁押制度研究之人权篇被引量:7
- 2003年
- 人权问题是每个国家在社会进步历程中都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在世界性的规范文件中 ,对审前羁押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有关被羁押人应受到的程序性保障以及具体待遇情况都作了非常详尽的规定。而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 ,我国则存在有适用上的常规性、关押上的长期性、待遇的非人道性、法律救助困难等非常严峻的问题。对此 ,我们有必要从一系列制度上 ,如程序公开、侦查利益排除。
- 赵春燕
- 关键词:刑事诉讼人权审前羁押看守所
- 看守所独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被引量:5
- 2001年
- 刑事执行体制以及刑事诉讼整体机制等方面的理论与现实探究引起了人们对审前羁押的诸多思考。司法职能的进一步优化配置、诉讼人权的明显改善及羁押管理的科学化对看守所的独立提出了迫切要求。从实际操作层面进行观察,在历史发展及现实体制上也可以看到这种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是,看守所的独立将为诉讼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一个新的契机。
- 赵春燕
- 关键词:看守所刑事诉讼公安机关诉讼结构刑事执行体制
- 中国古代刑讯制度演变规律之研究被引量:11
- 2003年
- 刑讯制度在中国走过了一条很长的历史道路 ,总体上可分为自愿刑讯时期、被动刑讯时期及形式上消亡时期。其中 ,被动刑讯时期最长 ,含奴隶社会末期及大部分的封建社会时期 ,具体又可分为西周确立、秦汉定型及唐宋完善等时段。中国刑讯制度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世界规律性与中国本土性的综合。中国刑讯制度在历史上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是渐进性与突变性的统一。
- 赵春燕
- 关键词:刑讯制度
- 从犯罪概念的发展看公安体制的变革
- 2001年
- 对犯罪现象的认识与研究引起了人们对犯罪基本概念的重新定位,这种基本理念的变动必然会波及实际操作层面。而我国的公安体制建构在这种新视角观察中显示出一种严重的滞后性,公安角色定位及机构设制均应当进行一番新的整合。
- 赵春燕
- 关键词:公安体制犯罪概念侦查工作公安机关
- 从分权制衡看我国的审前羁押体制——审前羁押制度研究之分权篇被引量:3
- 2003年
- 在审前羁押的权力配置上存在着权力过度集中的现象 ,这种现象已对整个刑事诉讼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为改变之 ,学者们提出了建立以法院为中心的司法审查制度 ,以强化检察权为中心的审查制度和将羁押机构从公安机关中“中立”出来等等设想。
- 赵春燕
- 关键词:国家权力审前羁押分工司法机关
- “恶法非法论”的启示
- 2001年
- 随着文明全球化形成之势 ,我们应主动积极的去对一些异方文化进行考察借鉴。“恶法非法论”便是一条有着千年文化浸润的民主法制。其在哲学认识上、权威思想上、法治观念上均有着独到之处。这样的文明对于我们东方之壤可能带来无政府主义或自然主义的侵害 ,但只要正确认识 ,合理预防 ,还是最终能有一番受益的。
- 赵春燕
- 关键词:法文化亚里士多德专制无政府主义自然主义哲学认识
- 从法律文化的特点来认识地理环境的作用——以日本为例被引量:1
- 2003年
- 地理 (文化 )要素根据逻辑因果关系进行位次上的划分对于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具体适用以及对区域文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然—生存—情感—上层建筑 。
- 赵春燕薛国珍
- 关键词:法律文化地理环境民族性格社会风俗